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全國政協委員羅永章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一滴血可測癌”說法沒問題但要科學解讀羅永章表示隨時接受質疑和批評,也希望媒體能準確報道他的科研成果
本報訊(記者李木元)“五一”假期,一篇《重大突破!一滴血可測癌癥已被批準臨床使用》在網上廣泛流傳。不過有些媒體報道稱:“一滴血可測癌癥會誤導公眾,讓人認為靠一滴血就能測出是否患癌癥。”有些腫瘤專家也指出這種說法不嚴謹,有夸大其詞誤導老百姓之嫌。事件當事人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羅永章5月3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滴血可測癌”說法沒問題,但要科學解讀。
根據《2015中國癌癥統計》估算,2015年的新發癌癥病例達到429萬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為281萬例,平均每分鐘新增癌癥患者8.2人,死亡超過5人。我國癌癥防治的壓力巨大。很多人包括醫學界都期望找到一種簡便、高效、便宜的癌癥早期篩查方法。
“一滴血可測癌”是羅永章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取得的一項癌癥早期篩查方法,即通過檢測血液中的腫瘤標志物Hsp90α含量來判斷患癌癥的風險。早在2013年,羅永章團隊就已經發現Hsp90α可用于肺癌檢測,并就此研發了定量檢測試劑盒。2016年10月19日,清華大學發布消息,羅永章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證明腫瘤標志物Hsp90α可用于肝癌患者的檢測,準確率在90%以上,試劑盒已被國家食藥監總局批準在臨床中使用。
羅永章介紹,腫瘤標志物的最大用途是能快速、方便地早期篩查腫瘤,且花費較小。檢測出來的早期腫瘤患者,通過微創手術即可摘除腫瘤,從而避免病情惡化、巨大的痛苦及沉重的負擔。還可以對腫瘤患者的療效進行跟蹤,這個特別有價值,對醫生個體化用藥很重要。
有人說,腫瘤分良性惡性,只有惡性的腫瘤才叫癌癥。Hsp90α作為一種腫瘤標志物,嚴格來講應該是可用于檢測腫瘤,檢測癌癥有點夸大其詞。
對此羅永章說,癌癥也是腫瘤,而且癌癥也有早中晚期之分,檢測出來得越早,治療的機會越大,這并不矛盾。何況通常老百姓包括一部分學者會把“腫瘤”和“癌癥”混用,這不是批評的理由,而是咬文嚼字。
“其實,用我們的試劑盒檢測癌癥不需要一滴血,僅需要一滴血(大約50微升)的二十分之一(即2.5微升)就足夠,我們日常測量就用2.5微升的血。”羅永章表示。
不過羅永章強調,不應該把“可測癌癥”誤讀為“100%能夠測癌癥”,這是兩碼事。事實上,當今沒有任何一種檢測手段包括所謂的金標準———病理分析都做不到!價格昂貴的PET-CT也做不到!腫瘤標志物也是如此。“腫瘤標志物升高不一定意味著肯定患癌。但腫瘤標志物持續升高就要到專科醫院去深度體檢了,在這種情況下發現腫瘤或癌癥的概率通常較大。”
早發現、早治療,把腫瘤消滅在萌芽狀態,是當今防控癌癥的最好方法。目前,發達國家也在大規模普及通過腫瘤標志物早期篩查癌癥的方法,并將其納入了常規體檢。這也是美國、日本等國家最近十幾年來癌癥死亡人數大幅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羅永章呼吁,盡快將腫瘤標志物檢測癌癥納入常規體檢,并由醫保報銷,這樣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癌癥的醫療負擔。
每一項科研成果都應經得起質疑和批評。羅永章說,他隨時準備接受質疑和批評,而且愿意和同行們進行學術交流,但反對一些不負責任的評價甚至是故意傷害和污蔑。也希望媒體能準確報道他的科研成果、傳達他的觀點。
編輯:王慧文
關鍵詞:癌癥 腫瘤 檢測 羅永章 一滴血可測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