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盤點2016年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績單”

2016年12月16日 10:42 | 作者:馬常艷 | 來源:中國經濟網
分享到: 

“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 2015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攻堅戰“打響”。這一年,圍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做了哪些工作?五大任務完成得如何?中國經濟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27792206_1382360471954_mthumb

資料圖

五大任務齊頭并進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十三五”時期經濟治理的主線,是2016年經濟工作的“總動員令”。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是通過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增強供給結構對需求變化的適應性和靈活性,提高全要素生產率。要完成這樣的目標,落在了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三去一降一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上。

圍繞著一條主線、五大任務,各部門各地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了積極成效。

“去產能”位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首位。一年來,有關部門抓緊落實國務院6號、7號文件,制定出臺配套文件及具體措施,并與省級政府、中央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同時,深入實施淘汰落后、違法違規建設項目清理、聯合執法三個專項行動,妥善做好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組織開展專項督查和驗收,嚴格控制新增產能并推行減量化生產,積極推動企業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加強典型經驗總結推廣。特別是,企業兼并重組和結構調整取得進展。鋼鐵方面,寶鋼、武鋼聯合重組成立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煤炭方面,全國6000多處30萬噸/年及以下的小型煤礦中,已有2600多處列入去產能范圍;中央企業煤炭業務板塊進一步優化。國家發改委最新數據顯示,今年鋼鐵去產能4500萬噸、煤炭去產能2.5億噸的目標任務均已提前、超額完成。

房地產去庫存取得積極進展。一年來,不同地區立足自身實際,以擴大有效需求、打通供需通道等方式消化庫存。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1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69095萬平方米,比10月末減少427萬平方米。

近年來,我國企業杠桿率高企,債務規模增長過快,企業債務負擔不斷加重。針對去杠桿,中央發布《關于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的意見》,提出去杠桿的7種主要途徑。各地樹立底線思維,高度警惕以高杠桿、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金融風險。10月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1%,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目前,部分銀行已經簽訂市場化債轉股框架協議規模超過1000億元。

降成本全面實施。一方面,減稅降費。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1-10月營改增整體減稅3717億元,四大行業試點以來全部實現減稅;依此推算,預計全年減稅超過4700億元,加上帶來的城市維護建設稅和教育費附加減收,總規模將超過5000億元。另一方面,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已先后取消或下放國務院部門審批事項618項,全面消除非行政許可審批事項,清理中央指定地方實施的審批事項230項,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303項。此外,降低人工、資金、用電等要素成本。總的看,企業成本降低,前10個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85元,比上年同期減少0.24元。全年預計降低企業成本超1萬億元。

補短板力度不斷加大。一是突出重點領域補短板。補短板工作方案明確,“十三五”期間要突出脫貧攻堅、災后水利和城市防洪排澇、農業、軟硬基礎設施、新產業、企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等領域的補短板建設,這些領域也都是擴大有效投資的著力點;二是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今年調整中央預算內投資近千億元,并先后安排了三批專項建設基金,集中力量加大對脫貧攻堅、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升級改造等補短板重點領域投入;三是加大對社會資本補短板的支持力度。印發基礎設施領域PPP工作導則。出臺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26條政策措施,梳理出60條地方促進民間投資的典型經驗和做法,印發各地借鑒。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企業投資創造便利條件。

對于今年的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寧吉喆指出,今年以來經濟社會呈現“五穩”、“五好”特征:增速穩、價格穩、就業穩、產業穩和需求穩;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創新和新動能成長較好、企業效益增長較好、生態環境逐步改善、市場預期轉好。要繼續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穩定性:穩增長,穩定擴大有效需求,增強民間投資發展信心和意愿;穩物價,保持物價總體基本穩定;穩就業,筑牢民生底線,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中國經濟“新氣質”初露端倪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改變中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次被提出時的論斷已經發生,中國經濟新氣質初露端倪。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1月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3.3%,自9月份打破連續54個月下降走勢以來,連續第三個月正增長;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萬2568億元,同比增長8.6%,增速比1-9月份加快了0.2個百分點。而成本、存貨和資產負債率都同比下降;11月中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1.7%,環比增0.5%,,延續9月份以來的上行走勢。同期財新PMI錄得50.9%。官方和財新PMI均高于臨界點,均顯示制造業呈現回暖態勢。

中國鋼鐵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前3季度,中鋼協會員企業累計實現銷售收入19920.87億元,盈虧相抵實現利潤252.06億元,同比扭虧為盈,虧損面同比下降21.21個百分點。中鋼協副會長遲京東表示,鋼材庫存下降,價格回升,表明化解產能的階段性效果已初步顯現。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盛來運指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效果是實實在在的,而且超出預期。一些落后產能退出后,供給領域供求關系發生積極變化,再加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鋼鐵煤炭價格回升,工業企業利潤明顯好轉。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振了市場預期和信心,生產領域通縮明顯緩解,工業企業利潤持續改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回穩,經濟增速持續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發展新常態特征更加明顯,由降轉穩的條件逐步積累。”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說。

供給側改革久久為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后中國經濟必須打贏的“硬仗”。喜見成績,但面臨的困難卻不容忽視,改革仍在路上。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事關經濟穩定和長遠大局。從長期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劍指中國經濟當前的“頑疾”,對經濟的健康和活力大有益處。但從短期看,部分企業、行業、個人受到影響沖擊在所難免。這使得在具體操作中,極其考驗決策者把握和平衡的智慧和定力。

“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絕非一日之功,正因其推進難度大、短期難見效,更需要久久為功的韌勁和戰略定力。”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說。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首席專家陳東琪表示,要在新常態下展開新一輪復蘇周期,就不能走“價格驅動、數量擴張”的老路,必須走“創新驅動、質量提升”的新路。“創新驅動復蘇”首先要制度創新,以法律方式實現永久性產權保護,從制度上穩定資本和資產,穩定民間投資,不斷釋放內生增長動能。其次要落實“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著力給企業松綁減負,持續激勵創新創業;通過筑牢由市場自動調節器調節經濟的微觀基礎,創造公平交易、自由競爭的發展環境,促進宏觀經濟的周期性復蘇和長期穩定。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深刻指出的:“沒有堅定的制度自信就不可能有全面深化改革的勇氣,同樣,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面臨種種困難和挑戰,要打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場戰爭,必須保持定力、形成合力、統籌兼顧、動態優化、全力推進。(中國經濟網記者馬常艷)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2016年 中國經濟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成績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