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社會文明進步的標桿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殘聯副主席王新憲訪談
作為一名長期致力于殘疾人事業的工作者,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殘聯副主席王新憲在殘疾人領域傾注了畢生的精力與情感。
王新憲: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高級經濟師。肢體殘疾。現任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國殘聯第六屆主席團副主席。
他看到了“大”——殘疾人事業是社會文明的標桿,我國8500萬殘疾人及其直接影響的2億群體,需要社會的關心、理解和幫助。他們不是社會的包袱,可以與健全人同在藍天下成長,為社會創造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他觀察到了“小”——在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無障礙環境建設調研時,他問聾人手語翻譯:如何用手語表達網絡詞語“洪荒之力”?公務員考試體檢能否針對殘疾人調整標準、食品藥品包裝上能否增加盲人可識別的信息……
我國助殘事業有了重大突破——全國兩會前夕,國務院常務會議發布了首個《殘疾預防與殘疾人康復條例》(簡稱《康復條例》),將殘疾預防與康復事業提升至新的高度;隨后,我國修訂了1994年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教育條例》(簡稱《教育條例》),突出融合教育,彰顯了教育公平。
“這是‘五個統籌’、‘四個全面’的應有之義。”王新憲不無激動地說,“將殘疾人納入‘統籌’中,在實現全面小康的過程中不掉隊,能改變他們的前途和命運。”
教育讓殘疾人不再“與世隔絕”
■《教育條例》修訂的根本意義在于,它鮮明地體現了對殘疾人教育的法律保障、教育資源保障、教育行政管理保障。
■如果失去接受教育的權利和學習的機會,人的“社會化”進程就中斷了,生命意義實際上就不存在了。
記者:我國曾在1994年頒布首部《教育條例》。時隔23年后,國家對其修訂并公布。在您看來,修改原有條例的深層現實原因是什么?《教育條例》實現了哪些根本突破?
王新憲:前版《教育條例》有兩個歷史背景:一是早在1990年,我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它明確了殘疾人受教育的權利,前版《教育條例》隨之出臺。當時,我國健全人中還存在大量的文盲,農村健全孩子失學、輟學現象普遍,人們對殘疾人教育的認識還是很粗淺的。在這種條件下,《教育條例》能出臺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二是它難免受當時歷史條件的局限,許多條款是倡導性的,甚至只是愿景,難以全面體現國家的意志力。
修訂后的《教育條例》有許多亮點。首先,它彰顯了教育公平。殘疾人受教育權利得到進一步的保障,摒棄了各種顯性、隱性的殘疾歧視;二是凸顯了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有利于殘疾人就業。從這個意義上對殘疾人來說,職業教育比學歷教育顯得更為迫切;三是提倡融合教育等現代教育理念。讓有心身障礙的殘疾人在沒有歧視的社會環境下,享受同等機會和條件,一起接受優質的教育,這也是教育公平的制度體現;四是把掃除“文盲”作為殘疾人教育的緊迫任務,這對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任務關系重大。
因此我認為,《教育條例》修訂的根本意義在于,它鮮明地體現了對殘疾人教育的法律保障、教育資源保障、教育行政管理保障,同時,為目前正在實施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提供了強勁動力,必然會對我國的教育事業產生深遠的影響。
記者:盲人姑娘董麗娜2011年兩次報名參加北京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均遭拒絕一事,曾引發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關于殘疾人接受教育遭拒的類似案例,媒體屢有報道。請您結合您自身經歷談一談,教育對殘疾人而言意味著什么?
王新憲:就個人而言,是教育和實踐改變了我的人生。我曾因殘疾被拒之升學的門外,當時很難過地流下了眼淚。工作以后,我爭取機會參加各種在職學習,一直沒有停止接受教育。通過學習與實踐,提高了自立能力,也增強了對社會的信心。如果失去接受教育的權利和學習的機會,人的“社會化”進程就中斷了,生命意義實際上就不存在了。
我還認為,教育的本質是通過塑造人本身來改造社會。殘疾人只有通過教育的途徑,才能使自己具有“一技之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成員,同時享受到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成果。否則,你就進不了社會這扇門,成了事實上的“與世隔絕”。其次,作為一名殘疾人,你改變不了身體殘疾的現實,但通過接受文化教育,可以幫助你跨越殘疾帶來的障礙。比如,許多手腳不方便的殘疾人,通過互聯網通信技術等,在家里就可以實現多種形式的靈活就業。還有,很多殘疾人是具有天賦和潛質的,如果在學齡階段失去受教育的機會,可能從此失去發揮獨特才能的空間,這一點對殘疾人影響尤為長遠。
讓農村殘疾人“精準康復”
■除了把現有殘疾人工作做好外,還應重視把控源頭,殘疾預防意義重大。
■地方財政再困難,也不能缺殘疾孩子康復的錢,這是民生中的大事。
記者:我注意到,本次發布的《康復條例》,在總體思路上,強化了全社會的殘疾預防意識,并要求充分發揮部門的協同作用。殘疾預防涉及醫療、教育、安全生產、職業病防治等多個領域,如何強化全社會的殘疾預防意識?
王新憲:殘疾預防,每一位公民、每一個家庭都有責任。如,應大力提倡婚前檢查,我認為,它不僅不會影響新婚的“感情”、“信賴”,還為婚姻上了一層理性的“保險”。現代人應該懂得利用科學知識造福自己、造福社會。
解決殘疾預防要與奔小康的目標結合。越貧困的地區,先天殘疾就越多,近親結婚、缺醫少藥、地方疾病等都是致殘原因。讓當地擺脫貧困、加強醫療保健是最根本的手段。
按照有關部門測算,每年新產生的殘疾人有200多萬。國家應對出生缺陷干預加大投入,可以大大減少先天殘疾的數量和減輕殘疾的程度。
此外,還應高度重視預防老年殘疾。現在很多老朋友見到我開玩笑說:“新憲,我很快就進入你的隊伍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的壽命越來越長,發生殘疾的風險就越高。比如,老年性白內障、老年性耳聾、老年性失能,等等。防范老年殘疾風險,需要普及現代醫學知識,改善人們的生活習慣,不斷提高醫療保障水平。
記者:從宏觀層面來看,《康復條例》取得了哪些突破?
王新憲:2008年8月,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意見》中,就提出了要高度重視殘疾預防問題。我國殘疾人口那么多,對經濟社會發展影響極大,除了把現有殘疾人工作做好外,還應重視把控源頭,殘疾預防意義重大。在這一共識下,國家對殘疾預防做了多項中長期規劃,將其列為殘疾人事業五年工作綱要中的主要指標,但上升到法律層面,這是首次。
首先,將殘疾預防的認識提升到一個新臺階,它是一個全民參與、政府負責的系統工程。打個比方,如心腦血管疾病也可以造成運動功能障礙,因而,預防重大疾病也是預防殘疾。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康復條例》將促進社會對殘疾預防加深認識,將其提升到與重大疾病預防的同等重要位置上;其次,《康復條例》全面融匯現代康復理念,為今后更好地吸收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提供了法律保障。再者,明確了該項工作的責任主體,部門分工明確,有利于相關工作的落實。
《康復條例》在殘疾預防和醫療保障方面,將殘疾人納入基本醫療保障范圍,對困難殘疾人給予補貼和救助。今后,0-6歲殘疾兒童和孤獨癥兒童有望免費得到手術、輔助器具配置和康復訓練等服務。這個階段屬于搶救性康復階段,如能得到及時康復,就能給孩子帶來一輩子的人生希望。所以我經常說,這6年的付出,至少給這些家庭帶來60年的溫暖,國家和社會也都因此而受益。在這方面,怎么付出都不為過,人民群眾都會支持、理解,地方財政再困難,也不能缺殘疾孩子康復的錢,這是是民生中的大事。
記者:您剛才也提到,目前我國的康復中心已經建到了縣級,但是對比城鎮,廣大農村地區殘疾人享受的康復服務仍有欠缺,如何去除這一公共服務的短板?
王新憲:“十二五”期間,我國有1300萬殘疾人得到康復。殘疾人專門的康復機構現在已經發展到7111家。開展社區服務的縣市區達到2956個,殘疾人的康復隊伍有19萬多人。在我們取得巨大進步的同時,農村康復服務仍待改善。
要把殘疾人康復服務延伸、覆蓋到農村的“自然村”。舉個例子,貧困農村的精神病人經常就是“關鎖病人”,家人怕他們鬧事、出事,迫不得已把他們關起來。應該怎么做?“新農合”應解決農村貧困精神殘疾人服藥問題;當地農村條件有限,應及時地通過轉診獲得康復醫療和救助。
要全面掌握農村殘疾人真實情況,為其提供精準的康復服務。前段時間,中國殘聯對全國持證殘疾人狀況做了一次全面的調查,掌握了詳實的數據,這對今后康復工作的深入夯實了基礎。
說到底,設施硬件和隊伍建設是農村康復服務的兩個抓手。有了基礎設施,殘疾人康復有處可去,專家下基層服務也有個場所。對比8500萬殘疾人,目前我國康復專業隊伍不到20萬人。我認為,在加快小康進程的過程中,要把康復專業隊伍建設放到重要位置予以解決。從事康復、托養工作的同志,他們用生命的蠟燭點燃文明進步之光,要善待他們,提高其生活待遇,解決進修培訓、職稱評定等實際問題。
就業扶貧要達標,還要謀發展
■應該更多地把資金投向社會,投向殘疾人就業方面能直接受益的地方。
■要防止地方為了完成任務,采取簡單的“加減乘除”的辦法,搞數字扶貧、假扶貧。
記者:從法規政策上來說,要求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總體上來說,通過繳納就業保障金,也是一種來履行社會責任的選擇。如何讓“殘保金”發揮最大效益?
王新憲:殘保金是政府基金中的一項。目前,殘保金收取越來越規范,對殘疾人就業保障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它的使用效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它可用于殘疾人職業培訓。按對社會培訓機構發放殘疾人培訓補貼,調動“民間”的積極性。應該更多地把資金投向社會,投向殘疾人就業方面能直接受益的地方;同時,對安置殘疾人就業數量多、效果好的企業給予獎勵;應該拿出部分資金改造適合殘疾人的就業崗位,比如無障礙建設、改造殘疾人操作的機器設備等;還可以對處在學習培訓期間、生活沒有保障的殘疾人給予補貼。
記者:殘疾人就業方面,中國殘聯要求要千方百計做好農村殘疾人教育培訓工作,提升殘疾人綜合素質和社會競爭力,加大對貧困殘疾人生產勞動、就業創業和參與社會生活的各項扶持力度,發揮扶貧的長期效應。這一點如何實現?
王新憲:就業與扶貧有很高的關聯度。城市里往往扶貧是就業,農村中就業先要扶貧。目前,我國約有413萬名殘疾人的年收入低于國家貧困標準線;在農村,還未入學的殘疾孩子大概有27萬人。
對殘疾人來說,殘疾程度不同,就業的選擇和渠道有很大差別。
農村輕度殘疾人較容易安排,應該下最大功夫助其就業。可以對他們開展種植業、養殖業、手工業等的技術培訓。職業培訓如果到位,就能幫助他們脫貧。當然,還要采用如“公司+農戶”等模式,依靠當地黨組織、政府相關部門、扶貧機構等為其提供種苗等物資和技術支持,幫助他們疏通市場銷售渠道;對待中度殘疾人,要幫助他們進行輔助性就業,靠勞動解決一部分生活補貼,同時進行職業康復;對于重度殘疾人而言,要通過托養等“陽光計劃”項目,以集中照料與家庭托養相結合,減輕殘疾帶來的沉重負擔,幫助這些家庭走出“因殘致貧”“因病致貧”的困境。
發動社會力量幫助殘疾人就業很重要。我在調研中到了山西運城的一家企業,他們多年來堅持幫當地殘疾人檢測土壤,免費將化肥送到殘疾人家里面,這讓我很受感動和啟發。然而,社會力量幫助殘疾人就業創業仍需政府支持,當地政府要把清單拿出來,告訴人們殘疾人在哪里、需要些什么幫助,以利于社會力量的幫扶。
記者:當前的殘疾人精準扶貧工作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將貧困殘疾人一股腦地都當成“病人”認識;將已納入建檔立卡的貧困殘疾人都作為“兜底一批”對象一兜了之;將貧困殘疾人的少數淹沒在脫貧攻堅的多數之中,以平均數掩蓋這特殊的少數;將脫不了貧、解不了困的殘疾人作為“被允許”貧困發生率的沉淀對象。我們的精準扶貧工作如何更好地惠及殘疾人?
王新憲:殘疾人扶貧是一項攻堅任務,扶貧扶到最后面很可能就是殘疾人。殘疾人精準扶貧,不光要解決達標問題,還要解決發展問題。也就是說,不僅要對其兜底,還要加強其穩定性,拓展他們發展的空間,確保其脫貧后繼續提升生活水平而不會返貧。黨中央、國務院扶貧力度很大,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在實現全面小康的進程中,不能讓一個殘疾人掉隊。因此,要防止地方為了完成任務,搞數字扶貧、假扶貧等現象。
殘疾人事業是社會問題的導向
■殘疾人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當我們能夠找到問題最難的節點時,離解決問題的終點可能就很接近了。
■我們不僅要拿奧運會的金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生活的冠軍。
記者:您長期致力于殘疾人工作,您如何看我國殘疾人事業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王新憲:全社會理解、關心、幫助殘疾人,已經成為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那么,我們也可以思考: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對社會的貢獻體現在哪里?這是個大題目,我談點淺顯認識。
首先,殘疾人不是社會的包袱,8500萬殘疾人中蘊含著巨大的生產力,他們也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創造者。無數優秀殘疾人的事跡早已證明了此點;同時,殘疾人的自強不息精神,體現了中華民族在艱難困苦中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體現;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涵養了具有獨特魅力的文化境界,我將其概括為“自信文化”。與勵志文化相比,自信文化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它彰顯殘疾的哲學精神,是我們知難而進的強大動力。我們都應具備這種精神,要當生活的強者,對社會有貢獻,至少應自食其力。如同參加殘奧會的運動員所說,我們不僅要拿奧運會金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成為生活的冠軍。
記者:這是一種獨特的感染力,持續影響著文明進程。
王新憲: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的重要社會貢獻,就是我們常說的社會問題導向。如何看待、如何解決殘疾人的問題,作為導向,它帶領人們更深刻地思考、尋求解決錯綜復雜社會問題的路徑,它是一把鑰匙。在困難群體中,殘疾人是困中之困、難中之難,當我們能夠找到問題最難的節點時,離解決問題的終點可能就很接近了。把殘疾人的問題解決好,把殘疾人事業發展好,實際上解決的是人類對自身進行終極思考的問題。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王新憲 社會文明 無障礙環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