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不摘虛假治霾面具,難摘重污染帽子
2月15日至3月18日,環保部會同京津冀魯豫晉等地組成18個督查組,對華北地區的治霾進行為期1個月的專項督查。上述這些問題來自260名督查人員對8500家單位的督查,發現存在問題的單位企業有3119家。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難落實,部分企業違法排污并拒絕檢查,性質惡劣;一些企業監測數據不真實甚至造假……這些嚴厲的批評來自環保部的一份督查報告。(3月31日《中國青年報》)
從霧霾引起各方面重視至今,治霾已經成為了共識。然而,不少群眾有這樣的感受,似乎治霾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怎么不見治理成效?而環保部近日的調查結果,或許給出了一些線索:一些地方政府治霾政策落實不力,企業監測數據不實甚至造假。在這個全民治霾,全民渴望自由呼吸的時代,這無異于“與人民為敵”。
在治霾的歷史重任里,各地不惜巨資治霾。從去產能到免費公交出行,從優化能源結構到引進無污染產業,從官方到民間,確實見到從上到下的治霾行動。然而,在一些地方、一些企業,仍然存在著應付事、在數字上做文章的虛假現象。有媒體直言,治理污染治不了,但卻能“調治”數字、文字。監測數據造假,把僵尸企業作為去產能的“替罪羊”。然而,在一些地方媒體上,地方的治霾動作卻頻上報端,數字詳實,措施有力,與這些虛假的治霾實際形成了鮮明對比。
先污染后治理已經成為不可持續發展的負面典型,為世人所詬病。把虛假治理奉為博取公眾點贊、獲取官帽子的捷徑,這樣的舉措顯然是愚蠢至極的。即便數字再光鮮,但群眾的觀感是直接,一些虛假的舉措也難逃群眾的“法眼”,因此,虛假治霾也好,監測數據不實甚至造假也好,都終將成為治霾的笑柄,這些虛假治霾者也將成為治霾小丑,成為虛假政績被寫進“黑歷史”也不無可能。
倘若把先污染后治理視為發展模式認識不足還有情可原。但是,時至今日,廟堂內外都對如何發展有了更為清晰的認知,在治霾上也有了廣泛而充分的科學認知。在治不治霾問題上,不是治理成功與否的問題,而是愿意不愿意治理的問題。
盡管治霾的決心大于天,但時至今日,霧霾形成的機理還沒有形成科學系統的診斷。況且,氣候的變化也讓霧霾發生的頻率進一步增大。在這樣的情況下,一些地方、一些企業倘若再在治霾問題上弄虛作假、自欺欺人,就是在給子孫留霧霾。
華北一些地市之所以始終沒有走出空氣質量墊底的尷尬,除了歷史欠賬太多外,或許就是在虛假治霾中注入的“水分”太多罷了。而公眾去霾的渴望,也只能渴望大風了。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治霾 虛假 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