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俄與北約為何加劇波羅的海上空“危險游戲”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新聞分析:俄與北約為何加劇波羅的海上空“危險游戲”
新華社記者趙嫣 劉莉莉
本月以來,俄羅斯和北約戰機在波羅的海上空頻繁上演抵近與驅逐的“危險游戲”,俄羅斯和北約雙方互相指責對方戰機作出了挑釁性的危險動作,并表示己方行動符合有關國際法及安全飛行規范。
波羅的海是俄羅斯通向歐洲的主要出口,但在俄羅斯和西方國家關系持續低迷的當下,狹窄的芬蘭灣無法幫助俄羅斯對抗北約東擴,反而成為敏感的戰略要地。此番雙方在波羅的海上空上演的“危險游戲”表現出頻度高、動靜大、風險高的特點。
本月6日,俄軍一架戰機攔截一架飛向俄羅斯空域的美軍B-52戰略轟炸機。19日,俄軍蘇-27戰機先后攔截兩架RC-135型偵察機。俄軍戰機20日逼近一架瑞典軍用偵察機,瑞典外交部就這一事件召見了俄羅斯大使。
21日,一架北約F-16戰斗機曾試圖靠近途經波羅的海上空的俄國防部長紹伊古的專機,隨后這架戰斗機被俄護航的蘇-27戰機驅離。當天,紹伊古專機在返航途中再次被北約戰機伴飛。
據俄媒報道,僅本月16日到22日一周內,俄羅斯就出動14架次戰機攔截靠近俄西部邊界的美國、挪威、英國、法國等國偵察機。北約高級官員也對媒體表示,俄羅斯戰機的飛行頻率有所增加。
俄國防部表示,在19日的攔截行動中,美方飛機作出“挑釁性”飛行動作。美國媒體報道,兩機距離一度僅有“大約1.5米”。
資深軍事評論員石宏認為,頻繁攔截戰機說明俄羅斯和北約雙方都在示威。在這種攔截行動中,即便是貼身跟蹤監視,保持30至40米已經很近,接近到10米以內已是很危險的舉動。
石宏說,1.5米的距離等同于機翼擦著機翼,對高速飛行的飛機來說,飛行員反應時間只有零點零幾秒,幾乎要依靠本能作出反應,稍有慌亂就可能導致相撞。
此番俄羅斯和北約戰機的頻繁空中纏斗與北約正在波羅的海區域舉行的年度多國軍演有密切關系,俄方一直將類似軍演視作反俄行動,是北約國家遏制俄羅斯的重要軍事手段,并多次表示將作出針鋒相對的回應。
俄羅斯軍事政治學家亞歷山大·佩連吉耶夫認為,俄羅斯和北約戰機空中纏斗正是雙方國家間漸行漸遠、相互猜疑、遏制現狀的體現。北約不只想展示武力,更試圖展示誰才是波羅的海上空的“主人”。
自2014年以來,北約不僅加大了在東歐地區、波羅的海沿岸的軍事演習規模,還不斷沿俄羅斯邊界部署新的軍事基礎設施,持續向俄羅斯施壓,去年北約華沙峰會決定加大在中東歐的軍事存在,在波羅的海三國和波蘭部署多國軍隊,更引發俄羅斯強烈不滿。
石宏認為,北約在東歐方向加強兵力,就需要了解俄軍的反應和部署,因此要進行大量的抵近偵察活動。
俄國家安全社會應用問題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日林說,在俄羅斯邊界附近表現最活躍的是美國RC-135偵察機。這種電子偵察機可確定俄軍方和其他強力部門之間通信的無線電頻率。一旦發生戰爭,電子戰部隊可進行干擾和竊聽。
日林認為,北約偵察的目標還包括俄整個西部軍區的反導防御設施。此外,北約可能以此測試俄方執勤的殲擊機升空速度、飛行速度、通信頻率等。
同時石宏表示,北約國家并不希望與俄軍發生正面沖突,否則對整個歐洲安全和穩定都將造成嚴重損害,北約主要意在防止俄羅斯突然對波羅的海三國和東歐動手。而俄方的高調回應意在表明,導致緊張局勢的責任在北約一方,俄方只是維護自己的安全利益。同時俄方展示了俄軍高度的戰備程度,能夠對北約飛機的活動保持有效監控,并迅速對任何空中“挑釁”做出反應。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北約 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