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塞罕壩:高寒荒漠的綠色傳奇
林子起來后,塞罕壩七星湖的水位也越來越高,風景越來越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在此駐足欣賞。經濟日報記者 高興貴攝
林海茫茫,直入天際;涼風習習,清爽宜人。夏日塞罕壩,草木蔥蘢,游人如織。
塞罕壩是蒙漢合璧語,意為“美麗的高嶺”。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河北省圍場縣,與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多倫縣接壤,屬渾善達克沙地南緣。這個昔日不為人知的偏僻塞外深林,如今已躋身環京津地區最著名的生態旅游景區之列,受到越來越多游客的青睞。
綠樹聚財富 塞外出“金山”
7月24日午后,來自北京的李珂女士,和丈夫、兒子一起在林間漫步。當看見小松鼠在樹上蹦來跳去時,8歲的小男孩高興得手舞足蹈:“真好玩!以后每年暑假我都要來!”
本地人都知道,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其實就是從前那個以賣木材為支柱產業的塞罕壩機械林場。林場怎么改行賣風景了呢?這得從最近幾年的產業結構調整說起。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論’給我們指明了發展的方向。我們現在走的就是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資源永續利用的新路子。”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場長、黨委書記劉海瑩自豪地說。
建設生態文明,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這標志著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表明了我們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堅定意志和堅強決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中,更是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森林旅游等綠色產業。面對這樣的機遇,塞罕壩人坐不住了:這兒有世界最大的人工林,6、7、8三個月的平均氣溫只有14.8℃,是名副其實的天然空調、巨型氧吧啊!
于是,在國家項目資金的扶持下,塞罕壩機械林場累計籌集1.7億元,修通核心區旅游環路,打造七星湖等15個高品位生態旅游文化景區。目前林區配套賓館、度假村120余家,日接待能力達1萬人次以上。
軟硬件整體提升后,海內外游客紛紛慕名而來。年游客量超過50萬人次,并以年均30%的幅度遞增。
以前,塞罕壩機械林場伐木收入占總收入的90%以上,日子過得緊巴巴的。現在不算“吃、住、行、購、娛”配套產業,僅門票收入每年就超過4000多萬元。
一位滿臉稚氣的少年,守在山溪的下游,負責截順溪漂流下來的筏子。他是周石磊,在圍場縣四合永鎮職業中學上學,暑假來塞罕壩的漂流景點兼職。干40天,能掙4000元工資,下學期的學費、生活費就齊了。
像周石磊這樣直接受益于塞罕壩森林生態旅游的人不在少數。周邊地區鄉村游、山野特產、手工藝品、交通運輸等產業也被帶動起來,產生大量就業機會,每年貢獻產值6億多元。
圍場縣郭家灣鄉旺水泉村56歲的張殿華在塞罕壩森林景區做清潔工,每天工資90元。工作之余,她捎帶賣干枝梅,每天還能掙百來元。張殿華說,暑期三個月,她能掙近兩萬元,不比在大城市打工的小伙子掙的少。“以前有老百姓偷砍樹賣錢,現在掙錢又多又輕松,再沒人偷樹了。林子就是寶呀!”
尤為可喜的是,塞罕壩森林碳匯交易也在運作中。據中國碳匯基金會測算,塞罕壩機械林場有45萬余畝森林可包裝上市,碳排放權交易總額可達3000多萬元。
青山成了貨真價實的金山。
奮斗半世紀 “沙源”變林海
今天的塞罕壩林海無際,山青水綠,氣候宜人,幾十年前卻不是這個樣子。
在塞罕壩景區從事騎馬游的馮清老人今年63歲,是圍場縣大喚起鄉三十二號村人。談起兒時家鄉的環境,他仍心有余悸:“那時哪有樹啊!到處都是沙。天總是黃的,風裹著沙子直往嘴里灌。剛清掃過的窗臺,不一會兒就落滿厚厚一層土。”
當時,塞罕壩已由沙漠南緣退化為風沙策源地。
為阻止沙漠南侵,1962年2月,原林業部決定在塞罕壩建立大型國營機械林場。這年9月份,369名創業者被征調到一起,緊急開赴塞罕壩。長達半世紀的塞罕壩人工造林大幕從此拉開。
對當年創業的艱難,今年74歲的李樹老人記憶猶新。
放下行李,大家就地搭窩棚,挖地窨子,鋪上割來的干草,就算是有家了。白天出去干活,晚上幾百人擠在一起。男人睡這邊,女人睡那邊。有一次,李樹起床疊被子,竟然從被窩里抖出一條蛇。
最難熬的是嚴寒。氣溫零下40多攝氏度,風吹在臉上像刀割,幾乎天天下雪。晚上睡覺要戴上皮帽,早上起來,眉毛、帽子、被子滿是白霜。
1963年春節前,19歲的孟繼芝執行任務時凍僵在雪地里,雙腿膝蓋以下壞死,只得截掉。這個剛從張家口林業干部學校畢業的小伙子,從此再也沒能站起來。
塞罕壩人扎根高寒荒原,爬冰臥雪,數十年如一日,在沒有成功經驗可借鑒的情況下,不斷摸索創新,終于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育苗、造林等一項項技術難關,人工林不斷向沙海延伸。
“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黨的十八大以來,第三代塞罕壩人響應中央的號召,開始二次創業,啟動了攻堅造林工程。
攻堅造林區域是土壤貧瘠、巖石裸露的石質陽坡。這種地塊坡度甚至超過46度,機械不能作業。最難的是表土只幾厘米厚,底下全是石頭。沒有土,樹苗怎么活?
搞技術出身的劉海瑩和全場技術員一起想辦法。他們先在北曼甸分場試驗,把石塊挖出,人工運來客土。樹苗選用樟子松,要求是株高大于25厘米、培育2年以上的大規格良種容器苗。這種苗更皮實,易于成活。坑內施基肥,輔之以覆膜保墑、草簾覆蓋防風等措施。種下第一批苗,居然全活了。于是全場推廣。
5年來,塞罕壩人在石質山坡上新造林15.3萬畝,在基本沒有補植的情況下,成活率和3年保存率竟分別高達98.9%和92.2%,實現了一次造林、一次成活、一次成林的目標。
5年來,類似于攻堅造林之類的科研創新在塞罕壩不勝枚舉。據統計,最近幾年,塞罕壩林場完成的科研課題有9類60余項,涵蓋育苗、造林、營林、有害生物防治等諸多領域。《樟子松經營技術的研究》等20余項科研成果還榮獲國家、省部級大獎。
5年來,積極踐行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塞罕壩林場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步伐,更充分地證明,一部塞罕壩林場發展史,就是一部苦干加巧干的科學興林史。
不敢有懈怠 持續寫傳奇
如今,塞罕壩林場內人工林已達112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0%,森林資源總價值超過153億元,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是全國人工林平均水平的2.76倍。
昔日高原風沙源已變身為高原林海。這片世界最大的人工林,牢牢釘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如綠色長城日夜守護著京津冀。
據中國林科院評估,塞罕壩百萬畝人工森林生態系統,每年可為灤河、遼河下游地區涵養、凈化水源1.37億立方米;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可供199.2萬人呼吸;林區空氣負離子平均含量比北京城區高出5倍。與建場初期相比,塞罕壩及周邊區域小氣候得到有效改善:年無霜期由52天增加至64天,年均大風日數由83天減少到53天,年均降水量由不足410毫米增加到460毫米,林區空氣濕度比林區外無林地高出50%。
昔日黃沙漫漫、了無生氣的塞罕壩,如今成為動植物基因庫。這里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261種,魚類32種,昆蟲660種,大型真菌179種,植物625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47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9種。
“森林是我們從祖宗繼承來的,要留傳給子孫后代,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習近平總書記的諄諄教導,讓新一代塞罕壩人不敢有絲毫懈怠。
“這些樹是我父親他們辛辛苦苦種下的,可別在我手里給毀了。我要照看好它們!”站在高高的望火樓頂上,47歲的防火瞭望員劉軍憨笑著說。
這種望火樓在塞罕壩有9座。最近幾年,塞罕壩機械林場升級了防火系統,形成由探火雷達、空中預警、高山瞭望、地面巡護有機結合的監測網絡,實現林區監控全覆蓋。雖然防火監控系統高度自動化,但人眼仍不可替代。劉軍和妻子齊淑艷常年駐守,輪流值班,每隔15分鐘要瞭望一次,每晝夜要瞭望96次。
塞罕壩機械林場又與近鄰的多倫縣、克什克騰旗、御道口牧場以及圍場縣五鄉一鎮,成立38個聯防組織。今年5月8日中午11時31分,克什克騰旗發生火情,韭菜溝望火樓瞭望員、探火雷達同時報警。幾分鐘內,靠前駐防的林場撲火隊就趕到指定位置,協助地方迅速將火撲滅。
塞罕壩人深知,行政有界,防火無界,區外火情一旦失控,自身也將不能幸免。
“干我們這行的,不論白天黑夜,防火這根弦始終緊繃著。一聽到電話鈴響,心里就一咯噔。”塞罕壩機械林場防火辦公室主任吳松說。
50多年來,塞罕壩機械林場未發生過一起火災。防火雖苦,但是值!
今天,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土地正面臨荒漠化的威脅。在苦寒偏僻的中國塞外高原上,塞罕壩人持續書寫著荒原變林海、沙地變綠洲、青山變金山的傳奇,不失為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范例。(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黃俊毅)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塞罕壩 林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