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在京港澳年輕人心中的“五四”青年節
愛國是底色 青年須先行--在京港澳年輕人心中的“五四”青年節
又是一年五月天,一個充滿活力與激情的節日——“五四”青年節即將來臨。紀念五四運動,展示青春風采,兩者的交融構成了這個節日獨特的歷史與現實內涵。
“五四”青年節到來前夕,新華社記者采訪了幾位在北京學習和工作的港澳青年。他們與內地同齡人一樣,在當代踐行著“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精神,書寫著與時代同進步共發展的青春之卷。
“和內地朋友之間沒有界限”
光彩奪目的舞臺上,古曲樂韻悠揚,舞者身姿曼妙。青春洋溢的畫面中,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的香港學生張舒妤是亮麗的一抹顏色。
在為期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包括舞蹈比賽、音樂比賽、微電影比賽等在內的一系列人大“五四”文化藝術活動輪番上演,為大學生們提供了展示自我、相識相知的舞臺。
“我們可以通過這樣的形式去紀念歷史,展現青年人的面貌。”張舒妤說,“我已經參加過兩屆‘五四’舞蹈比賽,認識了很多內地的朋友,對內地的親近感也在不斷加強。”
當年曾害怕無法融入內地的這位香港女孩,如今已是所在學院的學生會副主席了。“我希望自己成為香港同學和內地同學之間的橋梁,幫助雙方更好地理解。”張舒妤說。
“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互相尊重”——在澳門女孩李凱琪看來,與內地朋友的交往遠比想象的要輕松。
“剛到北京念書的時候,澳門同學會有自己的小圈子。現在7年過去了,我們和內地朋友之間已經沒有界限了。”李凱琪說。
在李凱琪與內地朋友相互交往的過程中,一些原有的偏見也被打破。“其實我們都有著一樣的情感,都一起經歷著人生最美好的年華。”李凱琪說。
背靠祖國“大樹”好發展
正值畢業前夕,北京大學法學院香港學生陳飛鵬已為自己今后的人生做好了選擇——留在內地工作。
“內地的機會更多,往來內地和香港也很方便,在內地工作已經成為了很多香港年輕人的選擇。”陳飛鵬說。
廣闊的市場、創新的熱潮、先進的技術……李凱琪給出了諸多留在北京的理由。“雖然澳門的整體收入和福利待遇會更好,但我自己喜歡北京。作為國家首都,這里有著許多澳門沒有的資源,對于青年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李凱琪說。
李凱琪對互聯網行業有著濃厚的興趣。“我希望能夠在北京多學習這方面的經驗,比如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如果以后回澳門工作,可以把這些經驗帶回去,相信是很有用的。”李凱琪說。
與李凱琪不同的是,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澳門學生施養正則考慮,背靠內地發展這棵“大樹”,畢業后回澳門回饋鄉梓。
“澳門在此前一段時間經濟產業比較單一。但現在,國家提出了把澳門作為聯結葡語系國家的平臺,加上‘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澳門的未來將會有更好的發展。”施養正說。
“不管在哪里,年輕人只要敢想敢闖,努力實干,就會拼出自己的明天。”施養正說。
“青年人的價值觀基礎首先是愛國”
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的消息傳到香港,香港市民愛國情緒高漲,在香港報刊的廣告上,也出現了許多愛國漫畫。——回望歷史,陳飛鵬說:“五四運動體現的是當時青年的責任感,愛國是它的底色。”
今年年初,陳飛鵬曾作為香港大學生代表參加央視春晚,并與成龍一起表演手語舞蹈《國家》,談及這段經歷,陳飛鵬感觸頗深。“青年人要有一個向上的價值觀,首先是要愛國。沒有一個個健康的個體,哪里會有健康的國家?”陳飛鵬說。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責任與擔當。在香港青年魏嘉星看來,如今的年輕人所面對的雖不再是五四運動時動蕩的歲月,卻仍需與時俱進,做時代的先行者。
援助打工子弟學校,關愛自閉癥兒童,參加環保主題活動……在北京的10年間,公益活動構成了魏嘉星生活的重要部分。
“五四運動提倡革舊迎新,年輕人也應該為社會帶來一些新的變化,要帶動整個社會的活力。”魏嘉星說,“我們常說青年是初生的太陽,代表著希望,現在要看我們了”。
“從五四運動來看,中國青年與時代同步,在這個過程中,港澳青年不應該缺位。我們要多一些成熟和理性,為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施養正說。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內地 香港 澳門 年輕人 青年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