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人民的名義》反映人民呼聲
近期,反腐題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火了。不管線上線下,人們張口閉口就是“侯亮平”“高育良”“李達康”“祁同偉”,不少人熱衷于“對號入座”,一一為劇中人物尋找“原型”。各社會階層的代入感表現得如此強烈,從近年的影視劇作品來看,并不多見。
一部已經成型的藝術作品,存在這樣那樣的缺陷,或者說仍有一些思慮不甚周詳之處,也是很正常的。如何評價,原本就沒有標準范式,如果從接受美學的理論看,公眾的參與及批評也是完成劇本的一個環節,觀眾的品頭論足,本身就是文本的再創造,是藝術實現價值的必要過程。而這部劇中,最吸引人的話題自然是反腐。無論是家里多處藏滿贓款卻假裝清廉的趙德漢,還是表面上不動聲色、暗地里“動作不斷”的高育良,抑或是那位賣了房子住到養老院的老檢察官陳巖石,這些人都有著無限的話題延展性,可以讓人多方評說。
但拂去“反腐”這一主題,人們不難發現,這部劇反映的其實是當下中國社會一個波瀾壯闊的切面。就像編劇周梅森所說,《人民的名義》就是“想做一個大中國的故事,從官場的高層到底層的弱勢群體都有涉及,同時借人物、劇本把自己對中國十幾年來巨大的社會思索量容納進去”。這里面有豐富的社會樣態,是一個綜合的容器。反腐之外,有豐富的現實人生,乃至深廣的社會焦慮。比如,如何協調城市發展中的拆遷與補償問題、普通民眾遭遇冤屈后如何伸張正義、下崗工人的生計問題,等等。這些問題在某些官員眼里可能只是宏大發展布局下的必然代價,但具體到每一個生活在當下的民眾身上,卻是千鈞重負。
大概已有十多年了,因為類似反腐題材影視劇供給稀缺,盡管中央“打虎”“拍蠅”的行動雷厲風行,摧枯拉朽,但囿于文藝作品在此方面反應滯后,公眾往往鮮有一個可以充分討論的“共同話題”。而《人民的名義》顯然滿足了這樣的公眾訴求,反腐之外的社會焦慮也由此進入公眾視野。人們發現,與反腐相比,如何保障民眾的合法權益不被侵害,或者遭遇侵害如何找回公正,具有同樣重要的意義與價值。
破解諸多癥結的關鍵,無疑應該是制度建設,通過完備的制度建設約束權力,重塑正常的政經生態。一方面可以擴大反腐的戰果、固化反腐的成績,構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長效機制,深化和鞏固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另一方面,也可以切實保障民眾的合法權益,緩解民眾的焦慮感和不安感。
如果說,圍繞《人民的名義》展開的討論,能夠真正有所觸動,并產生某種改變“國家命運”的力量的話,那么討論理應進入這一更深、更廣、也更迫切的層面。畢竟,政治和社會生態的修復,乃至民生焦慮的紓解,都需要花費更長的時間、更大的氣力和更高的智慧。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人民的名義 反腐 反映 人民 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