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很黨派 很黨派
龔一飛:從窮苦學生到蜂學教授
2016年9月24日,九三學社福建省委紀念九三學社創建71周年暨先進典型事跡電視電話會,一位老社員慷慨激昂的精彩發言引起全場雷鳴般掌聲。九三學社福建省委副主委陳美瓊說:“91周歲龔老充滿激情的演講,讓我們九三人受感動、受激勵,需揚鞭奮進!”
龔一飛,九三學社福建省委原副主委,養蜂學家,中國高等農業院校蜂學專業的奠基人,各級養蜂學(協)會的積極組織者。
勤工儉學 與蜂結緣
抗日戰爭期間,龔一飛年僅42歲父親突然撒手人寰。家里的頂梁柱轟然倒塌,5個孩子還有祖母,一家7口人全憑母親圖書館管理員的微薄工資,生活困頓艱難可想而知。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父親去世那年龔一飛才14歲,剛初中畢業,防疫隊招收臨時工,他應聘到疫區打零工,在令人恐慌的疫區,除了沒抬尸體,所有臟活累活幾乎都干過。父親的朋友憐惜他,就介紹他到動植物研究所做學徒。按照當時家庭條件,他是無力考高中的,父親的好友與動植物研究所主管商量,允許他半工半讀,艱難讀完高中。
1944年,龔一飛考取福建協和大學農學院園藝系,一年后,因為學費問題,也為了養家糊口,龔一飛不得不輟學去做小學教師,一年所得除了養家糊口,所剩無幾,學費依然沒有著落。當時的園藝系主任、院長李來榮同情他的處境,幫助他申請獎學金。園藝系開設一門選修課《養蜂學》,主要講述蜜蜂為果樹授花授粉的知識,龔一飛選修了這門課程,林青教授的講述為他開啟了“甜蜜世界”,蜜蜂科學深深吸引了他。憑借學來的一些養蜂知識,龔一飛暗暗打定主意:依靠養蜂賺錢,知識致富。于是,他東挪西借,買了10箱蜜蜂養在離校頗遠的果園里,開始了養蜂營生。每到周末,龔一飛便從魁岐乘船過江,奔走數里地前往照管蜂群。他結合課堂所學知識,認真觀察,活學活用,終于馴服了蜂群,天道酬勤,蜂群給予了他豐厚的回報,一季收獲500多公斤蜜,兌換了3000多公斤大米,既解決了學費,還解決了養家糊口問題。從此,龔一飛與蜜蜂結下不解之緣。大學期間,他常常利用課余、節假日登門拜訪養蜂前輩、技術能手,虛心求教。畢業設計時,又選題《福州養蜂植物之研究》。至此,當一名養蜂學家的夢想在他心里暗暗萌生。
遇恩師 倚母校 走走停停開創蜂學路
勤奮的品質和極具創造性的養蜂之舉,使得龔一飛被李來榮看中。1949年龔一飛畢業時,李來榮把他留校作為助手并讓他開設養蜂課。李來榮逐漸看到這位青年身上昆蟲學天賦,看到他在養蜂方面的潛能,安排他在昆蟲學家趙修復教授身邊當助教,以求深造。
1959年,那是新中國解放初期迅速發展的10年,也是龔一飛逐漸成長的時光。農業部為了發展國家蜂業著力創辦養蜂專業,有實踐經驗且具有昆蟲學、生物學基礎的龔一飛被農業部選中,進入第一屆全國養蜂師資培訓班當講師,主講蜜蜂生物學。
1960年,農業部決定在全國8個行政區各創辦一個大專或中專養蜂專業,福建農學院受托創辦華東區二年制養蜂專業。事實上,養蜂專業創辦條件不易,計劃中的8個行政區僅有華東、華中、西南3個地區上馬,福建農學院就是華東地區的代表。龔一飛任養蜂教研組主任,隸屬于植保系。辦學一年,華中、西南養蜂專業因困難時期問題重重被迫停招,唯獨福建農學院堅持發展。1962年,政府提出“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8字方針,蜂學專業停止招生。直到1964年恢復招生。兩年后,“文革”暴發,學校停課。面對這些,龔一飛在黨領導支持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和機會發展養蜂。幾經波折,1978年學校恢復養蜂專業招生,龔一飛任專業主任。1980年,養蜂專業擴展為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國招生。1981年,福建農學院成立全國唯一養蜂系,他任系主任。1984年,該系開始培養研究生。蜂學專業起步于龔一飛創辦的二年制專科,如今已經成立了以蜂學本科為特色的學院,建立了本科、碩士、博士和留學生蜂學高等教育培養體系,成為培養蜂學多樣化人才的搖籃。
回首往事,龔一飛說:“此生能與蜜蜂結緣,致力于蜂學研究并創辦福建農林大學養蜂專業,桃李滿天下,是我此生最大的榮耀。”盡管從事養蜂事業是一個苦行當,需要進入深山林區,可能遭遇毒蛇、野獸、盜匪;也可能面對囊空如洗、饑寒交迫,但他珍惜與蜜蜂的緣分。在他的職業生涯中,也曾出現幾次“華麗轉型”的契機,但都放棄了。他說:“商海,仕途固然是施展人生抱負的舞臺,但我更鐘情養蜂教育事業!我覺得人生短暫,若三心二意,可能一事無成。”
談及從一名窮苦學生成長為一名大學蜂學教授的經歷,龔一飛說:“應該感謝中國共產黨,感謝新中國,感謝改革開放的偉大時代,更要感謝老師的言傳身教與大力扶持,所以,當我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的時候,也滿腔熱忱傳、幫、帶,千方百計為青年一代爭取學習提升的機會,栽培青年教師。”
編輯:韓靜
關鍵詞:養蜂 一飛 蜂學 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