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乳業應向現代化生產要競爭力
我國乳業競爭力不足在于高成本,因此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產業體系。一是降低養殖成本;二是優化產品結構。
要解決乳業產業鏈上下游不協調、利益機制不統一的問題,必須大力提高奶業組織化程度,健全乳企與奶農的利益聯結機制。
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質量監管體系。一方面,乳品企業要把好關;另一方面,各方要形成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的強大合力。
每年年初都是乳品消費旺季,乳業也成為全社會關心的熱點話題。我國是乳業生產和消費大國,要下決心把乳業做強做優,生產讓人民群眾滿意、放心的高品質乳業產品,打造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乳業產業。筆者認為,提高乳業的競爭力,要從現代乳業的產業體系、經營體系和質量體系三方面做文章。
乳業的產業鏈條很長,上游是生鮮乳,下游是乳制品,涉及牧場、飼料、防疫、貯運、加工、銷售等環節。近年來,我國乳業加快發展,已成為現代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中最具活力、增長最快的產業之一。不過,我國乳業總體面臨著復雜局面:奶牛養殖水平持續提高,原奶質量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由于全球奶業一體化進程加速,國內外乳制品價格倒掛導致進口沖擊加大。
一方面,乳業生產方式實現了轉變。2008年的嬰幼兒奶粉事件暴露了我國乳業的奶源問題,此后行業不斷發力奶源建設。目前,從上游來看,全國奶牛規模養殖比重超過50%,機械化擠奶率達到90%,養殖“小散低”的局面得到扭轉;從下游來看,近年來資本加速進入乳品加工領域,新建的乳品加工車間無論從設備水平還是管理水平,都達到了歐美主流水平。伊利、蒙牛、光明等企業也紛紛“走出去”,布局海外奶源基地,就地加工。
另一方面,目前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的信心還有待增強,一些消費者依然到境外搶購、郵購、代購嬰幼兒配方乳粉。一些乳品企業不能正確處理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關系,不按合同約定收購奶農鮮奶,導致部分奶農“賣奶難”。同時,我國消費者總體對牛奶營養價值、產品類別選擇等都缺乏科學認識,居民消費信心、消費量均不足,制約了產業發展。
競爭力來自好產品。我國乳業競爭力不足在于高成本,因此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產業體系。一是降低養殖成本。僅以飼料轉化率來說,我國是1.25,發達國家是1.5。經測算,如果從1.25提高到1.5,單個牧場第一年能平均增收20萬元。二是優化產品結構。針對消費升級帶來的高端化、個性化趨勢,要優化乳制品結構,穩定高溫奶生產,大力發展巴氏奶、酸奶等本土優勢產品,開發奶酪等高附加值產品。
競爭力來自好機制。緩解奶荒時搶奶、奶剩時拒奶的現象,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經營體系。這種現象暴露了我國乳業產業鏈上下游不協調、利益機制不統一的問題。因而要大力提高奶業組織化程度,從原料奶定價、產加銷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等方面,健全乳企與奶農的利益聯結機制。特別是針對此前一些地方“賣奶難”,乳企應當按照合同保證收購,善待奶農,不再發生企業拒收鮮奶、奶農倒奶殺牛事件。
競爭力來自好質量。質量是乳業的生命線,針對一些消費者的擔憂,要加快建設現代乳業質量監管體系。一方面,乳品企業要把好乳制品生產、加工、流通等每一道關口,確保上市的每一滴牛奶都安全放心;另一方面,農業、食藥監、工信、質檢等部門要無縫銜接,形成保障乳制品質量安全的強大合力。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乳業 競爭力 生產 體系 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