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實現中國夢需要樸素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2016年最火的詞匯之一。它既是一種“兢兢業業、一絲不茍”的職業態度,也內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極致追求,它將品質視為生命,看得無比重要。
對于“工匠精神”的重視,古已有之。早在《莊子》中就有“庖丁解牛”的記載,魯班更是中國古代手工藝人智慧和精湛技藝的象征。如今,在自動化、機械化高度發達的新時代,“工匠精神”不僅沒有過時,更是我國制造業取得新突破,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價值遵循。
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離不開強大的制造業支持。
經過一段時期的快速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制造業大國,但受到一些因素影響,我國的制造業發展也面臨難題。一方面,近年來我國勞動力成本上漲,低端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大不如前;另一方面,勞動密集型產業帶來的資源過度消耗和環境污染問題也成了“不可承受之重”。
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中國制造業亟需轉型升級,謀求高端發展勢在必行。
制造業升級,投射在產品上就是既要保證質量,也要產生高科技附加值。達成這樣的目標,不僅需要企業員工在各自崗位上踏實肯干、兢兢業業、一絲不茍,也需要企業的經營者有長遠的目標,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眼前利益上。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也要能頂住GDP、稅收、就業等指標帶來的壓力,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淘汰落后產能,將不合格產品踢出市場。所有這些,都是發揚“工匠精神”的應有之義,都是敢于直面問題、善于解決問題的內在要求。
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下,我國立足于國際產業變革大勢,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力爭讓我國制造業變得更強。推進這一計劃正需要樸素的“工匠精神”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讓我們更好弘揚“工匠精神”,讓更多“大國工匠”用智慧和汗水擎起發展大旗,在各自工作崗位上干出不平凡的業績,奏響華麗的時代樂章。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工匠精神 實現 制造業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