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向機器人征稅”仍為時尚早

2017年03月20日 14:04 | 作者:孫麗娜 |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分享到: 

當人們在街邊的刀削面店看見負責削面的“機器人變形金剛”時,就會意識到人工智能機器人浪潮已經“席卷”百姓的日常生活。感嘆之余,各種遠慮近憂接踵而來。人們開始擔心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會被機器人取代,自己將隨時面臨失業的風險。

對此,比爾·蓋茨發出了“吶喊”——向機器人征稅。近日,蓋茨在一次采訪中提到:“當人們說機器人的到來造成了失業,人們的收入不斷減少、虧損的時候,可以通過征稅,甚至是提高稅率來減慢機器人應用的速度。”據悉,蓋茨并不是第一個提出向機器人征稅的倡導者。在此之前,歐洲議會曾就一部關于機器人的法律提案進行投票,提案中就包括向機器人征稅等舉措。

u=662910682,2897706497&fm=23&gp=0

“是否該向機器人征稅”,不同國家、行業和群體,站在不同利益角度,會給出截然相反的回答。支持者和反對者各執其詞,細致看來,都不無道理。

據麥肯錫2016年發布的相關數據顯示:隨著自動化模式擴大到服務業,在目前由人類完成的工作中,有45%可能會實現自動化。這相當于數以百萬計的就業崗位和2萬億美元的年薪。

作為全球最大的代工企業,富士康近年來也一直在嘗試使用流水線機器人來提高生產效率。2016年,富士康在昆山工廠裝備超4萬臺機器人,裁員5萬人,引發熱議。

由此看來,機器人的大規模應用讓越來越多的工人特別是生產一線的低技能工人面臨著失業的風險,為就業市場帶來的壓力與日俱增。從此角度來說,向機器人征稅有理可依。

然而,向機器人征稅面臨著諸多現實困境。首先,“機器人”的概念至今難以界定。大多數機器人并不是實體機器人,而是計算機軟件。確定哪些技術與軟件系統會導致失業并制定相應的稅收制度,短期內實現的可能性不大。其次,機器人種類太多,征稅標準難以確定。最現實的問題是:因技術進步而失業的人和因“好吃懶做”而惰性失業的人很難從量化標準上嚴格區分。

具體到中國目前的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討論“是否應該向機器人征稅”仍為時過早。

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在2016年世界機器人大會上發布的數據顯示,從2010年到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的總供給量年均增長速度約為40%。但是,我國機器人產業目前仍存在著高端產業低端化和低端產品產能過剩等發展瓶頸。據悉,國內具備一定規模的機器人企業雖然超過800家,但是處于產業低端的“空牌子“企業和沒有技術積累、依賴進口零部件組裝的代加工企業幾乎各占一半,真正能實現“自主生產”機器人的企業僅有不足100家。

可見,中國機器人產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問題已基本解決,現階段的當務之急應是盡快實現“你無我有,你有我優”的正向發展。

因此,對于中國機器人行業來說,目前并不是蹭“熱點”討論“是否應該向機器人征稅”的合適時機。相比較而言,增強自主創新能力,苦練內功,制定相關行業標準才是緊要之事。至于未來是否應該向機器人征稅,且行且看。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機器人 征稅 失業 向機器人征稅 企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