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圖國企民企·圖
2017年春運正式收官
2017年春運正式收官 今年春運都有哪些新變化?
今日,為期40天的2017年春運結束了。交通運輸部消息,截至昨日,全國鐵路、公路、水路、民航共發送旅客約27億人次,是名副其實的全國人口大遷徙。而鐵路和公路成了發送旅客的主力。
鐵路公路是主力 網約順風車成新選擇
交通運輸部大數據顯示,鐵路和公路是春運期間出行的主力,其中高鐵出行占了鐵路出行的六成。
網絡購票已成為最主要的購票方式。數據顯示,互聯網渠道購票超過總售票量的七成,其中手機App占到了互聯網售票的六成。
如果說高鐵是連接回家路途的大動脈,大巴則更多地覆蓋了短途出行。一份出行報告顯示:74%購買汽車票的乘客是公司職員和公務員,出行目的以旅游和探親訪友為主。
除傳統交通方式,在網上預約順風車和租車回家,也成為很多人的新選擇。春運期間,有八百多萬人次拼車回家過春節,相當于增開了8000列高鐵。此外,廣州、三亞、北京是租車預訂率最高的三座城市,平均每單花費1297元。
從“替補”到“主力” 高鐵“唱主角”
以廣州南站為例,武廣高鐵開通運營后不久便迎來2010年春運,廣州南站當時日均運客3.3萬人,隨后京廣高 鐵、廣深港高鐵等高速鐵路陸續開通,使其成為我國南方最大的“高鐵樞紐”。今年春運,廣州南站日均運客22萬人,是開通初期的6倍多,客運量超過廣州站 60%以上。廣州南站已經由原來分擔廣州站客流的“替補”,成為春運中的絕對“主力”。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是人們過去對西南人民出行之難的形象比喻。然而,隨著滬昆高鐵等一批高鐵線路的建成通車,今年春運,成都鐵路局貴陽客運段值乘普速列車36.5對,動車卻已經達到39對,重慶客運段更是超出了近一倍。
根據中國鐵路總公司數據統計,在今年春運的40天里,全國鐵路預計發送旅客3.56億人次,其中動車組發送旅客數量超過六成,這意味著,今年有超過2.14億人次坐上高鐵出行。
民航旅客高峰出現早持續久
民航局監測的數據顯示,1月13日春運開始以來,民航旅客運輸量逐日攀升,1月18日即開始進入春節前旅客運輸高峰,節前最高峰出現在1月24-25日兩天,每日旅客運輸量達到151萬人次。
春節假期期間,民航出港旅客主要集中大中城市出發前往旅游城市的航線。烏魯木齊、杭州、上海、西安、廣州等機場出港航班客座率平均超過85%。假期后期,西雙版納、三亞、麗江、井岡山、海口、北海等旅游目的地出港航班客座率多日均超過95%。
今年節后民航運輸量仍在高位保持平穩,很多旅客推遲了返程,正月初九(2月5日)民航旅客運輸量再次達到159萬人次,之后開始逐漸呈回落態勢,元宵節出現出行低谷。
春運中的那些“科技范兒”
今年春運還很“潮”。有的火車站可以“刷臉”進站,有的車站配備了機器人、VR導航等,科技感十足。
“刷臉”進站
考慮到春運期間旅客眾多,為了提高進站效率,北京西站、廣州南站、鄭州、長沙、武漢、深圳、上海、西安、太原等火車站開通了自助“刷臉”進站通道。
機器人車站導航
在西安北站,機器人“馨馨”成為了這里的明星。通過事先植入程序,機器人“馨馨”不但可以語音回答旅客有關列車時刻、購票信息、地點指引等問詢,同時還可應旅客要求即興表演機器人歌舞。
“搖一搖”帶旅客乘車
春運期間,在北京站打開手機藍牙功能,通過微信搖一搖能夠打開一個服務頁面,點擊不同項目即可進行候車室導航、正晚點查詢、遺失物品查找、呼叫輪椅服務等。點擊候車室導航,軟件會自動生成一條最優路徑,指示旅客找到候車室。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春運 旅客 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