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悅讀 悅讀
帶你逐一擊破2016年“舌尖上的謠言”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 題:帶你逐一擊破2016年“舌尖上的謠言”
新華社記者陳聰
點開微信,在朋友圈中搜索“小龍蝦”,竟然出現“小龍蝦渾身是寄生蟲、體內重金屬超標幾百倍”的結果,讓很多“吃貨”望“蝦”生畏。但事實上,這只是一條不足為信的“舌尖上的謠言”。
曾幾何時,我們最信賴的朋友圈成了謠言重災區。從幾度刷屏的“微波加熱食物致癌”,到肯德基使用“六翅雞”的傳言,再到2016年瘋轉的“小龍蝦渾身是蟲”等文章,這些“舌尖上的謠言”千變萬化、聳人聽聞,造謠者樂此不疲,消費者卻如入迷陣。
細數2016年“舌尖上的謠言”,你中招了嗎?權威專家學者帶你逐一擊破。
中招否?謠言多是老套路
美國正式宣布轉基因有毒?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羅云波指出,這些2016年朋友圈中的“爆文”,離不開以訛傳訛、無中生有、斷章取義的套路。比如“吃櫻桃感染禽流感H7N9病毒”,就是“吃豬肉感染H7N9”“吃麻辣燙感染H7N9”等謠言的新變種。專家指出H7N9是禽流感病毒,謠言在“亂扣帽子”。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也表示,類似“小龍蝦渾身是蟲”這類沒有科學依據的“舊聞新炒”占2016年食品安全熱點問題的25%,也是最能影響普通百姓感受的“偽信息源”。比如“西瓜和桃一起吃要人命”這類“食物相克論”謠言,就讓無數蔬果美食紛紛“躺槍”,目前尚無證據表明西瓜和桃同時吃會致命。
對于“方便面32小時不消化,甚至致癌”的謠言,專家認為,沒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好的食物搭配,葷素搭配、營養均衡才是“王道”;對于“用避孕藥種出無籽葡萄”,專家指出避孕藥是動物激素,對植物根本不起作用;對于“豬肉生了無敵鉤蟲”,經鑒定,網傳的鉤蟲照片,是豬的淋巴、血管等組織,豬肉中沒有鉤蟲一說。
為何一些謠言“屢辟屢傳”?羅云波指出,一方面是由于辟謠主體公信力不高、專家聲音缺失,另一方面也歸因于一些民眾科學素養不高,更容易接受負面信息。此外,一些人受利益驅動,對造謠傳謠樂此不疲,也導致謠言“屢辟不止”。
如何辨?識別障眼法是關鍵
“在新媒體興起的當下,不少微信公眾平臺推送的食品藥品報道往往僅憑網絡材料簡單拼接而成,未經權威機構核實,類似內容經常成為傳播‘舌尖謠言’的導火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副院長胡百精教授說。
專家認為,食品安全謠言借助新媒體平臺傳播快捷、廣泛,在朋友圈已呈現“病毒式傳播”態勢。專家呼吁公眾警惕朋友圈中的不實消息,關注權威機構的信息發布,避免自身利益受到損害。
中國傳媒大學副教授蔡靜表示,公眾應有意識地甄別不同來源渠道的信息,對于消息來源缺失或者交代模糊的信息,要尤其注意其真實性,抵制網絡謠言,避免為其所傷。
朋友圈里以軟文包裝的商家廣告,也應引起公眾注意。胡百精指出,一些商家抓住患者對于保健食品、藥品的迫切期待心理,以新聞形式包裝廣告,夸大產品功效,患者容易被其誤導,引發健康風險。
此外,對于健康養生文章中“多吃可以降糖”“效果十分顯著”“神奇”“高效”等字眼,專家也提醒公眾注意甄別。胡百精指出,這類文章容易讓人產生不用就醫、僅憑“食補”“藥療”就可以自愈的想法,忽視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風險,甚至導致一些患者貽誤救治時機或走進“偽科學”的醫療誤區,威脅到老百姓自身的健康。
怎么治?信心需要共同維護
專家指出,“舌尖上的謠言”一再被誤傳誤信,刺激公眾恐慌情緒,既消解社會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同時也使相關產業發展受到沖擊。
“食品安全網絡環境應得到治理?!绷_云波指出,許多早已被辟謠的信息在微信朋友圈被反復炒作,但這些謠言卻得不到有效遏制,導致食品安全網絡環境的惡化。
孟素荷也表示,微信、微博等傳播方式的普及,使目前食品安全風險交流的難點和重點聚集在網絡自媒體上,因此需要科技界與媒體共同持續推進風險交流和公眾科普。
老百姓對食品安全越來越上心,更多地體現在其對食品安全的信任度上。專家認為,守護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關鍵還靠生產經營者的嚴格自律,以及有關部門的嚴密監管。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強調,食品生產經營者的整個食品鏈要做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產業鏈食品安全保障,尤其是龍頭企業有責任帶動中小型企業做到上下游聯動;從政府監管來講,要強調多部門的合作,做到全產業鏈的一體化無縫監管。
編輯:秦云
關鍵詞:2016年 舌尖上的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