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圖說 圖說
全國兩會上的浙江印記
又是一年春天的約會。每年這個時候,所有全國人大代表和全國政協委員的履職身影,總是格外引人關注。
而2017年又有些特別。作為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今年還是本屆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最后一年。
站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間坐標上,回望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4年履職,從城市到鄉村,從群山到江海……我省全國人大代表和住浙全國政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提出一個個質量高、可行性強、措施具體的議案、提案、建議,為國家發展竭智,為民生福祉奔走。
回首這4年,他們的目光所向、腳印所及,某種程度上亦是改革中的中國與浙江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和生態建設方面交出的成績單和心愿表。這些年,代表、委員們的期待又有什么“變”和“不變”?一同來曬曬他們的“履職清單”吧。
經濟轉型路徑日趨明確
回望2016年,中國經濟穩中求進成為全球輿論關注的焦點。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又將“穩”字作為貫徹2017年全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如何穩,怎么進?其實4年前,來自浙江的代表、委員已經開始尋找答案。
那一年,習近平同志在參加科協、科技界委員聯組會時和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都提到,要加大創新驅動發展力度。在全球經濟普遍陷入低迷之際,謀劃創新發展儼然成為一束亮光,指引經濟轉型升級的路徑。
這讓全國政協委員王建沂十分振奮,當時他就提出:“現在,我們民營企業的自主創新面臨大好機遇。”并呼吁在政府加大重視和支持之外,企業應提高自主創新的主動性和自主性。此后,王建沂委員幾乎每年都把目光鎖定在企業科技創新上。
2014年,他提議浙商要在深化改革進程中勇于、善于改革自我,加快科技創新,以調整產業結構來推動轉型升級。2015年,他提出浙江應該像德國一樣打造“工業4.0”,利用互聯網優勢激活傳統制造業。而在2016年,他再次建言將“中國制造2025”戰略和“互聯網+”戰略深度融合,有效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協調發展。
這4年,王建沂委員的關注點不斷調整。梳理其他代表、委員的建言,同樣可以發現,其實這些年大家對經濟轉型升級方式和路徑的認識,正慢慢變得明晰。
從科技創新到制度創新,再到打好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大家的認識由表及里,日趨深刻。
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突出制度供給、強化創新驅動成為熱詞。不少來自浙江的代表委員提出,要用政府層面的制度創新、政策創新和工作創新,去推動企業層面的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
而在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拆治歸”三字經作為浙江轉型升級組合拳的關鍵招數登臺亮相。在全國人大代表陳利眾看來,浙江推行的“三改一拆”是接續新舊動能的加速器和孵化器。2013年至2016年,其所在的嘉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完成“三改一拆”面積432萬平方米,騰出土地3200多畝,“請出”一批高耗能、高污染、低產出的企業,引進一批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大項目。經濟發展的動能,在一進一出中悄然轉換,這一浙江方案大獲肯定。
政府自身改革蹄疾步穩
審批一個項目,辦一件事情,一家一家單位跑,一個一個圖章蓋,曾是很多人的共同記憶。簡政放權,如何簡,怎么放?這個問題這么多年來一直牽動著代表委員們。
從本屆代表委員任期的第一年起,關于簡政放權的討論從沒有停止過。2013年,當時在寧波工作的全國人大代表劉奇提出,東部沿海地區要實現率先發展、轉型發展,更需要通過簡政放權、行政管理創新來進一步激發企業發展活力。
也是在那一年,作為全國唯一試點,我省啟動以“權力清單”為基礎的“三張清單一張網”建設。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朝著這一目標,2014年7月,我省又在全國率先開始部署“責任清單”工作,逐步形成“四張清單一張網”,成為政府自身改革的浙江經驗。
簡政不是減政,放權不是放任。2015年,通過代表委員們關注點的變化,就能看出浙江政府自身改革正向縱深推進,打造服務型政府成為主打品牌之一。
這一年,代表委員們圍繞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建言獻策。全國人大代表柴利能表示,審批事項下放,考驗的是政府的執政能力。下放的審批事項能否管好,很重要一點是政府能否進一步提高履職能力,從過去的以事先審批為主的行政模式,轉向以事中、事后監督和服務的行政模式。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在2016年全國兩會上,簡政放權給群眾帶來的獲得感成為熱門話題。“簡政放權有沒有效果,關鍵要看群眾和企業辦事是不是程序更明白、手續更簡單、溝通更順暢。”全國政協委員張明華說。
而張明華委員在工作中常與企業打交道,這些年來他有一個切身感受:以前常有企業家跟他抱怨審批要“跑斷腿”。如今,不僅審批方便快捷,機關干部還主動上門服務,企業都很滿意。
政府部門、機關干部就像“店小二”服務客人一樣地服務企業、服務基層,親和服務助推發展,立身清正不越底線,這在全國人大代表薛少仙看來,就是新型政商關系的一種體現。
從“行政審批制度改革”“三張清單一張網”,到“四張清單一張網”,再到今年的“最多跑一次”,浙江簡政放權的路徑和要求越來越明晰。
民生福祉話題從不缺席
民生話題,是每年全國兩會上不變的熱點。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養老成為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問題,也成為代表委員議案提案上的高頻詞。記者梳理發現,養老這一話題,在近3年的全國兩會上“從未缺席”。
2013年,全國人大代表傅企平就提出建議,“加快推進新型養老服務家庭化社區服務體系建設,探索政府購買服務的養老模式,讓老人不出‘家門’就能享受貼心服務,并探索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共建模式,使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能夠為入住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2015年3月1日,全國首部由人代會通過的社會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浙江省社會養老服務促進條例》正式實施。近年來,省政府及各部門以貫徹執行《條例》為契機,持續加大養老服務工作推進力度。截至2016年6月底,全省共有社會養老床位58.3萬張,每千名老人達59張,高于全國平均30.3張的水平;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己覆蓋全部城市社區和89%的農村社區。代表委員們的呼聲有了最響亮的回音。
面對成績,代表委員們又開始了新的思考,全國人大代表楊曉霞在20歲時離開家鄉江西上饒來到寧波工作生活,“空巢”成了一種普遍狀態,農村尤為明顯。子女在外地打拼,父母怎么辦?
2016年全國兩會前夕,她專門去寧波鎮海區考察了“居家養老”模式。在那里,區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為有需求的老人每月提供不少于20至30小時的服務,內容包括家政服務、生活照料等,老年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套餐式服務,就像在養老院一樣。
“變‘空巢’為‘暖巢’,這是一種與敬老院等養老模式完全不同的新探索,我覺得更符合中國人的習慣和現狀,希望也能在農村推廣。”楊曉霞代表用腳步丈量出履職的深度。
辦好養老機構,不只是政府的事,也是全社會的事——代表、委員們對養老問題的思考從未停止。全國政協委員趙光育調研發現,有不少民營企業家表達了投資養老事業的想法,可當他們了解到民辦養老院用地成本高、優惠政策力度不大等情況后卻打消了念頭。2016年全國兩會上,趙光育委員對解決民辦養老機構用地、用房問題提出了提案,希望國家層面對養老機構用地、用房方面能有優恵政策,降低民辦養老機構運營成本,吸引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產業。
2017年,想必這一話題仍將持續走熱。因為所有這些熱點關注背后,是全國代表、委員們不變的家國情懷和民生期待。
生態建設目標更加堅定
過去4年,生態文明建設一詞也被許多代表、委員添加進自己的“關注列表”。2012年,黨的十八大首次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到總布局中。2013年全國兩會上,生態文明建設自然成為代表、委員們聚焦的話題。
當時,大氣污染成為多數代表委員主要關注的議題。汽車行業出身的全國政協委員李書福建議,國家環保部應對全國各地大氣質量進行實時監控,每年進行評估,提高大氣不良地區的碳排放成本。同樣是在那年,來自奉化市滕頭村的全國人大代表傅企平在赴京前,花了兩個月時間,跑了幾個霧霾天氣影響較大的城市,對當地環境保護現狀和空氣質量進行了一次摸底調查,完成了一份有關《精選城市綠化樹木品種,降低城市PM2.5》的環保類建議。
事實上,關于治水的浙江方案,也在那一年的全國兩會上開題。2013年3月7日,浙江代表團媒體開放日,第一位提問的新華社記者向浙江省省長提出:“最近,浙江有民間人士‘請’環保局長下河游泳。請問,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有哪些具體舉措?”也是在那一年,在全省范圍內開始的“五水共治”,成為對這個問題最真切的回答。
2014年初春,“五水共治”熱度不減。到北京參會的全國人大代表張華明特地搜集了有關“五水共治”的資料,還到各地深入調研,特別帶來一份《關于建立“五水共治”全國聯動機制的建議》。會場上,多位代表結合當年政府工作報告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新提法、新要求,為“五水共治”獻計獻策,為重現“一江清水”鼓與呼。
代表委員們深知,生態建設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望得見山的潔凈空氣、看得見水的江河湖海,更包括讓人們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
鄉村如何更美麗?2016年全國兩會,一直關心美麗鄉村建設的張波委員帶了一份名為《打造休閑農業“升級版”,培育農村經濟新亮點》的提案,認為休閑農業作為農村經濟的新亮點,發展空間和潛力無限。她的提案引起共鳴,不少代表委員從經濟發展、生態改善、文化重建、人心重塑等角度共同謀劃美麗鄉村建設藍圖,一個有關“美麗鄉愁”的愿景逐漸成型。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全國兩會 政協委員 服務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