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慎獨慎微需要法紀意識更需要恥感文化
恥感,即羞恥感。恥感與榮譽感對立統一,但很多時候,人們關注后者,而對前者留意不多。其實,一個社會的文明道德水準,很大程度上是由它的恥感文化決定的。恥感強,則文明強;恥感衰,則文明衰。
十八大以來,中央強力反腐,政治生態社會生態大為改善。但要進一步解決這一問題,除了持之以恒地加強法紀建設外,還需要在黨員領導干部中加強恥感文化教育。恥感不是對法紀的畏懼,而是對污名的畏懼。對污名的畏懼者才是一個人慎獨慎微最深厚的心理基礎。
都知道中國人好面子。按理講,這對中國人的修養是有幫助的。道理很簡單,你怕丟面子,你肯定會嚴格要求自己;丟了面了,你會無地自容。如果按照這一邏輯來推導,中國社會應該是一個非常美好的社會。然而,當你考察下來,你會發現,在我們這個社會里,面子與恥感是可以割裂開來的。一些人非常愛面子,但卻連一絲的恥感也沒有。“比爛”竟然能成為他們做壞人壞事的心理支撐。
原茂明市委書記羅蔭國面對腐敗指控,理直氣壯地反問“現在當官,哪個是干干凈凈的”。“你們以為我是貪官,關鍵問題,誰不是貪官,你們能說出一個我這個級別(正廳局級)的不是貪官的嗎?全中國,我這級別的,有一個不是貪官的嗎?中國不就是腐敗提拔腐敗,貪官查貪官,腐敗分子反腐敗嗎?”。
原江蘇省建設廳廳長徐其耀對腐敗的看法更是讓人毛骨悚然,他給兒子的信這樣寫道“做官的目的是什么?是利益。要不知疲倦地攫取各種利益。有人現在把這叫腐敗。你不但要明確的把攫取各種利益作為當官的目的,而且要作為唯一的目的。你的領導提拔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的下屬服從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周圍的同僚朋友關照你,是因為你能給他帶來利益。你自己可以不要,但別人的你必須給。記住,攫取利益這個目的一模糊,你就離失敗不遠了。”
恥感是建設文明社會最為稀缺的資源,更是建設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干部隊伍的一項重要資源。唯有讓黨員領導干部的法紀意識上升到恥感意識,黨的宗旨、黨的紀律才能得到更為切實地貫徹執行。
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重要的路徑之一就是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中的恥感文化。“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牌坊意識,雖已不合時宜,但其內在的羞恥感和榮譽感文化,顯然具有現代價值恒久價值。幾十年來,傳統文化中的這一恥感文化損耗殆盡。如果不能用力遏制“我腐敗,我光榮;我腐敗,我能耐”以及“包二奶、養小三”等這些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社會心里。要建設起一個文明強盛的國家,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是不可想象的。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恥感 文化 法紀 意識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