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北京學知橋輔路排水管線泄漏續:最新搶修方案下午會商
剛剛升井的劉生軍大汗淋漓。
截至今天凌晨,在學知橋東側輔路地下排水管線搶修現場,排水集團的工作人員已經奮戰了兩個晝夜,150人規模的搶險隊伍始終堅守在一線,目前,塌坑回填已完成至地面。
今天上午,最新搶修方案大體敲定,計劃再建一個旁通管甩開破損點。市排水集團等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前期準備,下午會商后將實施新方案。
戴上氧氣面罩,劉生軍準備再次下井。
最新進展
今天下午會商新方案
破損管線將建旁通管
今天上午,學知橋東側輔路地下排水管線最新搶修方案大體敲定,計劃再建一個旁通管甩開破損點,上午現場指揮部組織排水集團等相關部門正在進行前期準備,預計下午將會商后實施新方案。
今天上午的搶險現場,一切工作井然有序,搶險人員分工合作,有的負責導抽水管線,有的看護機器設備,有的正在統計周邊樹木占用綠地情況,為剛剛出爐的全新搶修方案做著前期準備工作。市排水集團防汛辦主任夾尚寬介紹,截至今天凌晨3時左右,搶險人員已經對破損管線上游的所有排水管線進行了抽排和封堵,實現無水進入搶險區域,為下一步搶險打下了基礎。與此同時,專家立即對這一區域的搶險工作也連夜開展研討,今天上午,最新方案已經大體敲定。
搶險人員分析“機器人”傳回的井下情況。
專家建議在破損管線的上游再建設一條管線,繞過破損的位置,與下游連通,甩開破損點,解決問題。針對這一新方案,現場指揮部組織排水集團及相關部門已經開始對涉及的區域進行地質勘探,以確定這個新方案的可行性。
據介紹,今天下午相關部門還將對這一方案進行進一步的會商,會商通過后,將立即啟動實施,但預計搶修過程相對較長,目前周邊交通疏導設計方案、樹木占用綠地等情況統計也在同步進行當中。
本報記者 葉曉彥
劉生軍的同事也準備下井。
搶修現場
探查受損管線 管網“機器人”趕來助陣
昨晚9時許,記者在學知橋東側輔路看到,這里仍處于封閉狀態,搶險人員正在橋旁加固路基,排水集團的搶險人員也開始利用“機器人”探查受損管線內部情況。
埋在地下9米深的受損污水管直徑只有1.5米,搶險人員很難進入。昨晚,排水集團利用地下管網“機器人”,實景探查管線內部情況??杉幢闶恰皺C器人”上陣,探查難度依然很大,因為管線從井口向南延伸,但管線里的污水卻是向北流的,如何讓“機器人”逆流而上成為最大難點。晚10時許,學知橋東側的幾個污水井蓋被打開,一臺裝有攝像頭的“機器人”準備下井,“機器人”的外形酷似一條小船,“船”的后部連有推桿,搶險人員準備使用多根推桿銜接的方式,在污水管線的逆流中推進“機器人”。遺憾的是,“機器人”只向南前進了大約24米,由于污水管線摻雜了泥漿,加上污水的不斷沖刷,“機器人”難以繼續前行。
為盡快排干積水,又不污染小月河,搶險人員建起明排管道。
今天凌晨1時左右,另一臺“機器人”被送到了現場。這臺“機器人”帶有4個大輪子,上方附有一個可以升降的拍攝平臺。盡管這個“機器人”有4個大腳,但進入污水管線后,也同樣寸步難行。
接連遇到困難,搶險人員并未灰心,他們圍著兩臺“機器人”不斷討論著改進辦法。
凌晨2時許,一臺帶有長桿潛望鏡的設備被送到搶險現場。利用這臺設備,搶險人員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污水管線內壁的情況,哪些地方存在傷痕,搶險人員已有了大致了解。
保險繩、氧氣管是井下作業的安全保障。
戴著氧氣面罩 在井下推動“機器人”前行
昨夜的京城微風習習,搶險人員顧不上享受這難得的清涼,緊鑼密鼓地進行著各項工作。其中,劉生軍和他的兩位同事尤其辛苦。由于船型“機器人”需要有人不斷地銜接推桿,劉生軍和兩位同事,就是在9米深的污水管線中推著機器人前行的人。
記者見到劉生軍時,他剛剛從散發著惡臭的污水井口爬上來。他身上的防護服沾滿了污物,緊緊包裹住臉部的面罩一摘下來,記者看到他臉上一層密集的汗珠。周圍的同事叮囑他先把氣喘勻,不著急匯報情況,但劉生軍顯然是個急性子,“井下的污水,現在大約20公分。”劉生軍斷斷續續地說著。
休息了幾分鐘后,劉生軍重新戴上氧氣面罩,再一次鉆入了只比肩膀略寬的井口里。井口外,兩名搶險人員拽著保險繩,另外一人幫著往下輸送氧氣管,劉生軍的身影逐漸消失在黑洞洞的井口中。大約10分鐘后,另外兩名搶險人員也交替下到井內。
這次井下作業大約持續了半個小時,一根根推桿被不斷送到井下。井外的電腦屏幕上,可以看到船型“機器人”在一點點前進,污水管線內的情況也實時傳送回來。而在這臺“機器人”的身后,是不斷扭動著沉重的推桿、校正著“機器人”前進方向的劉生軍和同事們。
船型“機器人”到現場助陣。
為盡早排干積水 手提肩扛建起新管道
在“機器人”井下探查的同時,另一些搶險人員也在緊張忙碌著。如何既保障受損的污水管線正常排水,同時把積水抽出排干,這也是搶險工作中的一大難點。搶險人員選擇了多個抽水點,每個抽水點有4臺水泵同時工作,每個小時每個點的抽水量可達1600立方米。
記者看到,其中一個抽水點與小月河近在咫尺,但為了確保不污染河水,排水集團連夜沿著小月河搭起一條明排管道。工作人員說,利用這條明排管道,可以將污水導入另一條污水主干線,避免污染河道。
明排管道兩條并排,長約千米,要用大約170根PVC管連接起來,每根管子直徑630毫米,重量則達600斤,即便利用推車,也要五六名搶險人員才能抬動一根。險情就是命令!深夜,沿著小月河畔,上百根藍色的管道靠著手提肩扛,全部就位。
PVC管接合時,搶險人員遇到了一個難題,小月河河道彎曲,河邊還有高臺等建筑,但排水管卻是直的,搶險人員只能想方設法解決這一障礙。他們說,即便難度再大,今天也要把明排管道做好,不能讓積水再威脅路面橋面安全。
本報記者 景一鳴 文并攝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北京學知橋 輔路排水管線 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