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樂觀社會 樂觀社會
把節約“種”在春風里:成都農家樂文明餐桌見聞
新華社記者 葉含勇
清明,一場春雨不期而至。在成都,遍布城鄉的農家樂已成為萬千人慎終追遠的“杏花村”。記者采訪發現,隨著低碳祭掃逐漸深入人心,“文明餐桌”行動也正以一場供給側改革的力度,把節約意識“種”入思念的春風。
文明祭掃深入人心,“光盤行動”如影隨形
陳全文的“全麻雞”農家樂位于成都市龍泉驛區長松寺公墓附近。“祭祀歸來,桃花樹下一坐,幾杯清茶一喝,浪費已變得不合時宜。”陳全文說,這幾年清明節,鮮花果品逐步取代鞭炮紙錢,生態環保祭祀越來越深入人心,這種理念自然會移植到就餐環節。
“今年開春,我們推出了30元一位的套餐。”陳全文告訴記者,與以前幾百元包桌的餐飲供給方式相比,客人們很支持這種自助就餐方式,就算吃不完,也會要塑料袋打包帶走。“客人樂意,我們也劃算,生意最火的一天接待了200多人。”
據成都市旅游局統計,去年清明小長假成都接待游客近600萬人次。“借力傳統假日的文明新風,‘光盤行動’正在廣大游客心中生根。”成都市郫都區文明辦主任朱小燕說。
掃墓歸來,53歲的侯云秀帶領家人來到郫都區農家樂“徐家大院”就餐。負責接待的肖代思既是餐飲接待員,又是“文明餐桌”志愿者。在肖代思指點下,侯云秀為家人搭配了一桌經濟美味的菜品,并對孫子孫女們說:“大家以后都要這樣,合理消費不浪費。”
消費者不節約,板子還要打在“農家樂”身上
“吃什么,吃多少,看似消費者說了算,其實決定權在餐廳手中。”成都新津縣梨花溝景區納雅山莊總經理全明軍說,引導消費者文明用餐,也要從供給側入手。
納雅山莊是一個包含循環種養和餐飲住宿的鄉村旅游綜合體。據全明軍介紹,慕名而來的客人會被帶到種養基地了解“粒粒皆辛苦”的農事過程,然后才步入餐廳就餐。其間開設的“親子廚房”,10多座灶臺還能讓孩子們盡情體驗“盤中餐”的苦與樂。
全明軍介紹,大堂經理會隨時巡視餐廳就餐情況,如果客人剩菜多,會先找服務員詢問原因,再找廚師過問菜品質量。為鼓勵客人吃光,餐廳推出了半份菜。對于“光盤”客人,餐廳還會贈送一份包子或一盒雞蛋以示謝意。
“客人為什么會多點菜?除了好面子,很多時候還是因為對菜品不熟悉。”郫都區紅星飯店董事長高德軍說,同是一盤回鍋肉,色香味形各不同,為了讓客人充分了解烹飪過程,飯店創新推出了透明廚房,客人點菜“所見即所得”,吃得好,浪費少。
高德軍認為,“光盤行動”需要商家更多站在消費者立場,創新思維做足細節。據介紹,郫都區原來有“無雞不成席”的點餐傳統,整雞熬湯又貴又膩浪費很大,后來紅旗飯店創新推出了“一雞多吃”,增強美食體驗,逢席必點整雞的傳統觀念才慢慢轉變過來。
從“一陣風”到“四季歌”,“光盤行動”還需要合力
走進郫都區某城市酒店,餐桌上都有“文明用餐 從我做起”的提示牌。郫都區委書記、區文明委主任楊東升表示,“文明餐桌”應從機制建設入手,促使節約觀念不斷深入人心。
據了解,今年2月以來,郫都區開展了“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旅游”三大文明行動,累計吸引了10余萬人次參與。同時,該區文明委聯合有關單位,對自覺踐行“文明餐桌”行動的餐飲企業進行獎勵,對鋪張浪費的企業點名曝光并督促整改。
肖代思告訴記者,“文明餐桌”已被公司列為員工培訓必修課,部門每周培訓一次,管理人員每月培訓一次。如果接待員在點餐服務中受到客人表揚,公司會有相應績效獎勵;如果客人出現浪費行為,但接待員沒有及時提醒,則會被扣發績效。
今年梨花節期間,新津縣餐飲協會還以活動帶文明,推出“文明就餐 光盤有我”系列主題策劃,通過“尋找文明食客”“文明餐桌示范店評選”等活動,引導梨花溝景區200多家農家樂和鄉村酒店文明經營,引導廣大市民向“舌尖上的浪費”說“不”。
該景區一名服務員說,有一次遇到一位老板請朋友吃飯,8個人點了近20個菜,“我善意提醒他卻被大罵一通,說他有的是錢,鋪張浪費與我無關。我說你有錢你隨便花,但糧食是大家的公共資源,你不應該浪費。最終客人還是聽了勸,把菜量減下來了。”
編輯:梁霄
關鍵詞:節約 春風 成都 農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