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職工福利保障居“基礎水平”亟待商業保險“補位”
新華社北京11月24日專電 題:職工福利保障居“基礎水平”亟待商業保險“補位”
新華社記者 譚謨曉、王虎云
日前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等機構發布的《2016中國職工福利保障指數報告》顯示,我國職工福利保障狀況處于基礎水平。值得關注的是,職工保險意識不斷增強,超八成受訪職工認為商業補充保險對自己就業選擇“非常重要”。但與職工的高預期相比,商業補充保險覆蓋率尚不足六成。
報告顯示,不同行業和企業員工福利保障不均衡,金融業保障指數相對較高,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排名靠后。國企職工福利保障情況最好,外資企業次之,民營企業排名最后。
從調查情況來看,當前企業對國家規定的職工福利保障落實較好,社會養老保險和社會醫療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企業年金、商業補充保險等是拉開不同行業間、企業間福利保障水平差距的主要因素。
報告顯示,未來1至3年計劃在商業補充保險方面增加投入的企業比例僅為44.3%,部分企業表示“已提供社會保險,無力承擔商業補充保險”。而從員工需求來看,有51.5%的員工選擇了更希望企業在商業補充保險上增加投入。
平安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杜永茂表示,這意味著企業對商業補充保險的認識和重視程度有待提高,也表明商業補充保險產品的供應與市場需求匹配度不高。
對那些希望企業在商業補充保險上增加投入的員工來說,重大疾病保險和商業性補充醫療保險最合他們心意,選擇這兩項的員工比例分別為30.9%、15.8%。選擇商業意外保險、商業補充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的比例也較高,分別為13.9%、12.7%、10.9%。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鄭秉文認為,在人口紅利優勢逐漸消失的當下,企業在薪酬管理體系上,即工資、獎金和福利之間做出適時調整已是必然,應有條件地向“福利”上做出適度傾斜。企業的福利保障建設需要各種商業保險和年金產品做補充,保險公司應開發更具針對性的保險產品。
此外,隨著老齡化程度加深和醫療改革的推進,有77.5%的職工愿意在現有社會醫療保險基礎上增加一定繳費來購買長期護理保險,以承擔晚年可能產生的部分護理費用;已經購買稅收優惠健康保險的職工比例為11.4%,沒有購買但未來有購買意愿的職工比例達56.5%。
專家表示,目前長期護理保險還處于局部地區試點階段,各種模式并存,未來很可能會出現參保人跨地區接受護理難、護理標準不一和資金使用低效等問題,政府應該盡快統一模式,并對相關制度標準做出明確規定。對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保障性項目給予稅收優惠,推動商業保險發展。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職工福利 商業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