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雷思鳳十四載相伴清涼寺
山西平遙,文保員們勉力呵護著1075處文物,雷思鳳正是其中一員
十四載相伴清涼寺
每天例行的巡查結束之后,雷思鳳鎖上存有7尊明代彩塑的大殿正門。周亞軍攝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顯示,平遙縣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075處,其中國保19處、省保3處、市保4處、縣保117處。與“漫山遍野”的文物相比,保護力量不足是這里最大的問題。在117處縣保單位中,已有96處派駐專職或兼職文保員,兼職的每人每年僅有1000元補助。
——編者
剛剛踏入清涼寺的門檻,不遠處就有一條狗狂吠不止。“這條狗名叫‘二皮’,它可是清涼寺的功臣。”文保員雷思鳳一邊用右手輕拍二皮的腦袋一邊介紹道。
為了防止寺里文物被盜,雷思鳳把他14年的守廟經驗總結為“人防、狗防、機防”,而“狗防”是其中最重要的預防環節,“夜里一有動靜就叫喚,像個活的報警器,我就起床在院里巡視幾圈,賊知道廟里有人看著,也就不打主意了。”
14年過去了,雷思鳳的狗已經死了4條,丟了5條。他掰著手指向記者數著曾陪他一同守廟的“戰友”:“玲玲、豆子、壯壯,還有條母的叫花兒……”現在寺中還養著4條狗,每個月縣里還會給每條狗發200元的補助。
住廟14年,文物沒丟一件
清涼寺位于山西省平遙縣,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我38歲,從縣里鎮國寺被調到這來,我就把家安在廟里,至今沒有丟過一件文物。”雷思鳳非常自豪。
未對社會開放的清涼寺處在兩村交界地,要從村里主干道的一條不起眼的岔路拐進去,再走一千多米才能到,兩進的院中有兩座殿,地方不大但歷史悠久,院內留存有一塊北魏石碑,整體建筑是元代的,而最有價值的是殿中的七尊明代彩塑,色彩至今光鮮。“連我一家人住著的這孔窯洞也是明朝時候就修起來的,我也算住在文物里面啦。”雷思鳳笑著說。
清涼寺在雷思鳳來之前也曾遇劫。上世紀末,清涼寺大殿內曾有3尊脅侍菩薩像失盜,其中一尊殘留的底座至今還在,而這并不是唯一一次。據他回憶:“當年剛來的時候廟里啥都沒有,破敗不堪,我就養狗幫我看家,到后來縣里給裝了監控攝像頭,但畢竟是事后追查措施,防盜主要還得靠我這幾條狗。”
一早一晚都要去殿里巡視一番,確認文物沒有被盜,雷思鳳心里才踏實,一年中他不在廟里過夜的日子不超過3天。“我參過軍,當兵的得勇于付出。”今年52歲的雷思鳳身體健壯,沒什么大病,當被問到今后的打算時,他說:“我都這么大年齡了,沒有升官和揚名的想法,繼續工作把文物看好就夠了。”
雖然看住了文物,但雷思鳳內心還是有愧于家庭和兩個孩子。兒子雷文瀚今年就要高考了,他所在的平遙中學在當地屬于好學校,同學們都知道雷文瀚是廟里長大的孩子——從5歲搬進廟里,一直到初中畢業。炕頭墻壁上插著一張兒子的照片,他時常看看。
“剛剛住到廟里時,老婆經常發脾氣,我也理解,那時候生活條件太差,四周全是農田,買個東西都要走好遠。不少朋友也罵我,說人家都琢磨著怎么進城,只有我上山。”想起這么多年走過的路,雷思鳳端凝了幾秒,只說了一句:“我無怨無悔。”
縣保文物,現在只能做搶險類的保護
縣里為了讓雷思鳳安心守廟,把他妻子納入縣文物局臨時工編制,由縣財政每月發放1000多元,加上雷思鳳每月3000多元的工資,足夠一家4口生活,但想到兒子上大學又是一大筆開銷,他還是感覺到了壓力。“最近幾個月有工程隊住在這里修廟,我每天給他們做飯,算掙點外快吧。”
門外有人催促該做午飯了,雷思鳳起身往工棚走,“省著點,再另外掙點,這么多年一直都是這樣。”
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中,平遙縣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共1075處,被公布為文保單位的共有143處,其中國保19處、省保3處、市保4處、縣保117處,保護力量不足是這個國內知名文物大縣的最大問題。
“在117處縣保單位中,已有96處派駐了專職或兼職文保員,而其余地方派駐工作還未確定。”平遙縣文物局安全監察股股長高永杰說,“老雷屬于專職,而兼職的每人每年僅有1000元的補助,主要職責也只是一旦發現情況及時報警。相比之下,他一家的收入還不算低。”
2016年3月,《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出臺,特別提出“文物保護,基礎在縣”。在平遙縣文物局看來,局機關共有包括行政人員在內的20人,文物局副局長陰寶寶說,局里最年輕的工作人員35歲,其他職工年齡大多在45歲以上,而且由于缺乏新編制,已經很久沒有招過新人了。
“作為國保單位的清涼寺去年3月份開始又一次修繕,只這一次國家就投了450萬元。縣里哪能這么闊氣?所以對縣保文物來說,款子還是太少。”據陰寶寶介紹,雖然縣保的級別不高,但單論文物價值,平遙的許多縣保絕不次于其他省市的省保乃至國保,“近年來平遙每年都會出資對3至5個縣保文物進行修繕,現在只能做搶險類的保護,希望5年之內能先把險情重大的縣保修好。”
現在文保工作的壓力,基本還是防火和防盜。相比縣保,清涼寺這樣的國保的狀況要好許多。“文保這工作不好干啊!”平遙清涼寺管理處主任王瑞感慨道,“還好這兩年國家撥了不少款項,水泥道路、綠化帶、圍墻、消火栓陸續都有了,今后還得靠持續投入。”
老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得善待
雷思鳳年輕時候也有自己的抱負,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人的性格和脾氣會慢慢變化”。在他看來,清凈的寺廟有一種能度人的力量,“這種力量很養人啊。從前我也很急躁,但現在越來越平和,已經看淡名利了。在廟中的生活是平凡的,但也是不平凡的。”
“但我現在年齡也大了,不像年輕時候那么敢拼了。”雷思鳳最近曾對縣文物局的負責人說,“如果真有人來偷甚至搶,我報警之后,最多能堅持半小時,你們趕緊過來救文物。”
想起3尊脅侍菩薩像失盜時,當年廟里唯一一名文保員是被盜賊捆住四肢動彈不得的,雷思鳳遺憾地嘆了口氣,抬起頭來,目光又變得堅毅:“我不會教盜賊捆住的!沒人比我更熟悉這座廟了,圍墻是一道防線,狗又是一道防線,就是要把賊擋在墻外,畢竟事在人為。別說文物真被盜走,哪怕被捆住,就算我失職。”
為加大文保工作力度,繼2013年晉城市和運城市兩地試點之后,今年3月,山西省又發布了《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實施方案》,規定社會投資人可簽署相關協議“認養”文物建筑,同時將承擔包括維修保護、防火防盜、展示開發在內的職責和義務。此外,社會投資人開發和利用文物建筑,可作為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活動室等公益活動場所,或者從事與文化產業相關的經營活動場所。
“如果社會力量真能參與文保,我當然是歡迎的。”雷思鳳聽記者說起此事,同時表示了自己的擔憂:“但文物保護法有規定,不能將文物古跡做純商業開發,希望方案在具體執行時不要走樣。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得善待這些留存有咱們民族根的文物。”
(史一棋 周亞軍)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清涼寺 文物 平遙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