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7日上午,由在藝APP和雅達書院聯合主辦的“2017夏季烏鎮藝術沙龍”在烏鎮雅達文化藝術中心順利舉辦。
2017夏季烏鎮藝術沙龍現場
嘉賓致開幕辭
桐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潘敏芳,桐鄉市文化局的吳利民局長,以及雅達書院執行院長、勢象空間創始人李大鈞分別致開幕辭。
桐鄉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潘敏芳
潘敏芳部長首先就地理位置、歷史人文、企業發展、旅游產業、城鄉基礎建設等方面對桐鄉進行了全面的介紹。
桐鄉市文化局長吳利民
吳利民局長則針對歷史淵源,展示了一個有著豐富文化積淀的桐鄉面貌。
雅達書院執行院長、勢象空間創始人李大鈞
李大鈞強調了雅達集團在本次活動中的重要角色,在烏鎮已耕耘6年的雅達集團如今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健康生態產業示范區,同時也在構建文化園區。雅達文化及勢象空間在此建立了雅達書院,還將共建吳大羽紀念館和飛羽藝術中心。而本次沙龍也作為雅達書院的重要啟動項目,意義非凡。
烏鎮雅達文化藝術中心
2017夏季烏鎮藝術沙龍現場
本屆沙龍圍繞“藝術市場的新問題”、“藝術收藏的新熱點”、“藝術跨界的新模式”三個主題展開討論,藝術家、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常青,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副廠長朱毓平,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秘書長錢逸敏,上海炫動傳播匯展公司總經理陳潔,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副總編輯樂堅,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中國藝術權利榜總監、組委會秘書長舒劍,北京保利國際拍賣現當代藝術部總經理常天鵠,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代表尹冠男,雅昌藝術網副總編陳奕名,蔣兆和家屬蔣一輝,以及藝術家徐人杰、邊平山、泰祥洲、忻秉勇、桑麟康、楊葵、高磊等業界專家學者、策展人、藝術家、收藏家、媒體人,以及博物館、拍賣行、畫廊、藝博會代表等參與了本次沙龍討論。沙龍主持人由在藝APP創始人謝曉冬和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兼秘書長曾輝擔任。
沙龍主持人、在藝APP創始人謝曉冬
藝術市場的新問題
中國藝術品市場目前在調整狀態下呈現出穩步發展的態勢,新態勢下各拍賣行、畫廊及其他從業機構也針對市場特點進行了戰略調整與轉型,以尋求適合自身的發展之路。
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
藝術北京創始人董夢陽談到,“我作為一個藝術市場從業者,觀察到每年的藝術市場消費水平和質量都在遞增。比如今年參與藝術北京的160家畫廊和機構中96%以上都實現了現場成交,設計北京的50多家參展機構全部實現了銷售。對于這個市場我認為是非常樂觀的,中國藝術市場的未來是無法想象的。”
中國美術學院油畫系教授常青
從今春國內拍賣市場的數據來看,整體處于調整期的市場顯示出了回暖跡象,高價拍品頻現,如黃賓虹《黃山湯口》以 3.45 億元的天價成交,創造了2017 年中國藝術品在全球的最高成交紀錄。據權威數據統計,2017 年1至7月份藝術品拍賣成交總額為286.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上漲 10.36%。而對高端精品市場的需求,藝術品兩級分化現象的加劇,一方面反映出藏家購買藝術品也更加理性和謹慎,一方面也反映出藏家的新特點和新要求。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現當代藝術部總經理常天鵠
在藝術市場整體向好的背景下,所透露出的行業整體便十分集中,怎樣的專業技能才能支撐市場良性的發展?拍賣行、畫廊等市場中的藝術機構又承擔著怎樣的角色?對此,北京保利國際拍賣現當代藝術部總經理常天鵠說到,“中國藏家已經不滿足中國的現當代藝術,西方現當代藝術逐步進入中國藏家的視線,對于中國現代藝術的挖掘變得十分重要。現在的中國藝術市場里,除了比較少數的收藏家和國際接軌,其他大部分還是處于補課的階段,處于不斷自我學習和進步當中。我們二級市場主要是培養好的收藏家,他們去帶動自己周圍的人逐漸建立起正確的、有共識的收藏觀”。
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代表尹冠男
在經歷了08年到11年爆炸式增長的階段后,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調整期后也慢慢趨于理性,因此藏家和藝術市場從業者同時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也顯得愈發重要,正如董夢陽所說,“看著這十幾年來中國藝術市場的變化過程,大方向一定是向上的,所以我想呼吁我們業界的從業者們嘗試著去提供專業的服務。其實我覺得中國不缺少市場,缺少的是行業教育,市場要有監管和標準,如果我們能把基礎的美術教育做好,我們的市場才能真正健康起來,在這件事情上我們其實是落后的”。
藝術家邊平山
而常天鵠所談到的中國頂級收藏家群體關于藝術品的收藏趨勢,也再次印證了藝術市場的“不差錢”,缺失的是藝術教育、價值挖掘等問題。
中國藝術權力榜總監、組委會秘書長舒劍
對此,中國藝術權力榜總監舒劍也表示,“目前好的藝術教育和評價體系是我們目前比較缺失的。”
藝術家泰祥洲
其實目前國內一級市場、二級市場中的藝術機構如拍賣行、畫廊也都恰恰在做著一部分市場梳理和價值挖掘的工作,承擔著部分藝術教育的職責,比如拍賣行推出的老藝術家專題系列,從學術和市場兩條脈絡梳理藝術家及作品的藝術史價值;再比如勢象空間本次舉辦的《張光宇漫畫展》,也是對張光宇先生的藝術進行了深入挖掘、全面梳理及推廣。
藝術家徐人杰
對此,藝術家徐人杰也表示,“我曾經是深圳藝術品拍賣行最早的策劃人員之一,見證了這些年藝術品交易的變化過程。藝術市場是以藝術品為載體的市場,隨著資本時代和信息時代的到來,藝術品系統化的運營將成為主流,具有系統化運營能力的藝術機構也將會引領這個時代的藝術市場,目前很多藝術機構也承擔著市場培育的工作,比如像大鈞做的藝術中心、雅達書院等等。”
雅達書院是由勢象空間與雅達文化藝術中心創立的當代文化書院,崇尚"君子安雅,以雅致達"的雅文化理念,并致力于將高雅藝術融入生活。雅達書院旗下的"雅達講座",以藝術、設計和文創產業為依托,開展品牌運營、教育培訓和內容生產、傳播,也正是為藝術市場做著基礎培育和引導的工作。
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
藝術教育除了市場培育部分,公眾的美育普及也是一個重要課題。對此,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杜鵬飛指出,“中國有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藝考和培訓教育系統,這個規模在世界上無出其右。雖然這也有人口基數大的原因,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出基礎教育中的美育這個環節存在非常大的欠缺,美育在我們的基礎教育中是長期不被重視的。首先是課時少,課時被擠壓后由非專業老師來代上,可能北京上海一些城市的學校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但是其他很多學校也還是缺失的。同時我們基礎教育中的美育更多的就是基礎的美術而不是美學的教育,美學的教育是欠缺的,這也直接地導致我們中國審美的品味與社會地位是沒有關系的,與生活水平是不成比例的,與受教育的程度也是不成正比的。同時,藝術公眾教育方面是美術館、博物館應該承擔的責任,可喜的是我們都可以看見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到博物館去看展覽,這是個開端,需要一個建立和引導的過程。”
“中國動漫奠基人——張光宇漫畫展”展覽現場
藝術收藏的新熱點
在當前的藝術市場環境下,藝術收藏也表現出了新的熱點,近兩年藝術消費成為市場熱詞,它所面向的群眾基礎廣大,使藝術品收藏從金字塔尖上走下來,變得更接地氣,最終引領大眾消費藝術品,這也是市場的發展趨勢之一。正如舒劍所說,“當下藝術市場處在疲軟期,但藝術市場的發展空間和機會也在于藝術消費市場,讓大眾成為藝術品的消費者。”
雅昌藝術網副總編陳奕名
對此,雅昌藝術網副總編陳奕名表示,“我剛剛從英國皇家藝術學院RA的夏季展回來,一個特別深的印象是當時看到1200多幅作品,烏泱烏泱的人群里有好多老頭老太太,拄著拐棍,一進展場就拿著小本子紀錄作品的LOT號。我也看到其中很多攝影作品和版畫作品大概是在人民幣兩千塊錢左右。當時是周四,其實不是一個休息日,也不是一個我們所謂的觀展高峰期,但是有非常多的消費群體在里面買藝術品。我看到最多的一個版畫貼了20幾個小紅點兒。我們再看中國的藝術市場,我們其實一直期待這樣的情形出現,但是我們一直沒有出現這樣的情況。同時我在參加荷蘭TEFAF,還有蘇富比、佳士得的過程中,看見歐洲收藏群體中有很多old money 。而我們呢?我們中國的藝術品一直在談論new money,我們特別希望有新錢進來,這也許也是市場控制面有很大的問題。新錢從哪里來,我想這又要回到公眾的視野中看整個中國的階層分化狀況。中國的金字塔式的藝術消費、藝術投資框架有沒有真正的建立起來。這是一個巨大的差距,這個時候我就想起來我們真的缺new money ,但實際上我們的new money 從哪來的問題應該回歸到我們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去。”
上海炫動傳播匯展公司總經理陳潔
藝術消費在國際市場早已不是新概念,它的確已經融入人們的生活,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對于藝術消費的普及,國內市場仍面臨一些問題,引導也就變得極為重要。上海炫動傳播匯展公司總經理陳潔表示,“通過我們每年展會后對觀眾的消費能力和需求的調查來看,從15歲到21歲的年齡段在展會中的人均消費已經超過了千元,達到了一個輕奢的量級。現在最火的就是手辦,如果是原創品或者限定品的手辦是兩千元左右,這就形成了一個金字塔形的消費群體,塔尖部分已經足夠支撐藝術家做原創手辦,那么假設他興趣繼續保存著,從21歲到27周歲這段時間,消費能力在1到5萬元的區間是很有可能的。市民的購買力增大,金字塔的底座增加了,但是單品的銷售額是降低了。大眾手里其實也不是非常缺錢,主要的還是在于引導。”
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秘書長錢逸敏
隨著藝術消費的大眾化普及,也不僅僅局限對于純藝術品的消費,藝術衍生品、授權復制品以及藝術跨界品等的消費也走入人們視野,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秘書長錢逸敏表示,“目前我觀察到藝術品授權市場交易正在上升,藝術品授權的特點是買藝術品的內容,而不是對原作進行買賣,這對很多藝術家來說可能是一個新的格局,這個也是藝術品市場中出現的一個新趨勢。”
張光宇 《西游漫記》
除了藝術消費,經典作品備受市場青睞,也是當前藝術收藏的一個新熱點。一方面中國藏家在國際市場購買經典西方作品,正如常天鵠所說,“在經歷對寫實藝術的追捧之后,現在又有一些藏家開始反向行動,開始收藏西方現代藝術大家的作品,例如梵高、畢加索等等。這對中國來講也有一個好處就是我們可以近距離地去觀賞到西方現代藝術的原作。”
張光宇 《花果山水簾洞外景》
另一方面,在國內一級市場、二級市場的共同配合下,挖掘中國老一輩藝術家如吳大羽、張光宇等等的學術價值及藝術價值,從而實現市場認可。中國嘉德二十世紀及當代藝術部代表尹冠男指出,“通過圍繞老藝術院校進行學術梳理,不僅能讓收藏者、觀眾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以更體現出一位藝術家的影響力和發展脈絡——他是如何通過校園影響周邊的群體,他的老師、師兄弟、他的學生與他的藝術之間的前后關聯,都能更清晰和深入地體現出來。如以張光宇先生為起點的“光華之路”,也就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這一塊,可以說李大鈞先生已經成為了一個先行者,他總是在我們之前發現好的藝術家藝術線索進行推廣和梳理,可以說為我們二級市場提供了很多很好的資源,做出了很多貢獻。”
張光宇《朱八戒漫游香港記七八戒之傘》
《時代漫畫》中的《民間情歌》連載頁面
藝術跨界的新模式
藝術跨界早已不是什么新鮮詞,藝術行業與其他產業的關聯也越來越緊密,比如時尚、設計、汽車、地產、金融等等。而藝術與其他行業如何結合的問題,也成為藝術市場思考與實踐的新方向。
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兼秘書長曾輝
跨界是審美方式的融合,對于藝術如何能夠更好構建生活美學體系,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辦公室副主任兼秘書長曾輝表示,“我認為無論是藝術和市場的關系,還是和我們生活的關系,都涉及到一個很核心的問題,就是重新來認知我們當代的藝術和設計對于這個社會的價值問題。藝術與設計本身是沒有邊界的,它是無界的。那么某種意義上來講設計更能讓藝術的方式介入到社會,介入到生活中去。所以這樣一種方式對于我們當代來講是一個重要的命題。”
“中國動漫奠基人——張光宇漫畫展”展覽現場
藝術介入,把藝術搬入城鎮,也是此次藝術沙龍的嘗試之一。很顯然,對于藝術跨界來說,烏鎮則提供了一個便利的場所。曾輝說,“希望在烏鎮翻天覆地舊貌換新顏的過程中,我們能夠看到美學的責任,能夠真正用文化和藝術的界定讓它真正帶給我們一種美學的品味,而不僅僅是靠硬件的提升。希望烏鎮藝術沙龍未來能夠堅持下去,成為我們藝術介入城市,介入烏鎮的重要結點。比如像做烏鎮戲劇節一樣我們也來推動烏鎮設計節,通過藝術與設計的結合,讓烏鎮、桐鄉能夠變得更富有美學的格調,能夠具有一種更可持續的美學價值。”
陳奕名也表示,“烏鎮給了我們一個非常好的標桿,烏鎮在旅游景觀、視覺景觀上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美學體驗。烏鎮也通過戲劇節,藝術節與日常發生關系。我們在尋找藝術市場中的new money的時候,也許應該反觀我們的日常生活。是否有建立一個與日常生活發生更密切關系的藝術文化消費場景?”
“中國動漫奠基人——張光宇漫畫展”展覽現場
舒劍在發言中也提到了跨界,“全國各地都在文化升級的的大背景下,烏鎮則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樣板,在整個文化多樣性上相對比較突出,所以很多人說烏鎮是藝術的烏托邦,其實也是“烏托邦在上,市場在下”的表現。 ”
烏鎮雅達健康生態產業園
對于藝術如何能更好的“跨界”,與不同行業找到合適的結合方式及“痛點”,前提是需要有個良好的藝術生態,以及完善的藝術市場生態鏈條。如徐人杰所言,“不管市場怎么變化,藝術市場的核心還是具有獨立美學品格的藝術品。資本也好、運作方式也好,只是一個手段,我們不能本末倒置。對于藝術語言來說,無論是繪畫還是區域文化,中西文化模式的相互借助與通融,或是借古開今或是跨界融合,都是人類智慧積極的文化方式,也是這個時代的大勢所趨。所以我們保持自身的人物精神氣質或者是梳理好自身的藝術語言和文化面目,并將這種形式形成一種獨特的語言,使之成為一個群體甚至是一個民族的共識的語言,我想這應該是藝術或者是文化的最高形式。這對于藝術家也好,對于區域文化也好,甚至對于文化產業也好,我想都是一樣的。從根本上說就是把我們自身的文化進行提煉,文化教育進一步加強,并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用設計的手段將文化藝術和現代生活方式進行融合,當然企業化的運營和資本的輔助與介入也是必不可少的。這樣才能形成自覺、自信,并和現代社會完全融合的文化,我想這才是我們最理想的一個文化狀態。”
勢象空間董事、一心講堂主持楊葵
勢象空間董事、一心講堂主持楊葵也指出,“健康、成熟的市場應該成為一個生態鏈,藝術和市場兩件事情本身并沒有太大的關系,但是當把藝術和市場當成生態鏈來考慮的時候關系就非常大。我想舉個例子,我是學文學出身,從1919到1950初的文學是中國文學的形成期,那個年代形成巨大生態鏈的代表就是鴛鴦蝴蝶派,當年報紙的文藝副刊基本上70%-80%被占據,之后雖然大部分的鴛鴦蝴蝶派都消失了,但是形成了重要的文學生態鏈,造成了從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末、五十年代初文學的一個繁榮。我說的藝術和市場之間形成的生態鏈也是這個關系,當市場越來越好時會形成一個鏈條,這個鏈條會吸引更多的人群來關注藝術,從而提升整體藝術環境和氛圍。”
【結語】
烏鎮,一個古老神奇又美麗非凡的小鎮,地處江浙滬“金三角”之地,從開發之初便開始打造江南古鎮文化路線,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國際當代藝術邀請展、江左風華--烏鎮雅園當代藝術邀請展,以及張光宇漫畫展的舉行,都讓烏鎮在藝術領域進一步擴展。正是在這個大背景下,在藝APP聯合雅達書院共同推出了本屆2017夏季烏鎮藝術沙龍,并邀請業界專家學者、策展人、藝術家、收藏家,以及博物館、拍賣行、畫廊、藝博會代表共同對文化產業的跨界與創新、藝術市場的業態升級與動向透析,對藝術收藏及文化消費的投資建議等進行全方面討論。試圖尋找中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搭建國內外藝術市場分析交易平臺,也為進一步打造烏鎮藝術品牌做準備。對于烏鎮地區的藝術、文化發展前景,也正如李大鈞先生所言,“烏鎮地區未來在藝術與設計、動漫、藝術與建筑、藝術會展領域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會成為藝術家聚集區和藝術創作基地,以及長三角地區乃至全國的藝術會展、藝術市場傳播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