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專家建議將“老年癡呆癥”更名

2016年12月08日 10:32 | 來源:中國青年報
分享到: 

近日,美國制藥巨頭禮來宣布,一種治療輕度阿茲海默癥的藥物在三期臨床試驗階段失敗。過去25年來,在研究阿茲海默癥領域已投資30億美元,當三期試驗失敗結果公布后,禮來股價大跌10%。新藥的屢次研發失敗,也讓阿茲海默癥無藥可治的狀態難見曙光。

預防和治療阿茲海默癥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大挑戰

阿茲海默癥是一種廣泛的腦疾病引起的長期的、逐漸的思維和記憶能力下降,從而影響了個人日常功能的疾病,表現為影響工作、生活和社交能力的嚴重障礙。在100多年前首次被德國醫生阿爾茨海默先生發現并命名,我國俗稱為“老年性癡呆”。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賈建平教授介紹,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癡呆作為一種年齡相關的慢性疾病譜,對社會和人群健康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其中阿茲海默病是老年期癡呆最常見的病因。即便是在美國,癡呆的患病率和社會危害也存在被低估情況。相比于糖尿病、心臟病這些慢性病,大量的癡呆患者沒有得到充分的臨床診療和照料支持。

目前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阿茲海默癥患病率為3%~7%,賈建平教授推算,我國目前約有阿茲海默癥患者800多萬,預計2050年將超過2000萬。阿茲海默癥致殘率高,患者晚期喪失獨立生活能力,需要完全由他人照料,給社會和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護理負擔。2015年,中國用于治療阿茲海默癥的費用達到446億美元。阿茲海默癥已成為嚴重危害老年人群健康和影響我國可持續發展的主要疾病之一,如何對其開展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一個重大挑戰。

賈建平教授認為,科學家進行了100多年的研究,但至今仍未找到客觀診斷的特異性強、敏感性高的標志物,也未找到治療病因的藥物。“現在是需要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病的時候了”。

“阿茲海默病的診斷標準自1984年問世以來不斷更新,很多內容需要我們重新去思考。”賈建平教授說,“阿茲海默病到底是一種疾病還是一種綜合征?為何至今仍未研發出新的藥物?目前的主流發病機制學說到底能否成立?阿茲海默病研究走出困境路在何方?”

希望在于早期的識別和干預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韓瓔教授表示,中國的阿茲海默癥患病狀況由1990年的193萬,到2000年的371萬,再到2010年的569萬,增長速度比國際衛生組織估計的還要快很多。而且目前,西方國家阿茲海默癥病人數穩中有降,中國的阿茲海默癥病人數量還在不斷攀升。

韓瓔教授認為,阿茲海默癥臨床實踐的窘境在于:“病因不清,機理不明。能夠觀察到病人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病情隨之惡化,但缺乏預防發病和延緩逆轉病程的藥物。”

韓瓔教授認為,治療阿茲海默癥的真正希望在于早期識別和干預,“目前,去醫院求治的阿茲海默癥患者均處于疾病晚期,組織已經發生不可逆轉的損傷,因而在組織損害和記憶丟失之前可能是治療阿茲海默癥的絕佳時機。”

“但是由于對阿茲海默癥的認識和宣傳不足,很多中晚期患者喪失了最佳治療時機。”韓瓔教授說。

“癡呆在中文中有白癡和呆傻的意思,顯然有貶義,有損患者尊嚴,使患者和家人難以接受。”賈建平教授認為,“語言存在潛在判斷性,‘老年癡呆癥’給患者一種貶義的標記和辨識,加重心理負擔,使他們排斥就診,遠離社交,甚至導致抑郁狀態出現。”

賈建平教授認為,“老年癡呆癥”這個名字沒有積極向上的含義,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病理學基礎,和腦老化難以區分,很難概括出阿茲海默癥的核心特點。“應該是提出思考,換一個名字的時候了。”

賈建平教授說:“有文獻報道焦慮和抑郁在阿茲海默癥早期比較常見,隨著病情進展可能會逐漸加重,且老年期抑郁癥和阿茲海默癥兩者之間可能存在著共同的病理改變,我們不能以外在的心理刺激加重這一類癥狀。因此,我們應注意用詞不能蘊含貶義,關注和保護患者的自尊心,使他們遠離不良心理狀態。與此同時,這種貶義的標識也會波及照料者,加重護理負擔的同時也給照料者增加了潛在心理壓力。有研究發現癡呆照料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正常人相差甚多,內心負擔及痛苦感與日俱增,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疏解他們內心的痛苦,使他們得到社會及家庭的支持。”

早期容易被混淆

賈建平教授說:“人類的認知范圍很廣,包括語言、記憶、視空間技能、情感、人格和其他各種認知功能。認知障礙是指其中一項或多項受損,認知功能障礙在超過三項時方能診斷為癡呆。因此認知障礙和癡呆不是一個等同的概念,在臨床工作中應加以區分和鑒別,尤其是輕度認知障礙(MCI)、狹義的血管性認知障礙(VCI)等與癡呆有區別。”

“臨床中,MCI與輕度阿茲海默病鑒別十分困難。MCI是健康老年和輕度阿茲海默癥之間的分水嶺,MCI患者認知功能減退的程度超過了健康老年人,卻沒有達到阿茲海默癥的診斷標準。MCI主要為記憶力下降,可伴有其他認知功能障礙,評分未達到癡呆診斷標準,但低于同齡或同等教育人群;而阿茲海默癥記憶力和其他認知功能進行性減退,符合癡呆診斷標準。”賈建平教授說。

北京宣武醫院神經內科魏翠柏博士說:“癡呆是一組以認知功能障礙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癡呆的臨床表現除記憶力、定向力、注意力、計算力減退等認知功能障礙外,還包括表情淡漠、妄想、幻覺、抑郁、人格改變等精神癥狀。臨床診療中大多數醫生對可疑癡呆的評價只關注于患者是否存在認知功能障礙的表現,但在有些癡呆病的發病初期認知功能障礙多不明顯,卻以精神癥狀為首要表現。”

“如:路易體癡呆中,56%的路易體癡呆患者以妄想發病;33%~50%的路易體癡呆患者表現抑郁癥狀;19%的路易體癡呆患者以聽幻覺發生為主。據報道在疾病初期16%的癡呆患者是以抑郁為發病表現。”魏翠柏說。

“在部分額顳葉病例中不連續的情感障礙如抑郁、焦慮和過度的多愁善感等癥狀出現,可早于認知功能損害和全面性行為異常幾個月或幾年。故精神癥狀在一定意義上是癡呆前期的先兆表現,具有重要臨床提示意義,是某些癡呆疾病早期診斷中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標示性預見指標,臨床上醫生對患者出現的精神癥狀應給于足夠的重視。”魏翠柏說。

“癡呆應早診斷、早治療。”賈建平教授說,“癡呆早期治療的目的是改善患者的認知功能,延緩或阻止癡呆程度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期,并減少照料者負擔。”(記者 鄢光哲)


編輯:趙彥

關鍵詞:老年癡呆癥 更名 阿爾茲海默癥預防 治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