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史記·資政>首義槍聲首義槍聲

中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建立

2017年07月06日 14:40 | 作者:李冰潔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臺城村是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一個普通的村莊,由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于2012年認定的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中共臺城特別支部(簡稱臺城特支)就誕生在這里。

1923年8月,在安平縣臺城村,由李大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弓仲韜,帶領兩名剛剛入黨的農民黨員,建立起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此后,在黨領導下,這個農村黨支部在每一個歷史時期都發揮著堅強的戰斗堡壘作用。

走出封建家庭的弓仲韜

從明朝初年到清朝末年,安平縣臺城村說起大戶人家,首屈一指的要算弓家。到清朝后期,弓家家族最鼎盛時曾擁有土地4000多畝,常年雇傭的管家、長工、仆役數十人。清朝光緒十二年(1886年),弓仲韜就出生在這樣一個家庭里。

弓仲韜有兩個弟弟,都在外求學,其父弓堪常年久居關外,家中的事情就交給了弓仲韜打理,他成了掌管全家事務的“少東家”。閱歷漸多眼界漸寬的他,厭倦了封建大家庭等級森嚴貴賤有別的習氣,更無意沉溺于家庭的繁瑣事務,總想擺脫時下這種違心的地主生活,心中積累下無法排遣的苦悶和彷徨。

轉眼間,弓仲韜已年近30歲。此時,一個轉變弓仲韜一生命運的機遇悄然降臨。弓仲韜有一個堂兄名叫弓鎮,曾在北京法政專門學校讀書。那年春節,弓鎮回家過年,二人相談甚歡。弓仲韜將自己的苦悶傾訴給弓鎮。弓鎮說,大丈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豈能安于隴畝,你也去報考北京法政專門學校吧。弓仲韜一聽,這正符合自己走出封建家門的愿望。

于是,在1916年的中秋時節,國立北京法政專門學校新生報名處,來了一位年齡偏大的新生——弓仲韜。

從燕趙平原閉塞偏僻的鄉間,一下子躋身于冠蓋云集、名流薈萃的京城,進入新型的大學學習新知識,感受到各種思潮風云際會的碰撞激蕩,弓仲韜久久沉悶的心,忽然間豁亮了許多,思想也逐漸發生了變化。

三年求學期間,正值中國新文化運動“山雨欲來風滿樓”之際,直至1919年五四運動全面爆發,使多年積貧積弱的中國面貌為之一變。此時的弓仲韜,面對校園以外風起云涌的民主與科學運動,再也不能“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了。他親身參加了五四游行示威的全過程,親眼目睹了痛打賣國賊的場面,望著趙家樓滾滾而起的濃煙,弓仲韜和所有參與者一樣,感到從來沒有過的痛快酣暢。

五四運動后,全國民眾精神振奮,一批覺醒了的知識分子紛紛創辦進步刊物、編輯進步書籍、組織進步團體、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僅在這一年中就創辦刊物400多種。在各家學說競相爭鳴的形勢下,馬克思主義學說廣為人知,十月革命的道路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弓仲韜通過學習進步書籍,思想有了很大的飛躍。

李大釗介紹他入黨

1919年,弓仲韜大學畢業,到北京天橋沙灘小學任教。教課之余,他博覽群書。離任職的學校僅有一里之遙的北大圖書館藏書豐厚,可是只對校內的學生和教職工開放,外面的人難以進入。碰巧弓仲韜的一位保定籍老鄉在這讀書,于是他就借用老鄉的證件進了北大圖書館,一來二去與圖書館管理員熟了,便成了這里的常客。

弓仲韜并不十分在意那些泛黃的線裝書,卻對歐美近代有關的民主自由書籍具有濃厚的興趣,尤其是對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等人的文章更是情有獨鐘,一旦借到,便手不釋卷如饑似渴地讀起來。

李大釗當時任北京大學圖書館主任,經常到閱覽室查看。他身著灰布長衫,橢圓臉,留板寸頭,濃密漆黑的八字胡,鼻梁上架金絲眼鏡,深邃的目光仔細地掃描著每個角落。

閱覽室東北角一個30多歲的知識分子模樣的人,引起了李大釗特別的注意,此人是圖書館的常客。李大釗走過去和他打招呼。兩人你有言來我有語,大有相見恨晚之感慨。

自那次見面過后,弓仲韜經常和李大釗見面,從中受益不少,對中國革命的現狀和走勢也加深了了解。

隨著與李大釗先生的接觸和讀書范圍的擴大,弓仲韜的思想不斷升華,逐漸完成了由一個進步知識分子向共產主義革命者的轉變。在那期間,他還受李大釗先生的派遣,多次到天橋一帶的下層勞動人民中間宣傳革命思想,鼓動人民向黑暗的舊社會宣戰,與封建把頭、資本家、軍閥官僚進行堅決的斗爭。

李大釗看他進步很快,1923年4月,介紹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李大釗向新黨員弓仲韜講了黨的性質、組織紀律、保守秘密等有關事項,叮囑他務必樹立為勞動階級奮斗的雄心壯志,肩負起創建嶄新國家的重任。李大釗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這個黨剛剛建立,革命征途尚任重道遠,需要長期作戰。目前我們的敵人帝國主義和北洋軍閥政府非常強大,像所有主子都十分忌諱奴隸們的反抗一樣,各路軍閥政客們雖然勾心斗角,但是一旦對付起共產黨來,都是恨得要死、怕得要命,必欲捕之殺之而后快,眼下白色恐怖無處不在,我們要格外小心謹慎,機密從事,絕不能讓反動派抓住把柄。”

也就是從這一天開始,弓仲韜開始走上一個職業革命家的道路。

回老家建立黨組織

1923年4月,李大釗對弓仲韜講:“要取得革命的勝利,只在書齋里不行,只在城里也不行,需要把工農群眾發動起來、組織起來,你家在農村,就回老家建立黨組織,發動群眾吧。”

隨后,弓仲韜辭去教師工作,放棄了城市生活,弓仲韜秘密回到了老家安平縣臺城村。他賣掉了自家的20多畝地,開辦了“平民夜校”,建起了專門為農民辦事的群眾組織——農會。學員們多為村里的青壯年,還有些無錢上學的貧家少年,平時常有二三十人上課,高峰時達到50多人,三間并不寬敞的教舍里擠得滿滿的。1923年8月,弓仲韜介紹臺城村思想進步、向往革命的弓鳳洲、弓成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經過幾個月艱苦細致的工作,經李大釗同志批準,1923年8月的一個晚上,在臺城村“平民夜校”里,弓仲韜主持召開臺城村共產黨黨員會議。由弓仲韜、弓鳳洲、弓成山三人組成的中共安平縣臺城特支自此成立,支部設在弓仲韜家里。弓仲韜任書記,受中共北京區委直接領導。

中共臺城特別支部是中國共產黨在農村建立的第一個支部,它的建立不僅標志著安平人民反封建的革命斗爭進入了一個嶄新階段,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農村革命斗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

輸送大批人才

受臺城特支的影響,安平縣一大批優秀兒女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各個時期,奔赴全國各地,開展革命工作,為中國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1925年臺城村弓濯之入黨,1926年夏擔任共青團三縣中心縣委組織委員,積極在饒陽、深澤等地的青年中發展黨員。1938年2月受安平縣委指派,領導肅寧縣廣大人民開展轟轟烈烈的抗日斗爭,使肅寧縣很快成為抗日模范縣。

弓仲韜的三個堂妹均在弓仲韜影響下投身革命。大妹弓惠誠和丈夫王子益發展了許多共產黨員,其中有不少人解放后成為重要領導干部。在革命最低潮時,他們千方百計逃過敵人追捕,顛沛流離,后來終于找到了黨,王子益到八路軍一二九師工作。二妹弓蘊武在家鄉參加革命,入了黨,抗戰時在冀中戰斗,愛人是位參加過長征的老紅軍。一次戰斗后,由于音信不通,雙方都被告知對方已經犧牲,二人萬分悲痛。后來各自組建了新的家庭,若干年后,他們才知道對方還活在世上。

三妹弓彤軒從小就追隨哥哥鬧革命。1937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臺城村第一個報名參軍抗日的女子。抗戰時期,弓彤軒在冀中區黨委工作時與常德善結為革命伴侶。常德善原籍山東棗莊(后劃歸江蘇徐州),是紅二方面軍的老紅軍,長征中屢立戰功。抗日戰爭時期,隨賀龍到冀中,后被任命為冀中八分區司令員,指揮部隊多次重創敵軍。1942年,日寇進行“五一”大掃蕩時,弓彤軒即將臨產,因無法跟隨部隊行動,被送回娘家,并生下了孩子。有一天,常德善帶部隊轉移到安平附近,抽空匆匆回家看了一眼還在月子里的母子倆,這是父子倆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見面。

1942年6月9日,常德善帶領部隊本已跳出敵人包圍圈,但為了掩護群眾,又殺入險地,在肅寧縣雪村一帶遭敵人層層包圍,負傷后,拒絕戰友們救助,用機槍掩護同志們突圍,最終身中27彈,壯烈犧牲。戰斗結束后,群眾掩埋了烈士的遺體。日寇知道后,把常德善的遺體挖了出來,砍下頭顱放在籠子里,掛在河間縣城門上,弓彤軒聽到丈夫犧牲的噩耗后痛不欲生。直到晚年,每次提起此事老人家仍悲痛難抑。賀龍對常德善的犧牲十分痛惜,曾題詞:“常德善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人民軍隊的堅強干部”“功勛卓著,業績永存”。

1930年初,安平縣任莊村共產黨員李子遜、李子壽受縣委的安排在蠡縣的布里高小教書并開展黨的工作,發展黨員丁浩川,在黨小組的基礎上建立了布里高小黨支部,書記李子遜、組織委員李子壽、宣傳委員丁浩川。李子遜、李子壽又先后發展蔡書林、蔡畔林、蔡汝林、崔炳南等人入黨,這些黨員為轟轟烈烈的高蠡暴動準備了人才,為高陽縣黨組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發揮了重要作用。

整個家庭做出巨大犧牲

弓仲韜整個家庭付出了巨大犧牲。他的父母本應過著富足安穩的生活,但受弓仲韜的牽連,經常遭到各路敵人威逼、打罵,被反復折磨而去世。為避敵人耳目,不能白天出殯,只能偷偷在夜間安葬。

弓仲韜有一個兒子、兩個女兒,兒子在8歲時被敵人投毒害死。大女兒弓浦從小在家鄉跟著他鬧革命,1926年在北京上學時參加了“三一八”反帝愛國游行示威,遭到反動軍警開槍鎮壓。弓浦被打傷,回到家鄉治療,其間被選為中心縣委婦女委員,后傷重不治而亡。

大女兒犧牲后,弓仲韜讓小女兒繼續參加革命。1925年,在弓仲韜家建立了臺城女團支部,支部書記由女兒弓乃如擔任。之后又發展弓沔、安菊、畢改、弓慶足等加入共青團。

1933年春,弓乃如擔任女師黨支部書記,在女師學生中布置開展為要求就業進行罷課斗爭的任務。經女師支部研究,決定由學生會出面領導這場斗爭,為此充實了學生會領導:主席弓乃如,副主席靳玉藏、弓蘊輝(即弓彤軒)、王蘭馥。7月開始罷課。教育局為瓦解這次斗爭,提前放假,學生會決定:在放假期間,學生要各自做家長的工作,要他們支援這次斗爭,必要時參加這次斗爭;由弓蘊輝起草、印發傳單,以便取得社會輿論的聲援;組成由弓蘊輝、弓乃如、李策為代表的請愿團,向教育局進行交涉。經過兩個月的斗爭,迫使教育局完全答應了學生的要求,9月份30多名學生全部分配了工作。這次斗爭的勝利,使全縣新建女子小學30余座,不僅解決了女師學生的就業問題,同時對安平縣女子小學教育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933年秋,由于保屬特委出現叛徒,大力屠殺共產黨,弓乃如在殘酷的白色恐怖下,以小學教員的身份,在安平縣野營村開展黨的活動,并在群眾中辦了手抄的《姐妹小報》,揭露封建禮教,宣傳婦女解放等。此時,保屬特委因叛徒出賣連續遭到五次破壞。特委委員陸治國(原籍安平縣)和吳立人(原籍河北行唐縣)轉移到安平縣,以陸治國的家為秘密聯絡站,在安平一帶堅持領導民眾開展對敵斗爭。

1935年1月,吳立人與弓仲韜取得聯系,并拿出20塊大洋,幫助安平縣委和臺城村黨支部開展工作。考慮到特委中的叛徒認識弓仲韜,決定讓他暫時隱蔽,通過弓乃如進行聯絡。到1935年底,包括安平、深澤在內的許多縣的黨組織找不到上級組織,黨的一些活動處于停滯。黨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因被叛徒熟知,大多隱蔽起來,待機而動。

臺城星火不斷燎原

在臺城特支的影響下,安平縣黨組織迅速發展。到1927年年底,全縣已有臺城、任莊、彪冢、齊侯町、敬思、北關高小和臺城女支7個黨支部,5個團支部,全縣的黨團員總數已達百余人。如此數量的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在北方各省區的縣域中,實為罕見。當時僅有十七八萬人口的小縣,抗戰期間共有8689人參加了八路軍或成為地方抗日干部戰士,有2269人光榮犧牲,其中中國共產黨黨員470人。犧牲在本縣境內的447人,其中縣區干部59人。

1938年4月1日,晉察冀邊區行政委員會冀中行政主任公署在安平縣城成立,安平成了冀中根據地的大本營。此時的冀中區共有18個縣,人口800多萬,于日寇占領的心臟地區形成了穩固的堅強堡壘。1939年1月,賀龍、關向應率八路軍一二跂師進入冀中安平一帶地區,一二跂師來時是6400多人,在這里時間不長,走時已發展到21900多人,在此擴充吸納了冀中子弟兵15000多人,其中有不少安平子弟。

1946年12月,國民黨反動派要用飛機大炮坦克車把“小米加步槍”的共產黨隊伍統統消滅掉,一時間硝煙戰火四起。冀中區黨委為了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要求安平縣在年底以前擴軍一個營,組成一支500人的隊伍。安平縣委立即召開動員大會,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內,全縣共有1804人報名參軍,其中女子14人。考慮到身體、年齡等條件的規定和限制,被勸回的有390人,被批準參軍的1414人。安平縣人民踴躍參軍的盛況,在當時的《冀中導報》和《晉察冀日報》上都作了長篇報道。

從臺城村特別黨支部的星星之火,到中共直隸第一個縣委的成立,再到安(平)饒(陽)聯合縣委、安(平)饒(陽)深(澤)中心縣委的建立,直至抗戰期間和解放戰爭時期,一代又一代安平的共產黨員和廣大人民群眾英雄無畏,披肝瀝膽、流血犧牲,為奪取戰爭的最后勝利做出了卓越貢獻。

(本文史料由安平縣委宣傳部、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提供)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共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的建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