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對話滬上民間收藏者:最大的擔憂是后繼無人

2017年03月28日 14:11 | 來源:解放網
分享到: 

 圖片說明:說起自己近40年來收藏火柴的經歷,李涌金有說不完的故事

圖片說明:說起自己近40年來收藏火柴的經歷,李涌金有說不完的故事

如今,熱衷于收藏的上海市民越來越多,收藏品的種類也越來越豐富。對于他們來說,收藏與藏品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隨著年歲漸長,這些愛好收藏的市民普遍面臨各種困境,比如缺乏存放場地以及妥善的保管維護等等。另外,他們還有一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那就是藏品的繼承者。從本期開始,我們將陸續采訪一批滬上社區里的民間收藏者,聽聽他們的故事,了解他們的喜與憂。

收藏火柴7000余件,最大愿望是能建個火柴博物館。

除了收藏,他更樂意做火柴文化宣傳者

家住長寧區周家橋街道的居民李涌金是個火柴收藏迷。他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收藏火柴,至今已經收藏了7000余件來自世界各國的奇異火柴,他的家儼然成為一個萬國火柴博覽會。而與他家一條蘇州河之隔的對岸,在上海火柴廠原址上建設起來的上海商標火花收藏館里也展出了李涌金500多件藏品。

李涌金介紹,周家橋地區曾經聚集了一大批工廠,如天原化工廠、申新紡織一廠等等,這里是近代民族工業的發祥地。“火柴盒就像小百科全書,從它們的演變上可以看出我們民族企業的發展軌跡。”

在李涌金的“火柴王國”里,火柴盒的造型各異,比如三角形、六角形、圓柱形、菱形等等。材質也多種多樣,有銀、銅、錫、鉛、瓷、木、竹、骨質等。火柴梗也是長短粗細不同。他的美國長梗火柴像筷子一樣,有28厘米長。還有荷蘭的風車造型火柴、日本的魚網紋對襟衣服造型火柴、北愛爾蘭餐館專用的大廚造型火柴等等。除了外觀各異,李涌金還收藏了不同用途的火柴,如加了防潮涂層,用于海上救險的抗風防潮火柴,也有添加了中藥,拔火罐時能治病的藥用火柴等等。

今年66歲的李涌金收藏火柴盒已有近40年的時間,他幾乎跑遍了全國各地有名的火柴廠。一切和火柴有關的東西都能引起李涌金的收藏興趣。一只黃楊木雕刻的火柴匣讓李涌金視作珍寶,其造型古色古香,上面還雕刻著一首詩。“清末明初,火柴是皇宮貴族的專屬用品,當時為火柴制作了很多像這樣精美的保護套。”李涌金說,這只火柴匣是三十多年前他從北京的古玩市場淘來的。賣家開價不菲,李涌金咬了咬牙,用相當于當時一個多月工資的價錢將其拿下。

李涌金說,如今火柴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但他希望留住那個時代的影子,讓后人知道火柴是什么樣子。于是前些年,他研究起了火柴的變遷和人類取火的歷史。他到處收集原始取火器,如火鐮、火石、取燈、陽燧等。多年來,李涌金寫下了400多篇相關的研究文章。2006年,他的研究被匯編成書出版,名為《奇珍異藏話火柴》。

這些年,李涌金邊收藏也邊思考,其中一個思考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家庭收藏走向社會。近日他受到居委會邀請為社區青少年講述火柴的歷史,李涌金告訴記者現場反響不錯,今后還將繼續開展類似活動。“現在很多孩子都不了解火柴,甚至連它長什么樣子都不知道,如果未來能建個火柴博物館,我愿意無償提供我的藏品。”李涌金十分樂意做火柴文化的宣傳者。

收藏堂吉訶德工藝品,是他畢生的追求

 圖片說明:謝厚平在西班牙一工藝品店門口與堂吉柯德卡通形象合影

圖片說明:謝厚平在西班牙一工藝品店門口與堂吉柯德卡通形象合影

 圖片說明:謝厚平從跳蚤市場淘來的銅鐘

圖片說明:謝厚平從跳蚤市場淘來的銅鐘

除了收藏,他還愿意嘗試自己動手制作。

家住靜安區曹家渡街道的居民謝厚平是一位旅居西班牙長達28年的華僑,只要一聊起堂吉訶德,他總有說不完的話。初次閱讀《堂吉訶德》時懵懂的謝厚平,現已成為一位堂吉訶德手工藝品的收藏家。

這件事要從30年前說起。借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謝厚平在1986年走出國門去往西班牙。旅居多年的他深深地被當地文化所吸引。只要一有時間,他總是會去西班牙當地的各種工藝品工廠和商店,收集各類舊工藝品。西班牙各地有大大小小的集市,但謝厚平無論在哪個市場,總能看到有關堂吉訶德的手工藝品。堂吉訶德成了無處不在的西班牙“形象代言人”。這給了謝厚平啟發,不如就把“堂吉訶德”作為自己收藏的主線。

每到周末,謝厚平總會早早地趕去當地的跳蚤市場逛一逛,只要發現新的堂吉訶德手工藝品,他都會收入囊中。去年回國前,謝厚平將自己“淘”到的一口重達近20公斤的大銅鐘帶了回來,銅鐘的頂部雕刻的是堂吉訶德騎著瘦馬,揮舞著長矛和盾牌的形象,旁邊還有一只獵狗。整件工藝品就是對《堂吉訶德》一書里人物出場時的情景再現。如今除了收藏,謝厚平還嘗試自己動手制作手工藝品。

謝厚平告訴記者,他希望未來能夠有機會舉辦堂吉訶德民間收藏展,將自己的堂吉訶德收藏品和心得,分享給那些堂吉訶德迷們。

集郵五十載,盼望后繼有人

 圖片說明:每天,老王都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整理收藏

圖片說明:每天,老王都會花幾個小時的時間整理收藏

除了收藏,他更重視歷史與傳承

在普陀區石泉路街道,有一位集郵愛好者名叫王懷成。年近七旬的他從十幾歲就開始藏郵,家中收藏的郵票早已數不清。“我很享受集郵的過程。”王懷成告訴記者,他和郵票結緣還要從小時候說起。“當時花兩三分買一本小人書,書內貼有郵票,我就剪下來,洗掉書頁和膠水后把郵票收藏起來,慢慢地越收越多。”

集郵幾十年,王懷成把這些收藏視作珍寶。然而令人遺憾的是,他的家中曾經遭遇了一次偷竊,十六本集郵冊不翼而飛,許多珍貴郵票為此遺失。這件事一度讓王懷成心灰意冷,但他還是沒有選擇放棄集郵。

今年大年初一時,雞年紀念票出售,他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在郵局外排隊,和朋友輪流通宵,終于得償所愿。王懷成介紹,像這樣排隊購買郵品每年至少要有二三十次。

排隊辛苦,整理更費時間。王懷成要將郵品一一歸類塑封,每一樣收藏品都加上注解說明。為此,他查閱了很多資料,了解郵品背后的故事。難能可貴的是,這大量的簡介都是王懷成親筆手寫的。為了整理,他往往一坐就是一天,有一次還忘了給老伴燒飯,愛人見他沉醉其中便提醒他,“老頭子,阿拉好吃飯了伐?”王懷成這才發現天色已晚,趕忙去燒飯。

王懷成告訴記者,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這些收藏品后繼有人。“小外孫在讀小學三年級,雖然還小,但平時看我整理郵票,他也很好奇。”王懷成說,郵票雖小,也蘊涵著文化,希望將來小輩們能傳承下去。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滬上民間 收藏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