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發揮好宗教文化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作用
“一帶一路”是一條互尊互信之路,是互利共贏之路,是宗教文化交流互鑒之路,也是一條和諧包容之路、和平友誼之路、共同發展之路。“一帶一路”推動了宗教文化之間的平等交流,留下了多種宗教文化交流、融合的痕跡。歷經千百年風雨,“一帶一路”傳播宗教文化交流的歷史光輝至今耀眼奪目。沿線各國共同建設“一帶一路”,正是追尋歷史脈絡和宗教文化基因,弘揚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新時代主題,是促進東西方宗教文化交流、融合的新途徑。
“一帶一路”上宗教文化的傳播與交流
“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宗教文化的交流,促進了不同宗教文化間的了解與合作。在“一帶一路”上,不同宗教、不同文明秉持開放、包容的心態,對話溝通、彼此接納、共同發展,形成了宗教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壯麗景觀。“一帶一路”為世界宗教文化的交流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成為“世界宗教文化的大運河”。“一帶一路”上所創造的和平友好的交往秩序,相互借鑒、和平共處、共生共榮的交往智慧,是不同宗教文化傳播交流與互鑒共存的珍貴價值,體現出宗教文化具有和平性、包容性、開放性的特點,對于當今不同宗教文化之間的交流,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作用。
“一帶一路”的愿景向世界表明,中國不僅能向世界提供各種各樣的商品,還能向世界提供“協和萬邦”的宗教和平發展理念,“強而不霸”的宗教關系行為準則,和平發展與求同存異、和而不同與相安共存并重的中國宗教文化價值理念,以及互惠包容的中國宗教文化精神。中國宗教文化表現出多元互尊、和平交往、和諧共處的特點,并由此展現出開放包容的心態、和諧共存的生態、合作共贏的常態,最終成為中國宗教文化向世界宗教文化交流發展所作的貢獻。
“一帶一路”不僅傳播了商品、技術、大國形象以及中華文明文化等,還形成了宗教文化的傳播與交往模式,更將伙伴關系落實到了人文、安全、生態等領域,衍生出合作型的安全關系、包容型的人文關系、可持續型的生態關系。“一帶一路”弘揚了中國宗教文化精神,彰顯了中國宗教文化的優良傳統,還將有助于進一步深化“一帶一路”框架下的中外宗教文化關系,凸顯中國宗教文化在世界宗教史上特殊而重要的作用。中國宗教重視融入本土文化,通過交流、對話等和平方式,進行不同宗教信仰間的溝通與借鑒吸收。
“一帶一路”戰略注重宗教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形成了文明對話、永恒交融的歷史。通過“一帶一路”戰略的全面展開,使經貿、宗教文化、外交等方面的交流得以實現。這種雙向傳播與互動,促進了沿線各國眾多民眾信仰生活多層面的相遇融通,從而使“一帶一路”戰略獲得持續久遠的精神動力。
“一帶一路”上宗教外交之路
“一帶一路”戰略不可忽視宗教文化在沿線各國外交中的作用。“一帶一路”戰略涉及到的國家有幾十個,很多是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等不同宗教的國家。宗教在實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區域不僅僅是信仰問題,而是處于這些國家政治、經濟和社會文化生活的核心。因此,“一帶一路”可以視為一個“宗教之路帶”。
宗教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的淵源和組成部分,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極其重大的影響。“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使中國宗教的對外交往日益增多,宗教界的國際交流活動更加活躍,各宗教團體已同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宗教組織建立或恢復友好關系。中外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人士進行互訪,開展學術文化交流,為維護世界和平發揮了重要作用。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推進,中國與沿線各國的友好交往將會更加頻繁,海內外宗教界的交流聯誼將會更加緊密。
中國宗教堅持獨立自主辦教的原則,不受境外勢力的利用和支配。但這并不是孤立辦教、自我封閉,而是鼓勵正常的宗教對外交流,并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友好交往,堅決抵制一切外國宗教敵對勢力的滲透。外國宗教組織和宗教界人士只要遵守中國的憲法和法律,尊重獨立自主辦教的原則,均可以開展友好交往。堅持宗教獨立自主的原則,關鍵是要支持宗教界辦好各項宗教事務。這就要求廣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增強維護國家和民族利益的責任意識,提高抵御境外勢力滲透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發揚中國宗教的優良傳統,立足民族性、增強包容性、體現時代性,形成中國宗教文化優勢的對外基礎。
在“一帶一路”戰略的進程中,中國宗教在開展宗教文化交流時,需要加強同世界各國的聯系,同時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由于宗教極端主義的存在,導致宗教沖突、民族沖突等現象時有發生。中國宗教要注重提升對外交往的能力和水平,促進對外交往活動的規范化,創新交往模式,開拓交流渠道。要弘揚中國宗教文化的優良傳統,抵御境外宗教滲透,共同反對宗教極端主義和宗教恐怖勢力。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中國宗教應總結多元通和、尊重包容、平等對話、和諧共存的經驗,為世界宗教樹立一個和諧的榜樣,作出獨特的創造性貢獻。中國應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的原則,全面促進各國宗教文化的交流溝通,增進理解互信,拉緊友誼紐帶,將中國宗教的優秀傳統與民主、法治、競爭、公平等現代理念相融合,發揮中國宗教文化的積極作用,使它成為政治上更有影響力、形象上更有親和力、道義上更有感召力的重要力量。
建設“一帶一路”是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的需要。近年來,宗教極端主義、民族分裂主義、暴力恐怖主義等三股勢力在歐亞地區時有活動,“一帶一路”戰略將有助于沿線各國通過合作來推動促進共同安全,有效管理和控制分歧和爭端,使各國成為和睦相處的好鄰居、同舟共濟的好朋友、休戚與共的好伙伴。“一帶一路”戰略沿線各國在地理上是歐亞交通的十字路口,是中、印、歐、阿拉伯等文化板塊的結合部,自古便是多元宗教文化交匯并存的區域。至今,其周邊地區的民族、宗教關系問題仍然十分復雜。中國宗教積極倡導并著力推動與沿線各國形成宗教文化交流與對話機制,搭建宗教文化互鑒交流對話平臺,努力消除“一帶一路”上宗教極端主義滋生的土壤。
宗教文化對“一帶一路”的作用
宗教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改變了“一帶一路”沿線的文明格局,對“一帶一路”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首先,“一帶一路”沿線宗教的發展與演變,深刻影響到“一帶一路”貿易及沿線國家的經濟與社會發展。宗教的傳播與發展既得益于“一帶一路”,同時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經濟、文化、思想等領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一帶一路”上,宗教生態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一方面,隨著宗教所處時代的變遷和力量的消長,宗教分布的格局和力量對比發生較大變化。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治經濟制度發生較大變化的條件下,宗教在社會中的地位也會相應發生較大的變化。“一帶一路”沿線有不同制度類型的國家,是多民族、多宗教聚集區域,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等也發源于此并流傳至世界各個角落。“一帶一路”以經貿合作帶動宗教文化交流,以宗教文化交流促進經貿合作,必將在各民族宗教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其次,“一帶一路”實際上成為多種宗教的混合區域。在伊斯蘭化以前,伴隨著“一帶一路”帶來的文明交往,中亞成為多種文明交匯的樞紐之地,摩尼教、景教、祆教、佛教和薩滿教等多種宗教并存,并且大體上保持著和平共處。對于各種宗教的來往,各國政權基本上都顯示出一種順其自然的平和心態,這使伊斯蘭化之前的中亞地區成為各種文明的融合薈萃之地。伊斯蘭教的興起,改變了祆教、景教、佛教等宗教的傳播方向,原先為多元宗教區的中亞等地,最終成為伊斯蘭文明區的一部分。
第三,“一帶一路”戰略中,宗教文化的交流與合作有助于促進不同文明的發展。宗教文化的影響力超越時空、跨越國界,在建設“一帶一路”戰略的進程中,要積極發揮宗教文化的橋梁作用,加強各國宗教界的交往和宗教信仰的交流,努力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宗教全方位的交流與合作。要加強不同宗教文化間的對話,求同存異、兼容并蓄、和平共處、共生共榮。通過宗教文化之間的交流合作和良性互動,能夠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之間的友好往來,增進互相的理解與信任,為各國經貿交流合作的推進奠定廣泛而堅實的社會文化基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歷史上創造出形態不同、風格各異的宗教文化形態,是人類宗教文化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要充分發掘沿線各國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蘊,繼承和發揚“一帶一路”這一具有廣泛親和力和深刻感召力的文化符號,發揮宗教文化交流與合作的積極作用,促進不同宗教文化的共同發展。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對宗教文化的傳播發展和興衰起了很大作用,自古以來就是宗教文化交流的寶地、民族共存的搖籃、客商經營的古道。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帶一路”是傳承友誼、傳承貿易、傳承宗教、傳承文化的橋梁。“一帶一路”為加強不同國家宗教之間的交流與理解、消除隔閡與誤解、增強尊重與互信,共創世界宗教文化繁榮局面,創造了有利條件。從宗教文化發展的角度看,“一帶一路”的共同建設,根本上是多元宗教文化的融通,代表了人類宗教文化發展的新境界。雖然“一帶一路”上各大宗教在終極信仰和宗教教義上存在著差異性和獨特性,但是,在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不斷深入的大趨勢下,各大宗教之間有交流與合作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一帶一路”上不同宗教之間相互尊重、寬容的事實,說明宗教可以超越信仰上存在的差異性,實現平等、和諧、共存。
(馬志麗系蘭州城市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丁耀全系蘭州城市學院旅游文化學院講師)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宗教 文化 一帶一路 中國 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