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7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丁時勇委員:“收費法定”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3日電(記者 高新國)2013年以來,國家持續清理和規范涉企收費,但目前收費名目較多、亂收費等問題依然突出。丁時勇委員認為,這不僅稀釋了政策和改革的“紅利”,降低了企業和百姓的“獲得感”,也在一定程度上惡化了市場發展環境,甚至嚴重影響和損害政府的公信力,應全面清理規范切實減輕實體經濟負擔。
丁時勇委員 網絡圖片
丁時勇建議,必須做到“收費法定”,堅持法無授權不可為。應盡快推出一批制度性、管長遠、見實效的清費舉措,實現“清費”與“減稅”共同發力,從源頭上降低企業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涉企收費政策的制定者和實施者,應帶頭治“費”,以“自我革命”破除部門利益。通過上下聯動,堅決取消事業單位不合理收費,杜絕中介機構利用政府影響違規收費,糾正行業協會商會強制企業入會或違規收費行為,進一步厘清政府機關與協會商會的職能邊界。
對確需保留的行政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丁時勇建議政府要給企業一本“明白賬”,將應保留的合理收費項目全部列入收費清單,說明保留的原因,并向全社會公開。凡是清單上沒有的,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一分錢也不能收。要充分發揮審計、督查、主管部門的監督作用,加大對政策落地效果的監督檢查力度,及時督促整改涉企收費中存在的問題。要重點關注擅自增設收費項目、擴大收費范圍、提高收費標準等情況,切實減少涉企收費自由裁量權。強化信息公開,完善企業調查和舉報平臺,將收費問題置于群眾監督之下。
怎樣徹底清理涉企亂收費現象?丁時勇認為,必須建立健全對清理和規范收費政策措施落實不力的追責問責制度,對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違規問題,要堅決予以制止和糾正,限期整改;對因不作為、亂作為導致的清理規范不到位,構成違紀的,應追究黨紀政紀責任;對失職、瀆職或以權謀私、利益輸送等形成的亂收費行為,涉嫌犯罪的,應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責。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丁時勇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