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非遺”進高校 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學生與“非遺”面對面之后
昨天,令人目不暇接的太極功夫扇和舞龍舞獅表演,為2016年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進高校”系列活動拉開了序幕。海派面塑、古琴斫制、墨錠描金、莘莊鉤針編法、絨繡、棕編藝術……近40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走進上海師范大學,將“非遺”面對面地帶給學生。(解放日報11月24日)
非物質文化遺產不落文字,口傳心授,看得見卻摸不著,它是技藝,是儀式,是表演、傳說、習俗,實際上,它早已融入市民日常生活。現今列入上海市級名錄中的非遺項目有200余種,還在不斷增加。上海現有的國家、市、區縣三級非遺,平均密度居全國前列,許多項目獨樹一幟在全國鮮見,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都是上海的寶藏。可以說,做好非遺的傳承與傳播,是一件要緊的事情。
非遺項目作為傳承城市文脈的有效載體,保留鄉愁的獨特資源,如何使之“活”起來和長久傳承,讓非遺走進大學,讓大學生面對面去感知非遺,接觸非遺的“有趣”和“好玩”,進而激發對“非遺”的興趣和樂趣,無疑是一種有效做法,為“非遺”傳承擴大影響和傳播開辟新的路徑。
這次“非遺”進高校活動,共推出海派剪紙、古琴藝術、傳統戲劇、海派面塑等10大“非遺”主題系列,以展示、講座、演出等形式,陸續在上海交通大學等15家高校進行,破除以往“非遺”項目只保留在博物館,或停留在少數傳承人口中和手上,通過貼近大學生方式,落實非遺項目的宣傳展示目的,通過形象豐富的表演和講解,去培育非遺的社會基礎和文化自覺,讓更多青年人在潛移默化中成為“非遺”受眾,了解上海“非遺”的文化內涵。
筆者以為,擴大“非遺”的影響力和傳承面,應多管齊下,再辟新路,除了讓“非遺”進高校,舉行系列傳播活動,還可以讓“非遺”走進中學小學和幼兒園,讓所有孩子在學齡階段,都能由淺入深知曉“非遺”項目名目和種類,進而了解“非遺”的內涵和博大精深,要借鑒國外傳播“非遺”的做法,用現代科學手段,影像資料和口述傳授并舉方式,開辟大眾媒體“非遺”傳播的空中講堂、學校和網站,讓非遺傳承人在媒體和文化場所等更大的場所里,去講解“非遺”的項目和歷史作為,還可以用出版物和現代傳媒記錄“非遺”項目的特色,走多樣化之路,通過創新創意,用更好的方法、更廣的空間和更快的速度,加深青少年和全體市民對“非遺”的影響,努力開拓上海“非遺”傳承保護的新路,展現春申故地深厚久遠的城市文化內涵。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非遺 傳承 高校 戲曲 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