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以普惠金融助力脫貧攻堅
普惠金融是指普遍惠及社會各類群體的金融,它特別強調為貧困地區、少數民族地區、偏遠地區以及困難群眾提供金融服務。普惠金融重視消除貧困、實現社會公平,對于脫貧攻堅具有特殊重要意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要“發展普惠金融”。近年來,我國普惠金融進入快速發展軌道。新形勢下,應加強普惠金融研究,積極推進相關政策、工具、制度創新,為實現到2020年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提供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撐。
構建“大金融”扶貧格局。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務的全面性和普遍性,即讓每一個個體都可以平等享受金融服務。我國貧困人口集中在農村地區,這就要求提高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覆蓋面、滲透率。應強化政策激勵作用,協同運用稅收、產業、財政、貨幣、監管等政策,引導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提高貧困地區金融資源配置效率。鼓勵金融機構發展普惠金融,充分發揮其網點網絡、信息科技和人才資金等優勢,提高金融服務的廣度、深度和密度,增加農村地區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引導企業和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市場,搭建綜合化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包括銀行、證券、基金、保險、小額貸款、電商、物流等的普惠金融體系,形成層次豐富、覆蓋廣泛、競爭有序的“大金融”扶貧格局。
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務的匹配性和精準性,即金融機構可以為貧困地區提供差異化、定制化金融服務,也可以根據貧困農戶需求及其資源稟賦精準開發金融產品。這就要求利用互聯網技術創新農村金融扶貧的方式和工具。應大力發展線上電子銀行,延伸金融服務觸角,解決貧困農戶分散、貧困地域偏遠、物理網點不足等問題。大力開發互聯網金融產品,鼓勵商業銀行改進評級授信方法,運用大數據技術設計信貸產品,解決風險成本高、抵押擔保不足、資金投放粗放等問題。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金融機構設立金融扶貧工作站,改造升級傳統業務結構,為農戶提供“支付結算+投融資+教育+電商+物流+信息”的一站式普惠金融服務,解決農村地區市場信息缺失、銷售渠道不暢、產業升級滯后等問題,打造措施更精準、結構更優化、業態更合理的金融扶貧新模式。
建立金融扶貧長效機制。普惠金融注重金融服務的商業性和可持續性,即金融扶貧遵循市場經濟和金融市場運行規律,金融機構能夠在扶貧開發中獲得適度商業回報。這就要求將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場“無形的手”緊密結合起來,建立金融扶貧的市場機制、長效機制。應將金融扶貧納入貧困地區發展的頂層設計,構建金融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傳導機制。鼓勵各級政府與商業銀行共同設立扶貧產業發展基金和扶貧貸款擔保基金,以有限的財政資源撬動商業銀行的大規模投入。組建多種類型的脫貧攻堅項目組,實現金融資源與其他扶貧資源的有機結合。要對金融扶貧中的金融風險進行全過程監控管理,及時調整和完善風險控制手段,實現金融創新和金融風險控制同步推進、良性循環,構建起以金融資源為核心、各類扶貧主體積極參與、各種資源要素充分發揮作用的金融扶貧新機制。
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和資源流轉市場建設。普惠金融注重走“造血”式、內源式扶貧道路,即金融服務以提高貧困農戶的自我發展能力為目的,以實現貧困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這就要求打通金融扶貧與提高農戶素質、集聚農村資源、發展農業產業的連接通道,形成良好的文化環境、制度環境。應加快農村信用體系建設,加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建立失信懲戒機制,營造良好的普惠金融生態環境。加快農村資源流轉市場建設,激活農村存量資源,吸引更多金融資源流向農村地區。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完善“三權分置”辦法,落實集體所有權、穩定農戶承包權、放活土地經營權,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奠定穩固的制度基礎。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 人民日報 》( 2016年12月15日 07 版)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 扶貧 普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