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在群眾需要的地方生根開花
去年4月,不滿30歲的我調任毛壩鄉工作。毛壩——湘西北隅的土家山寨,有獨特的紅色、綠色兩大資源。曾養育出老一輩國家領導人,見證過賀龍元帥指揮的十萬坪大捷,有獨一無二的植物黃酮之王——莓茶。它還是典型的老少邊窮地區,全鄉7個村全部是國家級貧困村,貧困人口達4039人,占總人口的1/3。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倍感壓力,如何把資源變成資本帶領群眾脫貧呢?情況不熟可以變熟,條件艱苦可以克服,底子薄弱可以加強,做合格黨員就要在群眾需要的地方落地生根。
心中有信念,行動有方向,但真正著手做了,還是難免有困難。沒有支柱產業怎么辦?莓茶畝產值可達5000元,供不應求,這一天賦資源必須抓緊!說實話,我在城市長大,沒有農村經驗。但一想到貧困戶惡劣的生活環境,這點艱苦算得了什么?在毛壩,沒有比莓茶更適合的脫貧路子了,盡管脫貧的道途充滿艱辛,但目標一旦認定,只顧風雨兼程。
認準項目后,我和鄉村干部從頭到尾親把質量關,3個月連軸轉,調了100萬株苗,新擴了400畝面積。把農業局茶葉專家請到田間地頭,和群眾一起勞作。我們吃著自帶的飯菜,唱著熱烈的山歌,把預想中的艱苦變成了歡樂,把不起眼的茶苗栽成了希望。人心齊、泰山移,在與群眾同勞動的點滴中,我也得到了成長,知曉了群眾需要的是什么,明白了干部應該在何處落地生根。一年多的努力,莓茶產業初現規模,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告別了貧困,看到他們臉上的笑容,我的心中也樂開了花。
回想過往,記不清自己多少次在運苗貨車上睡著,數不清親手栽過多少株茶苗,想不起給多少個客商介紹過莓茶的功效。戰爭年代,軍民一家同仇敵愾,我們打贏了奠定湘鄂渝黔革命根據地基礎的十萬坪大捷;新形勢下,黨員群眾一條心,我們盤活“紅”色資源,建好“黨”字陣地,做好“茶”字文章,更有信心打好改變老區人民命運的脫貧攻堅戰。世上事,是一手一腳干出來的,革命精神不能丟,黨員初心不能忘。作為最基層的治理者,我和千千萬萬奮斗在脫貧攻堅一線的基層黨員一樣,只有始終捧著一顆火熱的心,才能在群眾需要的地方落地生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群眾 地方 方生 生根 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