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箭”在弦上 天舟一號20日至24日擇機發射
4月17日7時30分,活動發射平臺駛出總裝測試廠房,垂直轉運至發射區。新華社發
昨日上午7時30分,承載著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組合體的活動發射平臺垂直轉運至發射區。科研人員將在發射區開展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長征七號遙二運載火箭功能檢查和聯合測試工作,完成最終狀態確認后,火箭加注推進劑,計劃4月20日至24日擇機發射。
天舟一號是我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將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完成交會對接,實施推進劑在軌補加,突破和掌握推進劑在軌補加等關鍵技術。天舟一號還搭載了非牛頓引力實驗等10余項應用載荷,將在軌開展空間科學及技術實(試)驗。垂直轉運的順利完成,標志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正式進入發射階段。目前,空間應用、海南發射場、測控通信、空間站等系統,已做好執行天舟一號飛行任務的各項準備工作。
■ 揭秘
“長七”轉場3公里拐了4個彎
據航天科技集團官網披露,完成船箭組合體垂直轉運的活動發射平臺長26米,寬23米,高約64.5米,整體自重達1800噸。在轉運任務中,這臺巨大的活動發射平臺由底部的4個行走裝置來驅動前行,在16個輪組(32個輪子)的帶動下,將火箭由技術區垂直轉運至發射陣地。據發射平臺主管設計師黎定仕介紹,長七的活動發射平臺的停靠精度可達正負15毫米。
據介紹,活動發射平臺可在8級大風中安穩前進,平臺上有6個伸出的擺桿,這些“手臂”像擁抱孩子一樣與火箭緊密連接,
轉場的路程近3公里,長七火箭需要拐4個彎。“如此碩大的火箭要在垂直狀態下完成拐彎可不是件容易的事”,黎定仕說,“彎道行走功能”是長七活動發射平臺的“獨特技藝”。為了實現這個功能,平臺上多了許多轉彎關節設計,因此獲得了可以適應彎道行走的自由度。另外,轉彎時內外側輪組采用了差速控制,減少了彎道行走的阻力。
■ 進展
天宮二號完成巡檢等待對接
去年9月,天宮二號發射成功,并于當年10月與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對接。2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組合體內開展了為期30天的駐留,并完成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后,成功返回地面。
此后,天宮二號積極準備迎接天舟一號到來。
據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消息,早在去年11月份,由北京空間飛行器總體設計部、載人航天總體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等單位組成的140余人的飛控試驗隊就為天宮二號做了200多個預案。每個月月初,都會進行在線專業體檢。
另外,在幾天前,飛控人員幫助天宮二號完成了對接前的最后一次巡檢,控制、測控、數傳、對接機構、熱控、生保等13個“關鍵穴位”被一一打通。
天宮二號總設計師朱樅鵬表示,天舟一號此次將與天宮二號進行在軌加注,為天宮二號補充燃料,使其能夠在太空中遨游更長的時間。
新京報記者 李玉坤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天舟一號 20日至24日 擇機發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