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以藥物創新應對癌癥的挑戰》報告發布
我國癌癥新藥上市速度比國際上落后3~5年
人民政協網北京1月24日電(記者 李木元)在2月4日第16個“世界癌癥日”來臨之際,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日前在廣州發布《以藥物創新應對癌癥的挑戰》報告。報告揭示了全球及我國目前嚴峻的癌癥形勢和沉重的疾病負擔,以及加強藥物創新、提升藥品可及性對延長患者生存期、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減輕社會疾病負擔的多重積極意義。記者從報告會上了解到,我國癌癥新藥可及性遠低于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癌癥創新藥物上市速度通常比國際上落后3~5年。
2015年中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新發癌癥病例達429萬例,占全球新發病例的20%,死亡281萬例。中國所有癌癥的5年生存期在2015年預估為36.9%,而美國在2012年已達70%。癌癥防治已成為我國一項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醫療體系帶來沉重負擔。
隨著人口特別是老齡化人口的增加,中國面對著來自癌癥的嚴峻挑戰。通過癌癥綜合干預、篩查和早診早治來減輕癌癥疾病負擔、治愈或大幅度延長患者生存期、提升患者生量,是現階段中國在癌癥防控領域的首要任務。
RDPAC執行總裁狄思杰致歡迎詞
據悉,2017年世界癌癥日的主題為“我們能,我能戰勝癌癥”。“這種信心不僅來源于樂觀和勇敢,更來源于創新藥物的研究與成就所賦予人類的切切實實的成果與進步?!盧DPAC執行總裁狄思杰表示。
RDPAC執行委員會成員林泰慷博士致歡迎詞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長吳一龍教授指出:“以肺癌為例來看,短短這十幾年的時間,我們已經讓晚期患者從過去不到一年生存期,到現在我們有可能讓患者活到4~5年左右,這種巨大的進步有賴于創新藥物的出現?!?/p>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研發部負責人阮卡淳博士表示:“過去20年內癌癥治療有了顯著的進展。據美國癌癥協會2016年的數據顯示,與死亡率高峰的90年代相比,目前的癌癥死亡率已降低了23%,這其中83%都歸功于新型的癌癥治療方法。從手術、化療、靶向治療到最新的免疫腫瘤治療、基因療法等,隨著研發的進步以及對癌癥基因圖譜研究的深入,我們會更有信心攻克癌癥?!?/p>
廣東省人民醫院副院長吳一龍教授講中國癌癥防治的進展和挑戰
羅氏制藥中國醫學部副總裁張方直博士認為:“美國PhRMA的報告顯示,全球共有超過800種癌癥藥物在研發過程中,其中73%的藥物都是針對個體化治療。毫無疑問,個體化醫療是目前癌癥防治的重要手段。它一方面通過確定特殊的基因標記物,另一方面通過傳統臨床試驗數據、先進的診斷檢測數據和真實世界數據,幫助每一位腫瘤病人提供最適合、最有效的治療方法,延長患者生存時間、提升生活質量?!?/p>
百時美施貴寶中國研發部負責人阮卡淳博士談論腫瘤藥物研發現狀及趨勢
不過,中國癌癥新藥的可及性有待提高。根據IMS最新研究數據顯示,中國在2010年-2014年全球癌癥新藥可及行的排名遠遠不及美國和英國等發達國家,49個新藥中僅有6個在中國上市供患者使用。
吳一龍說:“10年前,國際上一個靶向藥物上市需要8~10年的時間,而最近的創新藥上市大概僅需2~3年,未來的速度還會更快。但在中國,這個速度通常落后3~5年。近幾年通過各方的共同努力,這種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如果能夠進一步加速,很多患者將從中獲益。
羅氏制藥中國醫學部副總裁張方直博士談藥物創新改變患者生活
RDPAC執行委員會成員林泰慷博士呼吁“政府、民間組織、企業和個人應攜手努力,促進創新治療方案的研發,同時積極改善患者可及性,加速推進實現中國癌癥防治的目標!”
“長遠來看,在國家層面不斷完善腫瘤防控和藥物創新的頂層設計、加強基因測序的系統研究在應對癌癥挑戰方面至關重要,歐美國家在這個方面的經驗可以借鑒。我們希望在未來,癌癥就像我們治療高血壓、糖尿病那樣,可以把它變成一個跟我們人類相伴相隨的慢性疾病?!?吳一龍說。
編輯:趙彥
關鍵詞:癌癥新藥 上市速度 世界癌癥日 癌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