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在家上學”被叫停 歐美國家“在家上學”早已風生水起
“在家上學”這種小眾化的教育模式最近備受社會爭議。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要求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一實施的義務教育,這是國家首次明確叫停“在家上學”和“私塾”教育。
還記得雪地裸跑一跑成名的“裸跑弟”嗎?去年5月,“鷹爸”何烈勝,把“裸跑弟”從學校接回家,讓孩子接受全方位的“鷹爸學堂”教育。今年2月,“鷹爸”又攜兒子“裸跑弟”一起報名南京大學銷售管理專業自考課程。“鷹爸”認為,現在中小學所學的知識很多在日常生活中的用處不大。他這種先定目標,然后“直奔主題”的教育方式,效率更高。“在南大銷售與管理的學習,不要考語文、數學、外語,這些功課恰恰是中學階段的必修課。所謂的“必修”,我的解應是針對自己專業未來工作方向的必修,而不是現在泛泛意義上所有人的必修。”
“鷹爸”希望花六年時間培養“裸跑弟”,讓兒子13歲就成為少年大學生。在中國,在家上學仍是小眾化的自我探索。對于特立獨行并對現行教育不滿意的家長而言,“在家上學”顯然屬于對現行教育的逃離與替代。采訪中,對于在家學習市民翁女士表示不能接受,“孩子上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知識,更多是一種同伴教育、社會交往,和老師、同學有各種各樣的交往,進私塾后這方面會削弱很多。”
也有家長認為,能否“在家學習”要考慮孩子自身以及家庭環境,曾女士表示,“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有屬于自己的成長模式,如果私塾或在家上學可以提供這種獨一無二的成長模式,我覺得完全可以接受,教育本來就該是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雖然在國內“在家上學”的可行性存在較大爭議,但在一些歐美國家“在家上學”早已風生水起。有報道稱歐美在家上學的孩子有200萬左右。
“公立學校”概念在歐美國家最近一兩百年才廣泛普及,在17、18世紀的英國小說中聘請一位家庭教師才是貴族圈子的普遍做法。來看英國,教育的責任是如何從家庭過渡到社會的?如今的英國社會又對“在家上學”持什么樣的態度?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英國觀察員侯穎介紹,英國16歲及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有三種接受教育的方式,分別是就讀公立學校、私立學校以及在家接受教育。目前英國有一部分4到16歲的兒童和青少年在家學習,由其父母或導師教授。根據媒體報道,過去幾年間,英國在家接受教育的人數增長了65%,父母讓孩子在家接受教育的理由包括生活方式不同,或不滿意當地學校、與學校存在分歧以及存在特殊需求、防范校園欺凌和一些宗教問題。根據190個地方政府信息統計反饋顯示,目前有3.7萬人選擇在家接受教育,英國政府表示,將繼續尊重父母在家教育孩子的權利。在英國,對于升學而言,進入英國本科階段最直接的方式是通過A-Level考試,考試試題由所屬的考試委員會統一命題,平時學習的教材內容是全球統一的全英文教材,在家教育的家長可以訂購教材后在家系統的教孩子,在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網站,或一些允許自修生參加報名的學校進行考試。
再來看法國。早在1882年,法國規定孩子的受教育權,如今絕大多數法國家長會把孩子送到學校去讀書。不過也有例外。這些少數選擇在家上學的孩子又如何與社會教育“接軌”?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法國觀察員魏偉瓊介紹,法國的法律規定6到16歲的孩子必須接受教育,但并非一定要到學校課堂上,家長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讓孩子在家學習。父母可以選擇遠程教育的課程,也可以由父母自行訂立學習計劃。這種模式叫做家庭學校,父母必須先向當地政府申請,經過審核后才能夠讓孩子不去學校上課。如果父母沒有申報將面臨1500歐元的罰款。選擇這種教育方式的家長因不認同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教育理念或認為學校的節奏不適合自己的孩子,不希望讓孩子在集體教學中失去個性、自信和好奇心。
對于在家學習的孩子政府每年至少會進行一次跟蹤調查,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和家庭生活條件,對孩子的學習情況有專門的學院調查專員定期跟進調查,主要了解孩子對基本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并給孩子一些測驗,評估孩子是否可以繼續在家學習。評估的結果不理想通常會進行二次測驗,如果結果仍然不理想,調查專員會提出終止讓該孩子在家學習的狀態,要求父母在15天內到學校去申請注冊,到學校去接受教育。家長拒絕把孩子送到學校,有可能面臨入獄6個月以及7500歐元的罰款,理論上這種家庭學校教育的模式在雙重監控之下進行,但實踐中可能會出現跟進不足,沒有及時發現問題而影響孩子學習成長的情況,選擇這種教育模式的家庭多數只有中等收入,為了減低開支選擇撤離大城市到鄉下去定居,有教育界人士擔憂,放棄學校教育可能會讓孩子孤立于社會,延遲他們學習與他人相處與交往的能力。
最后來看俄羅斯。俄羅斯在家上學已成為一件尋常事,俄羅斯教育主管部門在十幾年前為此出臺專門條例,進行詳細的規定。
據全球華語廣播網俄羅斯觀察員張舜衡介紹,1994年6月俄羅斯教育主管部門頒布《校外考生制形式、家庭形式接受普通教育的示范條例》, 為解決和落實在家上學提供政策依據。去學校還是在家上學, 由受教育者個人根據需要選擇,最重要前提在于所有受教育形式必須達到統一的國家教育標準。據統計,俄羅斯目前選擇在家上學的孩子遠遠超過10萬人,但名義上必須在普通教育學校注冊。依據普通教育大綱的國家統一標準,對此類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實行日常式監控和考核,沒有通過者必須回校上課。教育管理部門對在家上學的畢業考試有嚴格規定,其義務及要求與學校學習的學生相同。家長或監護人可以根據需要在小學、初中、高中的任意階段決定孩子開始在家上學形式, 亦有權在學習的任何階段決定返回學校繼續接受教育。
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完成嚴格的學校教學要求,僅靠孩子的爸媽,往往有些“力不從心”。張舜衡指出,在俄羅斯聘請家庭教師花費不菲,一般只有富裕階層才負擔得起。而在家上學逐漸變成“貴族教育”的代名詞。按規定,凡獲準進行“在家上學”的孩子家長可以拿到一筆國家每年應該花在每個小學生身上的培養費作為補貼。但事實上,選擇在家上學的家庭絕大多數是富裕家庭,他們花在孩子身上的遠比補貼要多。被聘請到家庭任教的老師,報酬由雙方參照“市場行情”協商確定, 每節課時費起碼超出國立普通學校加課時補助標準的三至五倍。從表面上看,在家上學在俄羅斯只是一種教學方式的改變,實際大多數采用這種方式的家長已經使孩子接受教育的性質發生變化,公立的學校教育變成了自費的家庭教育,國立的學校只起監督檢查作用。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在家上學” 被叫停 歐美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