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一帶一路”萬億資金從哪來、怎么用?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電 (夏賓)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內涵,也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估算,2016年至2020年“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礎設施合意投資需求至少在10.6萬億美元以上。
萬億美元級別的資金從哪來?
數據顯示,僅2016年,中國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簽的對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額就達1260億美元,對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億美元,而上述項目的承接和實施都離不開中國銀行業的資金支持。
截至2016年底,代表開發性金融的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發放貸款超1600億美元,余額超1100億美元,而中國銀行則完成“一帶一路”沿線項目的各類授信額度達600多億美元。
規模達400億美元的中國主權投資基金絲路基金亦參與其中。截至目前,絲路基金已簽約15個項目,承諾投資金額累計達60億美元,并單獨出資20億美元設立中哈產能合作基金。
當然,中國無意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唱“獨角戲”,而是希望以開放合作的理念,促進世界各國共同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中來。
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撰文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金需求非某一個國家所能獨立負擔。搞好“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合作,需要著力搭建利益共同體,充分調動沿線國家的資源,加強政府和市場的分工協作,堅持以企業為主體,市場化運作,保持投融資的可持續性,真正實現共商、共建、共享。
“中國資金可起引領作用,但不能做‘孤膽英雄’。”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對中新社記者表示,在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投融資體系中,要各國合力,才能做到可持續、高效率。
當前,“一帶一路”項目的資金源頭中還有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多家由不同國家共同出資建設的多邊金融機構。此外,各國主權財富基金、跨國機構投資者也可參與“一帶一路”項目投資。
“本地儲蓄支持本地投資。”李揚強調,“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內部的資金也應充分利用。
盡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水平高低有別,但均有本國的儲蓄、信貸,也有債券、股票等直接融資市場,本國的金融資源理應成為本國基建的資金“活水”。
“對于‘一帶一路’項目來說,吸引民間資本非常必要。”俄羅斯遠東發展基金CEO切昆科夫(Alexey Chekunkov)告訴中新社記者,具有政府背景的資金現在占“一帶一路”建設的大份額,而如何能成功調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進來將起決定性作用。
俄遠東發展基金就在與民間資本合作方面有所創新。切昆科夫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合作伙伴共同決定設立兩個目標規模分別達到100億美元的投資基金,而兩個新基金將創新地引入中國的中高投資、嘉浩控股等私有機構資金,而不僅是來自政府層面的投資。
舉各國之力、各界之力讓“錢袋子”充盈起來后,該怎么用?
庫恩基金會主席庫恩(Robert Lawrence Kuhn)認為,“一帶一路”資金的使用必須要加入市場化和商業化原則,放貸前要經過嚴格周密的審查,要將政策、環境等各類風險考慮進去,再設計好不同類型的貸款去匹配某個項目的風險和回報。
“‘一帶一路’建設不是海外援助,對任何一個項目的資金使用應該都要有高標準、高要求。”庫恩說。(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一帶一路 資金 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