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寧夏來講,最重要的是增強企業自主創新意識,為企業插上智慧的翅膀,讓科技創新變成最直接的力量。”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十屆五次會議上,自治區政協委員就科技創新話題紛紛建言獻策。
“我們要以創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為依托,從而培育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楊玉州委員認為,政府首先要做的是優化創新政策環境,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多元化科技投入體系,增強企業自主創新原始動力。
“政府應盡快出臺相應措施為科技企業減負,整合各類資質培訓,減少培訓資格證種類,增強培訓的權威性、通用性和合法性,在滿足國家投標資質規定的前提下,合理設置投標門檻,滿足資質要求即可,而不是投標資質越高越好,這將有利于營造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謝寧委員說。
“應以制度完善為基礎,開出聚才的良方。”民建寧夏區委認為,可以把專利、成果作為職稱評定的一項指標;讓重大項目領銜的專家有更大的技術路線決策權、經費支配權、資源調度權;在人才聘任、獎勵、出國考察上改進方式,開展差別化探索;進一步健全完善期權、技術入股、股權、分紅權等多種形式的激勵機制,讓在經濟社會發展一線作出貢獻的人才能夠“名利雙收”,做到“以產業招人才、為產業聚人才”。
“企業創新的制度成本和風險太高,企業核心技術的對外依存度過高,同時又缺乏倒逼機制,因此非公有制企業一般不會選擇投入大、周期長、風險高的創新道路,這是制約我區非公有制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升的關鍵所在。”自治區工商聯代表說。
同時,委員們還建議,盡快建立健全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機制,進一步推進企業、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合作,建立產學研戰略聯盟和聯合實驗室、研發中心,開展技術公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提升科技人才的創新能力,帶動一批非公有制中小企業從事創新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