首頁>要聞 要聞
網貸企業進退之間應合規為上 行業轉型錯綜復雜
上周,網貸行業有兩樁大事值得關注。一是老牌網貸平臺紅嶺創投宣布3年內完成清盤轉型,二是素有“中國lending club”之稱的點融網,宣布引入2.2億美元D輪融資。兩個頗具代表性的網貸平臺,一個選擇后退,一個選擇前進,不僅展現了不同網貸平臺的發展方向,更反映出網貸行業轉型的復雜性。
作為后退的一方,紅嶺創投從2009年初開始運營,稱得上是網貸界的元老。2014年起,紅嶺創投開展了大量大額借款業務。不過,大額標的逐漸暴露的資金風險使其承受了巨大壓力。
剛性兌付需求也擠壓了平臺的生存空間。2015年8月份,紅嶺創投爆出第一起巨額違約事件,總金額高達1億元。當時紅嶺創投以自有資金兜底,憑借自身信譽平息了事件。但時隔不久,平臺再度被爆出大額壞賬,這使得一味兜底的做法難以持續。
如今,來自外部的監管壓力徹底否定了網貸行業常見的“大標模式”和“剛性兌付”。相關監管辦法明確了“小額分散”的原則,要求單個自然人在同一網貸平臺的借款金額不超過20萬元,法人不超過100萬元。網貸平臺作為信息中介的定位,則讓“剛性兌付”變得名不正言不順。所以,紅嶺創投的后退也在情理之中。
作為前進的一方,點融網則代表了另一種轉型的路徑。此類平臺業務主要集中在車貸、消費金融、信貸等,數額較小,符合監管對借款金額上限規定。同時,此類平臺具有穩定的業務模式,有一定規模的用戶量,且擁有較為清晰的戰略發展規劃,或繼續深耕網貸業務,或轉型為綜合金融服務集團。
在金融去杠桿和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的背景下,當前網貸行業仍處于轉型期。沒有合規壓力的平臺將面臨市場低迷帶來的危機。此時加大融資與其說是為了加速市場布局,不如說是為了積蓄足夠的能量,以便再度發力。所以,點融網的前進是有備而進。
無論是“先減速后下車”,還是持幣過冬,都是網貸平臺根據自身情況選擇的生存策略,不能因為某些平臺的舉動而看空網貸行業的發展。隨著平臺借款利率的下降,小微企業和個人客戶貸款需求的提升,行業未來潛力無限。不過,網貸平臺轉型中最重要的還是合規。只有在合規的基礎之上,創新才有意義,轉型才能成功。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