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昆明文廟將"重生" 歷史超700年預計下半年開放

2017年06月23日 09:24 | 來源:云南網
分享到: 

原標題:700多年前的昆明文廟將“重生”下半年對市民開放

700多年前的昆明文廟將“重生”下半年對市民開放

工人正在對大成殿的門描金上色

700多年前,在五華山臨近翠湖的一塊空地上,一群匠人在忙碌中建起了數座莊嚴巍峨的建筑——這就是昆明文廟的前身。自此,云南府廟學首次創建了廟學與學社,祭祀孔圣的大成殿和具有講學功能的講堂,也第一次出現在了這片紅土地上,傳播著中原地區的先進文化。

之后幾百年的歷史興衰更替,文廟經歷了多次改建、異地重建和損毀,在身世浮沉中,文廟也逐漸走下“神壇”,成為昆明人親切的歷史記憶。上世紀因各種原因被損毀后,文廟與昆明人一別就是多年。

經過一年半的恢復重建工作,本月25日,文廟修繕工程即將迎來施工、監理等五方的預驗收,下一步通過竣工驗收后,預計今年下半年可對市民開放。這意味著,文廟已做好準備,以它最初的模樣,重新走進昆明人的生活。

迎考

一年半慢工出細活

依照國標驗明“正身”

如果說一年半的修繕工程是文廟一個學期的“修行”,那本月底的工程預驗收,就是文廟的期末考試。考試的試卷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于2009年實施的《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其中,列入驗收表的項目主要包括基礎、主體結構、樓地面、木裝修、裝飾、屋面六項分部工程。

“這次驗收是一次對工程的 挑刺 。”文廟監理單位項目負責人張志光說,“文廟有信心面對這次 挑剔 的考試,當然,我們也做好了對工程查缺補漏的準備。”

三十多頁的昆明文廟修復施工圖紙在桌上擺開,幾乎占滿了整個茶幾。圖紙上詳細介紹了文廟的修復依據、法律支持、政府文件及藝術設計參考資料等。“我們就是要還原真正的昆明文廟,每根柱子、每塊石板都是在原址上重造起來的。”張志光介紹。

2015年11月,昆明文廟恢復性修建項目一期工程正式啟動。完工之后,文廟外觀最大的改變在于拆除八角亭,梳理出建筑中軸線,并按原比例恢復大成殿和大成門。近日,記者在文廟看到,除了部分連廊還在做最后的微調之外,大成殿、大成門的石磚及圍欄已全部鋪設完畢。殿內也預留出孔子像和一大四小佛龕的位置。

“只剩下打掃衛生(迎接預驗收)了!”張志光信心滿滿地說。

對于一座符合國標的古建筑來說,其主體建筑是最能體現“慢工出細活”的地方,也可以認為是恢復重建工作的重點和難點。這也花費了總工時的將近一半,在8個多月的主體建筑施工時間里,最多時有近百名木工師傅同時做著構件加工、彩繪等工序。

木結構的安裝和木裝修,需要“一塊木頭一塊木頭地拼裝”,上千件承重梁、斗拱、榫卯等大小構件的安裝工序繁雜,耗時耗力。值得一提的是,在裝飾方面,工程也有大膽的嘗試。施工中,對主體建筑琉璃瓦屋面進行了調整,在眾多風格中選用了云南地方民族特色風格。屋面防水做法均采用傳統材料和工藝。

張志光介紹,未列入古建筑施工質量驗收表中的分部和分項工程,則按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的規定執行。消防標準中,項目建筑耐火等級按四級設計。位于大成門西側的消防池修建于地下,具有300立方米的儲水容量,是文廟主體木結構建筑的“保護傘”。

由于是按照原樣進行修復,文廟室內地平以下都是以原有建筑遺留的臺基與柱礎為基址,因此,園區的總用地面積、綠地率、停車數量等經濟技術指標均保持不變。

盡管是以木結構為主體,但大成殿和大成門內的建筑電氣和智能建筑設施一應俱全,其中包括建筑設備監控、火災報警及消防聯動、安全防范和智能化集成等系統。對市民開放后,一座設施完備、古色古香、綠樹環繞的文廟,將重新成為鬧市中的一顆“明珠”。

欞星門

年齡:327歲

身份: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歷史:來自于清康熙年間(1690年)對云南府廟學的重建。康熙《云南府志》記載:“康熙二十九年,總督范成棟以規制未協,會巡撫都御史王繼文題請,改遷縣文廟于五華山右,以復古制。”

文廟傳奇

從傳說到現實的

泮池娃娃魚

上世紀30年代,傳說有人在文廟泮池投放了兩條娃娃魚,但半個多世紀以來都“只聞其名不聞其聲”。上世紀80年代末,因為要對泮池的水體翻新,在抽干泮池墨綠色的水后,赫然發現了傳說中的兩條娃娃魚,其中一條甚至長到了令人咂舌的半米多長。此事轟動了整個春城。兩條娃娃魚最后也被水產保護中心進行了妥善安置。

重生

東側外墻拆除開放

將成文化傳習中心

作為昆明市“十二五”期間十大公共文化重點項目之首,“重生”以后的昆明文廟,也將擁有云南所有文廟中單體面積最大的大成殿。大成殿建筑面積213.31平方米,總高度13.45米;大成門建筑面積213.31平方米,總高度8.59米。工程采用中國傳統建筑木結構模式,所在地為抗震八度設防地區。

在文廟恢復性修建項目實施前,大成殿原址上全部是上世紀80年代建蓋的臨時建筑,大多用作文化館的倉庫、老職工的宿舍,以及花燈團的辦公樓。經過政府部門出面協調,這些住戶和單位都給予了配合和支持,在短期內無條件搬遷。

出臺設計方案前,市文化館組織了設計單位、市博物考古隊在原址上進行了全面發掘,發現了眾多老文廟的基礎構件,并對地下的基礎形制和使用材料進行了研究,使隱藏在地下的文廟歷史信息得以重現。

昆明本地文化研究者莊國祥介紹,文廟是云南漢文化與西南少數民族文化交融發展的歷史見證。在清代,每年農歷八月二十七日孔子誕辰,文武官員祭祀場面相當壯觀。建國前,文廟曾作為民眾教育館,1950年成立昆明市文化館后,一直作為昆明市開展公益性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場所使用。今天,文廟已經成為了昆明人的一種文化情結,也是群眾文化的樂園。

文廟的恢復重建如何才能與昆明城市定位相匹配?此前曾有專家建議,可以把昆明文廟打造為國家一級文化館。也有學者認為,文廟在今天更應該強調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比如打造科舉博物館,展現云南歷史上的文化名人等。“文廟大成門和大成殿等本身就是展示傳統建筑文化的載體。”莊國祥說。

完成竣工驗收后,市文化館將承擔起文廟后續的管理和維護任務。市文化館館長付曉輝介紹,建成后的文廟大成殿,將作為儒家文化傳習中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基地,并把它打造成群眾文化的一大亮點和昆明的文化名片。

修繕完工后的文廟,其主體建筑基本恢復了明清欞星門、泮池、大成門、大成殿的主軸線。大成門和大成殿東側的外墻也已拆除,實現對市民的完全開放。付曉輝表示:“昆明文廟的恢復性修建,必將成為昆明文化的新高地,也是留住鄉愁、延續昆明傳統文化脈絡的具體體現。”

文廟拾遺

昆明還有哪些文廟?

實際上,昆明的文廟不止一座,據不完全統計,至今猶存的文廟還有呈貢文廟、呈貢化城文廟、安寧文廟、安寧八街文廟、祿勸文廟、官渡古鎮文廟、晉寧晉城文廟遺址等十多座,其中部分保存和修繕較好,少部分還存有碑林等遺跡。

記憶

歷史更替多次改建

承載昆明文化記憶

實際上,文廟最初并不是在今天的位置,而是經過了幾多變遷。《元史-忽辛傳》記載:“瞻思丁為云南平章時建孔子廟,為學校拔田五頃,以供祭祀。”據考證,文廟最初修建于五華山下的翠湖池畔,位于今天的登華街一帶。

時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的賽典赤十分重視文教,史載其“始建明倫堂,購貯經史,因下其式于諸路”。文廟初完工后三十年增建的明倫堂,將宋代廟學中的講堂改稱而得。這對后來的廟學建筑影響深遠,明清時期的地方廟學均設明倫堂,便是由此而來。它既是拜祀孔子的地方,也是教書育人的場所。

明代洪武年間,開國名將沐英在元代廟學的舊址上進行重建,但位置更靠近今天的天君殿巷,地勢更平更低,比較偏僻。這一時期的云南府廟學也較為簡單,主要包括大成門、大成殿和欞星門。而后,文廟歷經景泰、天順、弘治、嘉靖、萬歷、崇禎多個朝代的重修和擴建,在崇禎初年達到鼎盛。

似乎是在印證“盛極而衰”,在明末的戰火中,文廟也毀于一旦。清朝康熙初年,天下既定,文廟得以在元明舊址上重建。史料記載,重建時“悉依闕里規制”。專家認為,此時的“以復古制”只是參照了明代的平面格局,在位置上,則已整體遷到了今天的文廟所在地,也就是現在市民能看到的文廟。

重建于明代初期的云南府廟學,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不斷重修,規制重新達到完備的地步。直到1905年,已是風雨飄搖的清王朝正式廢除科舉制,文廟也完成了它“傳道授業”的歷史任務。

不過,對孔子的祭祀活動一直持續。民國初年,云南還成立了圣廟公會,并頒布《保護圣廟實施細則》,以加強對文廟的保護及管理。直到上世紀30年代,祭孔活動才逐漸停止,文廟也由此漸漸“走下神壇”,由先前祭孔和講修儒學的地方變成了大眾公共文化娛樂場所,開始成為幾代昆明人的城市記憶。大眾茶館、棋藝室、報刊閱覽室、戲曲花燈室、燈光露天球場,甚至是動物園……種種公共文化娛樂場所匯集,人們在這里看書看戲,熱鬧非常,文廟近一個世紀以來從來沒有這樣與民眾貼近過。

1941年初,日軍飛機來襲,大成殿、大成門、桂香閣、明倫堂、尊經閣同時被炸毀,崇圣殿與倉圣殿被炸去一半,只留下了欞星門、泮池和月臺遺址,昔日的云南府廟學難尋蹤跡。

上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部分建筑的修復,這里又成為市民喜愛的休憩之地,生活味、市井味和文化味在這里匯集。走進欞星門,溜冰場上人聲鼎沸,花燈團表演引來掌聲陣陣,八角亭的蓋碗茶冷熱正適宜,米涼蝦、涼米線等小吃撫慰著人們娛樂后的腸胃。

得知文廟修復即將完工,家住文廟社區的黃維寧老先生非常高興,每次來到文廟,他都會特意看一看門口的改造效果圖,留下些許期待。一杯茶水泡上一天的記憶,就是他和很多昆明人來到文廟能夠感受到的歷史韻味。他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年輕人和外地人走進這里,對它輕輕說一句:“你好,文廟。”

編輯:曾珂

關鍵詞:昆明文廟將重生 歷史超700年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