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搭建城鄉發展一體化平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
民革北京市委:特色小鎮不僅僅是“顏值擔當”盡快研究、制訂、發布北京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統一規劃和指導意見,為北京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畫下藍圖
浙江烏鎮、西湖云棲小鎮、天津崔黃口鎮……
“特色小鎮”,在經歷了去年夏天之后,突然成為熱搜詞匯。
2016年7月1日,住建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下發《關于開展特色小城鎮培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現代制造、教育科技、傳統文化、美麗宜居等特色小鎮。同年10月,住建部公布了第一批中國特色小鎮名單,共有127個小鎮列入該名單。其中,北京有3個,分別是房山區長溝鎮、昌平區小湯山鎮和密云區古北口鎮。而浙江最多,有8個。
為什么浙江的特色小鎮最多而且全國有名?它的模式對北京的特色小鎮建設有哪些借鑒意義?北京特色小鎮的建設發展還存在哪些問題?帶著一系列問題,民革北京市委開啟了尋求答案之旅。
特色小鎮不僅是“顏值擔當”
2016年10月24日至27日,民革北京市委成立了主委調研組,先后赴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房山區長溝鎮的北京基金小鎮、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鎮、西湖云棲小鎮等地開展調研。4天時間里,調研組通過聽取匯報、走訪現場、與企業負責人交流、內部討論等形式,邊看邊聽邊研討。
“我們對北京特色小鎮的建設現狀做了進一步了解,對其背后的發展意義也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認識,不虛此行,收獲很大。”民革北京市委副主委褚玉梅道出了調研組成員的共同感受。
據了解,北京郊區小城鎮1995年開始進行規劃建設試點。2001年2月確定了37個鎮為郊區小城鎮。2009年,北京對郊區小城鎮布局進行了調整,研究確定了42個重點小城鎮作為下一步本市郊區小城鎮建設發展的重點。事實上,目前北京共有182個小城鎮,而進入中國特色小鎮名單的僅有3個,說明未來特色小鎮的發展空間還很大,要做的工作還很多。
北京作為一個超級大城市,正在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而特色小城鎮的建設不僅是加快新型城鎮化的有效路徑,同時也是搭建城鄉發展一體化平臺的有效舉措、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抓手。“可以預見,作為城市發展中的新角色,特色小鎮將在未來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這是來自民革北京市委的分析。
不僅如此,過去近3年,北京堅持把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作為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解決“大城市病”、優化提升首都核心功能的先導和突破口。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北京特色小鎮建設是建立在全市鄉鎮發展情況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按照京津冀協同發展要求,結合天津、河北相鄰縣市、鄉鎮的發展和定位,根據北京鄉鎮發展定位,從中選取部分鎮作為重點發展的小城鎮。
在北京市西南方向的房山區基金小鎮,調研組雖然看到的是自然風景秀麗的泉水之鄉,但實際那里正逐漸向商業化轉變,吸引包括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證券投資基金、對沖基金等各類基金及相關產業鏈服務機構入駐。基金小鎮有關負責人告訴調研組,2016年小鎮實際注冊的基金機構已有100多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到2020年,小鎮建成后預計引進培育具有較大規模的基金機構超過500家,管理資產規模超過1萬億元。
“這個基金小鎮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它是北京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點項目,負責承接城區金融核心產業外溢。”調研組在參觀中表示。
在民革北京市委看來,特色小鎮不僅是“顏值擔當”,它的建設和發展對疏解北京城區人口、緩解交通擁堵、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這也堅定了民革北京市委為特色小鎮發展鼓與呼的決心。
特色乃立命之本
特色小鎮的特質在于“特色”,魅力在于“特色”,其生命力更在于“特色”。
一路走來,調研組感受最深的是,浙江的一些特色小鎮已經走出了自己的“特色”之路。
“幾年前,當地政府已經開始布局,筑巢引鳳,根據地域特征和產業優勢打造生態、旅游、文化、健康等特色小鎮,小鎮與小鎮間特色鮮明,又融合互補。”浙江的成功經驗給調研組很好的啟發。
“北京當前缺乏的,正是鮮明的特色。”民革北京市委在調研中發現,在北京,產業趨同使多數小鎮定位缺乏基于當地文化、資源優勢的特色產業。以旅游紀念品為例,各區縣小鎮沒有充分發掘、開發出獨有的,帶有顯著地理性標志,能夠體現當地風土人情的紀念品,而是千篇一律的把工廠流水線產品當作地方特產來賣。
特色小鎮,必須要有“特色擔當”。民革北京市委認為,北京作為千年古都,我國的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中心,在建設和發展特色小鎮時,應依托北京優勢,精準定位、整合優勢資源,打造符合北京功能定位的特色小鎮。
因此,民革北京市委建議,為避免各鄉鎮和企業一哄而上,造成小鎮雷同化和惡性競爭,在特色小鎮建設中應加強政府指導和審批,明確特色小鎮的主導產業,即便是主攻同一產業,也要差異定位、細分領域,強化特色小鎮建設的獨特性,實現錯位發展、特色發展。
“浙江所有特色小鎮都按照3A級景區打造,其中旅游產業特色小鎮還要按5A級景區標準建設。”民革北京市委進一步建議,“小鎮要有小鎮的味道特色。小鎮建設在突出產業特色的同時,要加強生態優勢建設。可以根據地形地貌,結合產業發展特點,做好整體規劃和形象設計,保護好自然生態環境,確定小鎮風格,展現小鎮的獨特味道,原則上應避免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
重規劃增動力添活力
查閱資料發現,自2014年4月起,浙江省政府率先出臺了《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隨后廣東、江蘇、河北、貴州、福建等地方政府也相繼出臺推進特色小鎮發展的相關指導意見,特色小鎮開始廣泛進入各級政府的視野。
民革北京市委也注意到,近年來,北京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和支持小城鎮發展的政策意見,如《關于加強土地管理推進小城鎮建設的意見》《北京市重點鎮監測調查和評價實施辦法(試行)》等。但截至目前,仍然沒有一部涉及全市特色小鎮發展的宏觀指導意見。
產業要聚集,規劃建設就得跟上。民革北京市委建議,充分借鑒浙江、廣州、天津等省市特色小鎮建設的系列規劃和方案精神,將市農委、住建委、發展改革委、財政局等部門共同作為北京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組織部門,并成立領導小組和聯席會議全面做好北京特色小鎮的組織培育工作,盡快研究、制訂、發布北京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統一規劃和指導意見,為北京特色小鎮的建設和發展畫下藍圖。
當前,特色小鎮日益成為政府和市場關系、市場優勢與政府職能相交融的一個新的探索方向。民革北京市委在調研中發現,北京特色小鎮在發展中,存在市場配置作用不足,政府推進式發展的現象。
“回顧國際知名小鎮,包括浙江和國內一些較為成功的特色小鎮,都是依托某個產業,在市場力量的主導下,逐步自發形成的,政府只起到了推手作用,而并非主導者。”民革北京市委認為,特色小鎮建設應堅持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充分發揮基礎設施的引導作用,加大對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支持力度,并著力創新公共設施建設管護的市場化機制。
特色小鎮有沒有持續發展能力,創新是關鍵,人才是支撐。“創新創業人才帶來的技術、項目、甚至一個創意都可能發展成為大的產品和企業。”民革北京市委提出,搭建創新創業平臺的專業組織,在特色小鎮建設和推廣過程中,注重搭建內、外部開放性平臺,讓相同、相關產業的人才經常交流、互動、合作,不斷壯大、完善創新生態和產業生態。“現在信息技術發展迅速,特色小鎮也應該借助互聯網增加它們的競爭力和吸引力,促進其產品、旅游和其它消費。”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特色小鎮 民革 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