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光明時評:把握“謠言公式”中易被忽視的變量
作者:王丹
微信朋友圈中分享的7條有關食品安全的內容有5條是謠言,這是當前不少老人社交媒體圈中的真實圖景之一。媒體開展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50歲以上的調查對象,接近半數的人每周會轉發一兩次食品安全類文章,但對于文章的正確性和權威性,接近6成的人表示“從沒懷疑過”。中國科學院相關統計報告顯示,當前,食品安全謠言占我國各類網絡謠言的45%,位居第一。這其中,老年人無疑是謠言重災區。
傳遞情緒,早已被不少自媒體奉為打造“10萬+”的黃金法則之一,謠言制造者們似乎也深諳此道。動輒冠以“十萬火急”“速轉”外加幾個驚嘆號挑動情緒,或者通過“致癌”“致死”等字眼煽動恐慌,甚至通過移花接木炮制假視頻制造“真實可見”的觀感。雖然其中不少謠言都已是“陳年老?!?,但每次“重出江湖”都依舊能收獲大量點贊和轉發。
食品謠言為什么“這么紅”?大抵逃不出傳播學者克羅斯提出的謠言公式的解釋框架,即謠言流通量=問題的重要性×證據的模糊性÷公眾批判能力。也就是說,謠言的能量有多大,既同事件與人們的接近性和關聯性有關,也取決于真實信息的透明度,同時受制于受眾的甄別能力與水平。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觀念的提升,健康養生早已成為不少人尤其是老年人的信息剛需,而微信的熟人傳播與閉環路徑不僅不利于謠言的澄清,其裂變式技術邏輯更加速了謠言的擴散,信息“灰色地帶”就在這一增一減間拓展了。再加之,不少老人缺乏對新媒體的充分認知,將對傳統媒體的信任感天然遷移至新的傳播平臺與環境中,缺乏正確且及時的科普信息及反饋,謠言就不免被選擇來填充認知溝壑。
食品謠言被列為“網絡公害”并不是新近發生的事情,從傳播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多個緯度對謠言肆虐的剖析也不在少數,但謠言的“野馬”并未被勒住。俗話說,傳謠動動手,辟謠跑斷腿。造謠傳謠與辟謠的成本剪刀差之大,抑制了不少主體破除謠言的動力。借助一些謠言粉碎平臺戳穿謠言“套路”和背后的利益暗流,創新傳播讓事實和真相盡早抵達公眾身邊,讓包括監測、預警、發布、處理及追蹤反饋在內的一整套應對策略常態化、制度化、日常化,是破除謠言的不二之選。但要從根本上純凈我們的信息場,還應把握好“公眾的批判能力”這一最大也是最持久的變量。
2015年發布的第九次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具備科學素質的公民比例是6.20%,換句話說,平均100個人中掌握了基本的科學知識、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和思維只有6個人左右。這是我們把握“公眾的批判能力”這一變量的現實語境。包括科學素養、媒介素養等在內的“批判能力”的提升注定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此說,謠言治理,不僅是技術活,也是良心活、耐心活。在“健康中國”的視野中重新審視食品安全問題,在“全面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全鏈條做好從有形的食品到無形的信息的安全監管,健康真相才有可能跑在謠言前面。
說回老年群體,我們不能總是在謠言風雨后才想到要改變他們的“易感體質”,也不能總是在重陽節才想起要陪伴他們跨越數字鴻溝。緩解他們的健康焦慮、提高他們的健康認知水平,全面提高他們的科學素養,尤其是對抗信息接收中的偏頗吸收和群體極化,包括子女、媒體、政府等在內的多方要做的工作,顯然還有很多。
編輯:梁霄
關鍵詞:光明時評 謠言 公式 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