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國民企進入國際油氣核心“朋友圈” 跨文化風險最大

2017年05月17日 16:13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布拉格,護城河大街22號,一幢建于1896年的建筑看上去古老又滄桑,由于年代久遠,這幢新文藝復興主義風格的大樓,外立面已微微發黑。引人注目的是,在兩面墻的交接處,一只戴著金色王冠的白色獅子傲然挺立,兩條尾巴交叉揚起。

“雙尾獅是當年奧匈帝國下轄的波西米亞公國標志,現在是捷克共和國的標志。”坐在自己的辦公室里,中國華信歐洲公司監事會監事王明泰告訴記者。難以相信,這幢打著捷克logo、曾經是捷克最古老的銀行——工商銀行的所在地,如今已被民營企業中國華信收購,并成為其歐洲總部辦公大樓。

中國華信能源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華信,英文縮寫CEFC),一家主營能源和國際金融投資的民營企業,在默默耕耘若干年之后,近年來頻頻發力,以哈薩克斯坦、阿布扎比、乍得為重點區域,拓展中亞、中東、非洲上游油氣資源與權益。

在歐洲多個國家收購石油公司建立油氣終端,成功進行了能源領域的全產業鏈戰略布局,增強了在黑海、地中海區域十余個國家的油氣終端話語權。同時以捷克、格魯吉亞為戰略支點,開展國際投行業務,推動國際產能合作和境內外資源的有效對接,助力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2016年7月,中國華信以418億美元的營收入選《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229位,這是中國華信連續第三年榮登《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比上年提升了113個名次。

在世界地圖上把中國華信這些年的海外布點一一標注出來,正是一條中國企業沿著“一帶一路”走出去的路線圖。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中國企業“走出去”正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走出去’需要整合全球的技術、資本、人才、市場和供應鏈等要素,實屬不易。特別是當前‘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動,‘走出去’必然伴隨著巨大的挑戰。”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主任邢厚媛說,“中國華信向世界講述了一個‘一帶一路’的中國民企故事,對于中國企業‘走出去’具有較強的樣本價值,值得解剖和借鑒。”

謀劃:

全產業鏈布局

入圍國際油氣核心“朋友圈”

一直以來,在世界范圍內,油氣資源都是國家的核心利益,準入門檻極高,不少都是被大財團甚至國家元首直接控制。上游油氣多被產油國掌握,國際市場的中間環節更多由歐美日財團控制。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在全球33個國家擁有了100多個國際油氣合作項目,并先后建成了五大國際油氣合作區。盡管如此,僅僅作為買家的中國在國際油氣市場上仍然缺乏話語權。

在中國華信董事會主席葉簡明看來,掌控歐洲強大的終端市場,并以此為基礎贏得更多的上游權益,從而打通國內國際市場,實現中國市場與中亞上游和歐洲終端的資源串換聯動,才可能在國際油氣行業內為中國贏得足夠的話語權,避免世界油價長期波動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風險。

2015年12月14日,在中哈兩國總理的見證下,中國華信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公司(KMG)正式簽約,控股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國際公司(KMGI)51%股權。通過此項收購,中國華信獲得其在歐洲多國先進的加油站和油庫管理系統、國際化經營管理團隊和歐洲最新技術水平的大型煉油廠及化工廠,并進而參股、控股歐洲多國石油公司。

“在全球石油領域,哈薩克斯坦地位顯赫,而哈石油是該國唯一的國家石油公司,占了該國40%的GDP和70%的稅收。收購了哈國際,就在很大程度上擁有了哈石油的中下游通道,包括兩座煉廠和其在法國、西班牙等國家數千座加油站及配套油庫。”中國華信投資部常務副總經理陳開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這使得中國華信獲得了進入油氣上游重要的戰略機遇。

依托歐洲油氣終端體系,中國華信以哈薩克斯坦、阿布扎比、乍得為重點,集中優勢投資上游油氣資源,加快海外布局。這一效應很快得到了驗證。今年2月,中國華信與阿布扎比政府和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正式簽署協議,獲得該國最大的已開發油氣區塊4%的40年權益,并獲得年1000萬噸額外油氣銷售權益,每年為國家增加1320萬噸以上的原油進口。這是阿布扎比首次向中國企業開放油氣股權。此外,中國華信還完成了乍得油氣項目股權交割,獲得其儲量豐富的輕質原油,建立進入西非油氣上游開發領域的根基。同時,在國內一期300多萬立方石油儲備基地正式投入運營,為國家儲備局提供戰略石油儲備,僅此一項可為全國增加近三天石油供應。

“以往我們中國企業到海外投資,大多是做個項目、搞個工程,項目結束了、工程完工了就走了,與當地難以有更深的關聯。不少中國企業‘走出去’往往局限于本公司的主營業務,習慣于單打獨斗,缺乏對于整個產業鏈的控制與布局,導致各自為戰甚至惡性競爭。”中石化原總經濟師劉文龍認為,“中國華信海外投資的重要特點在于,他們不是與單一企業合作、做單個項目,而重在產業鏈甚至價值鏈的戰略布局,更多著眼于資源的組織和整合,大大增強了產業協同和獲利能力,也不需要大量裁員、換人,因而‘走出去’‘走’得平穩、順暢。”

拿中國華信第二大領域國際金融投資來說,其金融平臺與投行功能也是為自身能源戰略布局服務的,具備強烈的產業金融色彩,肩負著為其組織和培育能源產業鏈的使命。通過收購和自建金融平臺,中國華信以強健的自有金融體系,服務和推動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在全產業鏈的戰略布局完成后,金融助力上下游產業聯動、國內外資源對接,使中國華信的行業話語權大大增強,成功入圍國際油氣核心“朋友圈”。“現在中國華信的模式在海外受到歡迎,中東、中亞、中東歐地區多個國家都在跟我們商談合作。”葉簡明笑稱。

共贏:

找到共同的戰略愿景

談判變得非常順利

2016年以來,中國華信成了布拉格最熱門的投資者,多項購買中最大的一筆,是對捷克J&T金融集團的控股權益的投資,這使得中國華信成為第一家控股歐洲銀行的中國民企。在當地人看來,這在此前是“難以想象的”。

捷克工貿部長伊日·哈弗里切克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在2014年之前的十年內,中國對捷克的投資總額不過4億到5億克朗,之后這幾年猛增到數百億克朗,而且長期性、戰略性的項目居多。其中,投資力度最大的是中國華信。

現在,中國華信在捷克的投資領域涉及金融、航空旅游、裝備制造、五星級酒店和高端物業、媒體和足球,目前已經成長為在捷克投資額最大的中國企業,120億元人民幣投資已完成,還將新增200多億元投資。在葉簡明看來,雙方合作的不斷加深,最重要的一條是“既符合我國的國家戰略,也契合歐盟國家的戰略”。

“捷克和周邊好幾個發達國家現在人口不斷減少,生產力下降,中國華信定位國際投行去收購他的工業部門,再和我們國內的工業混合,提高了他的生產力,擴大了他的消費市場,也支持了中國供給側的改革,使我們產業升級,實際是在國內與歐洲之間進行產能對接,實現市場互動。”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葉簡明說,“中國企業‘走出去’,不是去侵略,不是去搶奪資源,必須建立在雙方共同的戰略愿景下,互惠共贏,雙方合作才可能獲得突破性推進和可持續發展。”

親自帶隊參與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國際公司收購談判的陳開宇,對談判的“突圍”記憶深刻。“開始時大家各自炫技,談判條款上不斷觸雷,幾乎都談不下去了。我們把情況反饋到總部,總部的意見是,專門拿出一周的時間,不談細節,只談愿景。談未來的戰略規劃,我有什么,你有什么,未來能干什么,要達到什么目標,還要找什么資源。”他說。

那時候時間已經非常緊張,談判涉及四份協議,一個協議從頭到尾看一遍都得兩天兩夜不休息。在這種情況下,專門花費一周時間去聊“虛”的愿景,不要說對方,中國華信自己的團隊都很沒底。沒想到,雙方越聊越深入,越聊越投機。“哈薩克斯坦是石油輸出國,但本國消費市場不大,必須要建立起上中下游相對平衡的體系,才能對抗油價波動的風險。而中國華信背靠中國這個不斷增長的油氣消費市場,并且有金融能力來協助哈國際進一步擴張其中下游體系。”陳開宇說,在找到共同的戰略愿景后,雙方一拍即合,此后的談判變得非常順利。

“把共同利益作為合作的基礎和目標,通過商業模式來實踐,同時指導商業行為,這是中國華信‘走出去’最大的特點。”邢厚媛說,“它實際上擔任的是國際投行的角色,通過‘一帶一路’把非洲、中亞、中東、歐洲和中國經濟形成聯動,這種聯動使幾個方面都獲得了共贏。”

中國華信的“下一站”是格魯吉亞,格魯吉亞是“絲綢之路經濟帶”跨越歐亞的重要節點,也是連接中亞歐的重要交通和物流樞紐。目前華信入股格魯吉亞主權基金,共同設立國家建設基金與開發銀行,正在格魯吉亞規劃建設兼具“自貿區”和“保稅區”性質的“絲綢之路共同市場區”。“格魯吉亞雖小,卻是戰略要地,更重要的是,這個市場區做好了,可以在波蘭、土耳其等‘一帶一路’沿線多國復制。”葉簡明說。

至此,中國華信的戰略版圖已經輪廓初現,一是以捷克為支點布局中東歐,充當國際投行角色;二是以格魯吉亞為紐帶布局中亞,形成中轉輻射效應;三是以哈薩克斯坦為根據地,獲取上游油氣資源;四是以建設大型石油儲備為基地,實現國際國內市場聯動。

包容:

最大的風險是跨文化風險

捷克當地時間4月17日,天空飄著小雨,復活節假期還沒有結束,布拉格伊甸球場一側已被斯拉威亞的球迷坐滿。記者在現場看到,攜家帶口前來助威的情形比比皆是。他們脖子上大多扎著紅白相間的圍巾,那是斯拉威亞隊服的顏色。圍巾上印著斯拉威亞的logo,旁邊用中英文寫著“中國華信CEFC CHINA”。

迄今已有125年歷史的布拉格斯拉威亞隊,是歐洲最古老的球隊之一。然而就在兩年前,這支球隊幾近破產。為解決資金問題,他們曾與多方投資者聯系,均未達成合作。中國華信及時伸出了援手。2015年9月,收購布拉格斯拉威亞俱樂部60%的股份;2016年11月,再次斥資將持股比例提高到99.964%。

入股斯拉威亞足球俱樂部,當初在中國華信內外,都被視為“不務正業”的賠本買賣,但在葉簡明看來,用上千萬歐元挽救俱樂部,是華信為捷克傳統品牌的延續所做的努力,是中國華信對捷克足球和文化表示敬意的一種方式,其換來的是百萬捷克球迷的關注,從而打破中國企業進入捷克的文化鴻溝,建立起中國華信乃至中國企業在捷克的品牌信用。這也是“一帶一路”建立民心相通的最佳注腳。

“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企業‘走出去’遇到的最大風險是跨文化風險。‘一帶一路’穿越不同區域,沿線國家文化差異很大,也沒有形成完整的市場規范,這些差異和不確定性給企業經營帶來了風險。”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志鵬說,“跨文化風險主要體現在彼此互信程度低,溝通成本高,規則對接難,相互間難以找到文化認同,不少企業‘走出去’就栽在這個方面。”

境外投資不是一個資本輸出的簡單行為,還涉及政治、法律、市場、技術、文化等諸多方面。中國華信“走出去”在地域上覆蓋了中東歐、中亞、中東、非洲等政治文化生態迥異的地區,應當說其多年來在能源公共外交的深厚積累和與當地社區的深度融合上發揮了重要的影響力。

日前,捷克總統米洛什·澤曼在接見參加第二屆“斯拉威亞國際杯青少年足球賽”的中國代表時,對中國駐捷大使馬克卿直言,斯拉威亞俱樂部項目是中國企業對捷投資“最成功的案例”。這也為中捷兩國乃至中歐在足球和運動領域的合作鋪墊了道路,目前俱樂部利用自身資源,對中國青少年球員進行培訓,這個項目已作為合作典范被納入《“一帶一路”合作-中捷兩國文化、體育和人員交流領域合作執行計劃》中。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捷克總統對華事務專員、捷中友好合作協會主席雅羅斯拉夫·德沃吉克毫不掩飾對中國華信的由衷認可。他認為,中國華信“不僅關注投資,更關注在非盈利領域的投入,獲得了廣泛的好評”,這無疑是進入歐洲的中國企業的“榜樣”。“捷克老話說,朋友之間才能做成生意。”他相信,如果其他中國企業參照中國華信這樣的做法進入歐洲,不會在任何國家遭到反對。

事實上,兩年后的今天,斯拉威亞足球隊為中國華信帶來的回報,已經遠遠超出了預期。“球迷都知道是中國人挽救了球隊,他們專門舉著牌子,公開到中國華信布拉格總部致謝。這是對中國人、中國投資者的自發認同,比再高明的廣告都更有聲量。”中國華信總裁陳秋途告訴記者。

“‘一帶一路’提出的‘五通’里,一個重要的方面是民心共通。要贏得民心,必須建立文化認同。”李志鵬說,要建立文化認同,不僅要與當地政黨、財團、工會建立良好的互動,還要獲得當地民眾的認可。他建議,今后中國企業“走出去”不僅要做環境評價,還應做好社區評價和社區方案,才能有效化解文化沖突和社區風險。

華信財務公司總經理王洲全程參與了對捷克J&T金融集團的收購,他對此感觸頗深。在艱苦的談判完成后快要簽約了,捷方突然提出要發社會公告,征求市民意見,如果存款大幅下降只能終止簽約。“這完全是不可控的。”王洲當時非常緊張。結果消息一公布,銀行存款反而大幅上升了10個百分點,充分說明了中國企業在當地已經建立起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影響力。

“戰略要和資源匹配,制度要和文化匹配。由力而起,由善而達,這就是中國華信的文化。善是人類共同的價值觀,積小善成大善,由此達成的文化認同,可以跨越任何鴻溝。中國華信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葉簡明說。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國華 油氣 國際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