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參考 參考
“就業四環里、居住五環外”待破題
沒了每天開車幾十公里接送孩子的煩惱,在金融街上班的基金經理老王仍舊要早起——家住天通苑的他每天必須7點前出門,才不會趕上擁堵高峰,而即便如此,他每天在路上的時間也超過了120分鐘。在整個金融街,像老王這樣境況的人竟占到就業人數的一半。
記者昨日從市規劃院獲悉,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由于城六區集中了70%以上的重點小學、三甲醫院和就業機會,導致近郊區居民只能每日長途奔襲,向心通勤?!斑^去這10年來,就業四環里、居住五環外已經成了全市普遍現象?!痹擁椖控撠熑苏f。
職業生涯40年
路上耗時累計達兩年
據了解,職住平衡研究這項課題將持續多年,目前市規劃院與北京聯合大學完成了一期工作,形成了《北京城市就業中心演變及職住關系研究》報告。
兩年前,北師大曾發布報告稱,北京人在上班路上花費的時間竟然達到97分鐘。
如果一個人每周工作5天、每年工作50周,他每年通勤時間就會超過400個小時;如果他的職業生涯是40年,耗費在上班路上的時間竟長達兩年。
真有這么夸張?市規劃院整合了傳統的社會普查數據,結合百度熱力地圖數據、人際地圖數據、IC卡數據和中國移動點識別等新式“追蹤工具”,捕捉上班族的通勤軌跡,并進行還原和分析。
隨后,規劃師選擇了回龍觀、上地、中關村、望京、CBD、金融街、亦莊和通州進行線上和線下的訪問。
居住在回龍觀的“碼農”小夏在上地工作,雖然兩地直線距離僅8公里,但每日通勤時間仍大于2小時。
“坐公交有京藏高速的阻隔,單程繞下來就要50分鐘;如果坐地鐵,從公司或從家到地鐵站都要先走上15分鐘,西二旗站或龍澤站,接連幾輛車都擠不上去。”小夏說。
調查結果顯示,交通換乘繁瑣、車站與家和公司之間銜接不暢、公交擁擠、運行速度慢已成為多數上班族的心病,雖苦不堪言,卻又只能默默忍受。
常住人口外遷
就業崗位仍向中心城聚集
為什么會有這么長的時間耗費在路上?調查小組發現,10年間京城就業崗位不斷向中心城聚集,城六區就業量已占到全市就業總數的74%。與此同時,常住人口卻在由二、三環向四環外遷移,五環外已經居住了全市一半以上的人口。
從2000年到2014年,北京上班族單次通勤時間由41分鐘增長到52分鐘,而大于60分鐘的長時間通勤比例更是提高到40%。也就是說,全市1100萬就業人口中,每天有440萬左右的上班族面臨著超過1小時的路程時間問題。
通過疊合就業人口和居住人口密度以及測算通勤距離,規劃師發現,這些人大多居住在昌平、門頭溝、石景山、通州、大興、房山、豐臺等交通基礎相對完善但生活成本較低的近郊地區。這與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發布的2016第一季度《北京居民出行大數據報告》的結論基本吻合。
業內人士分析,職住分離的問題,也使得全市交通干道車流與地鐵客流的潮汐現象日益嚴重。
破題有了多選項
推進近業擇居近居擇業
“收入高的人對區位并不敏感,他們在全市哪兒都買得起房;低收入者無法選擇購房區位只能租房?。蛔铍y的是中等和中等偏低收入者?!痹擁椖控撠熑朔治觯赓U和商務服務業人員,大多在中心城上班,但能買得起的房子卻集中在城市西部和北部偏遠地區。
為了讓這些人有機會找回被路程吞沒的時間,規劃師調取了倫敦、巴黎、東京、紐約等世界大城市數據,與北京進行同尺度的比對分析。
“倫敦、巴黎、紐約的就業都主要集中在舊城,居住向外圈層遞減,通勤以公交和小汽車為主;東京就業高度集中在舊城,但居住分布在六環左右,所以通過大容量的軌道交通進行彌補。”項目負責人表示,目前北京的就業和居住仍舊呈“攤大餅”狀向外蔓延,通勤流在各環線間交錯分布,但公交的支撐作用尚不明顯。
怎么破題?市規劃院專家認為,“近業擇居”、“近居擇業”是當務之急。
針對近業擇居,規劃師表示,可以提高就業中心周邊居住用地的建設強度,根據就業區類型配備各種比例住房,剩余居住用地資源優先發展保障房,為市民在單位周邊居住創造條件。另一方面,在外圍產業園,探索配建職工宿舍、試點利用集體建設用地或企業自有用地建租賃房,加強針對就業區的住房保障。同時,通過出臺本地戶籍優先購買當地自住型商品房等政策,提高家與單位就近對接的靈活性。
而在近居擇業方面,規劃師建議可以促進就業及優質公共服務資源向副中心、郊區城區“多點”轉移,激發外圍地區的發展活力。另外,交通規劃上要以大容量的快速公交線網串聯本市各功能樞紐,提高交通換乘的便利性,以縮短上班族通勤路上的時間耗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居住 規劃 通勤 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