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行李箱里的愛別止于感動
“600個土雞蛋、300個土鴨蛋、50斤大米、一桶自己榨的花生油……”冰箱里擺滿的手工面食,行李箱中嚴嚴實實的土特產,這兩天網絡上最流行的一件事就是曬出自己的行李箱,看看爸爸媽媽都給自己的行李箱里裝了啥,同時也讓兩代人的愛與牽掛再度成了熱門話題。
從家里回來帶些土特產這一做法太常見了,也不止春節。對那些工作、學習在外的人來說,似乎早就習以為常。不過,如若不是到相關微博上瀏覽一番,真是難以想象父母在子女的行囊里都塞了什么。除了肉、蛋、米、油、水果等這些常見的食品之外,很多網友還曬出了一些“特別”的東西,比如兩節自家種的甘蔗,或是一包燉肉的大料,等等。實事求是地說,在各種物質產品相對更加豐富的城市里,很多商品的供應不僅來自全國各地,而且幾乎四季不斷。父母真的不知道這一點嗎?恐怕不是。所謂“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對身處異地的游子來說,故鄉的一草一木都寄托著鄉愁,而父母借著這些土特產無非是捎上一份家鄉的“味道”。
單純以經濟的眼光來看,父母的這些做法并不總是“劃算”。有報道說,春節后的這幾天,行李超重成了民航旅客一大特色,幾乎每天都有旅客因攜帶家鄉食物在檢查時耽誤時間,甚至還有一位乘客改簽了機票,把禁止托運又舍不得丟棄的四大桶自家釀造米酒送回家然后再出發。而望著父母親手包的那整整一冰箱的水餃,想著未來一周可能一天三頓都一成不變的飯菜,有時的確會令人哭笑不得。是父母真的怕我們在外面吃不飽嗎?顯然也不是。詩人孟郊說:“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他們之所以在子女的行李箱中塞了又塞、擠了又擠,想放進更多的東西,無非是為了表達更多一份關懷、一份愛而已,而這樣的愛與牽掛恰恰是超越任何現實計算的。
“天下爸媽都一樣”“行李箱里塞滿愛。”這是很多網友節后的感慨。然而對比一下返程前,“畫風”似乎并不是這樣的。從回家前那些對父母盤問結婚生娃的憂慮,到“回家10天8場相親,女大學生嚇得逃回學校”,比起塞滿行李箱的土特產來說,父母的另一些做法卻讓很多人大呼“傷不起”。這樣的關懷不是愛嗎?沒有人會承認。從家長里短的盤問到臨行前裝上沉沉的行李,父母還是那父母,只是不同情景下彼此觀念沖突凸顯程度不同而已:有些時候,東西沉重但于觀念上易于接受;另一些時候,雖然只是看似輕松的問話,卻會觸及觀念上的差異。
所以,“塞滿行李箱的愛”不應該止于感動。透過這種“沉甸甸”的愛和牽掛,人們應該嘗試讀懂不同時代的觀念差異,從而找到融合之道。比如溝通,兒女在外面吃得飽與不飽、嫁娶好與不好,更多地需要溝通來消除觀念上的距離,化解那些不必要的擔心。再比如陪伴,當人們感動于父母之愛時,也應該反思自己對父母的愛。有人說,父母恨不得把全世界塞進行李箱,那么,為什么不能超越行李箱呢?也許,如果父母來到我們身邊,抑或我們常回家看看,讓家鄉的味道常在身邊,就不需要他們再包那些似乎一年都吃不完的水餃,或準備那個超重的行李箱了。(子長)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行李箱 父母 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