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超150萬人次觀看改革開放40年展

2018年12月17日 07:44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超150萬人次觀看改革開放40年展

昨日超6萬人次觀看,再次刷新國博單日參觀人數紀錄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國家博物館,全民悅讀全國閱讀會聯盟發起人賀彩(右)和周瀓澧(左)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現場朗誦毛澤東《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點擊進入下一頁

昨日,觀眾在參觀展出的“老物件”。改革開放40年,老百姓使用的物件發生了巨大變化。

點擊進入下一頁

觀眾在參觀展出的四合院模型。

點擊進入下一頁

展覽展出的許海峰1984年奧運會領獎服等。

點擊進入下一頁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講解員楊艷喆在改革開放四十周年展覽現場朗誦習近平總書記《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12月16日上午10點的國家博物館,幾十位觀眾在一位白發老人高聲朗誦的吸引下齊聲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朗誦毛澤東主席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此次展覽在國家博物館舉行。截至昨日,“該展覽已向公眾開放32天,現場觀眾總數累計突破150萬,達151997人次。16日當天,單日現場人數超過6萬人次,達60223人次,再次刷新國家博物館單日參觀人數紀錄。

此次展覽主體部分為六個展區,分別是“偉大的變革”、“壯美篇章”、“關鍵抉擇——黨中央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擘畫”、“歷史巨變”、“大國氣象”、“面向未來”。六個主題內容展區中,共有27個單元,展線達1865米,照片、文摘、圖表、模型、沙盤、重點實物,設計互動項目等各類展覽要素總計超過10000項。

互聯網+、VR、AR等手段的運用是此次展覽的亮點之一,使得此次展覽在觀眾互動區域和互動項目的設計上極具創新性。受眾通過眼觀、耳聽、體感等多種方式參與進來,實現了藝術與技術高度融合。除了內容展區設置互動參與項目之外,本次展覽還專門開設了“大美中國”影像長廊、《清明上河圖》穹幕影院、“時光博物館”等多個集中的互動參與區域。現場還設置“展覽說吧”、語音留言臺,自11月13日開幕以來,累計收到現場觀眾留言166萬字。

展覽同步開設了網上展館。采用虛擬現實技術和多媒體互動手段,網上展館利用圖文、視頻、三維模型等,對重點展品進行延展和補充。此外,網上展館解說詞的制作采用了國內先進的語音合成技術,全部由電腦和軟件來完成制作。只要掃描二維碼,就能通過電腦、手機、PAD等多種設備和終端360度領略展覽的精彩內容,還能通過線上線下的互動,獲得沉浸式、漫游式的情境體驗。截至12月15日17時,網上展館點擊瀏覽總量達88907648次。

展覽還安排編印畫冊、舉辦講座,之后還將組織快閃、合唱等現場互動活動。

■ 現場

七旬老人現場朗誦 觀眾聞聲應和

“焦裕祿封沙治水治堿,頂著大風帶頭探流沙,趟過齊腰深的洪水察看汛情流勢,雖然只在蘭考待了475天,蘭考人民卻對他念念不忘。”

昨天,在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歷史巨變展區第三單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講解員楊艷喆來到展館現場,為觀眾講解焦裕祿的故事,并朗誦了習近平總書記作品《念奴嬌·追思焦裕祿》。

駐足整段講解的現場觀展的幾個研究生感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黨員前輩們的貢獻,正是他們的付出造就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她們告訴記者,自己家在農村,這幾年國家在飛速發展,家鄉也在一步步改變。“能來北京讀書,能見證時代變化,感覺自己非常幸運。”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上午10點,源源不斷的觀眾在“關鍵抉擇”展廳前聚集圍觀,齊聲朗誦毛澤東主席的《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

站在人群正中央的白發老人,是72歲的昌平朗誦藝術協會副主席周澂澧。根據場館空間設計,他特地挑選這首詞在觀眾中間朗誦表演。周澂澧所站的位置,左手是“上九天攬月”單元,右手是“下五洋捉鱉”單元,背后便是展示推進改革開放戰略的“關鍵抉擇”展區,空間與詩詞意味的巧妙重合,讓聞聲而來的觀眾忍不住一起高聲朗誦起來。

隨著老者激昂的朗誦,觀眾進入“關鍵抉擇——黨中央推進改革開放的戰略擘畫”展區,回顧改革開放以來的重大歷史節點、歷史事件和決策部署。張先生和正讀高三的女兒在“黨的十九大描繪藍圖”主題前駐足聊了許久。“我們歷史課剛學完這一部分,到現場看還是非常震撼。”張先生的女兒說。張先生告訴記者,自己學習黨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展覽上許多展品難得一見,非常珍貴,當畫面展現在眼前還是熱血澎湃。

展區中,剛來中國三個月的荷蘭留學生韋恩佑看得格外認真。他已經學習中文四年,對中國的歷史有一定的了解。在“關鍵抉擇”展區的參觀過程中,他十分關注中國與歐洲之間的關系,在香港澳門回歸部分觀看了很久。

■ 講述

“把展品背后的故事講給觀眾聽”

作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一名一線講解員,楊艷喆曾在重大活動中完成中央領導同志、各國駐華大使、參加閱兵式外籍軍官、外媒記者等國內外團體的中英文接待講解工作。2017年起她更是擔任北京市中小學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進抗戰館活動項目負責人。

昨天,來到國家博物館現場,楊艷喆主要為觀眾講解了焦裕祿的故事。對于焦裕祿精神的理解,她總結為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在深受感動的同時,作為在傳播知識和文化的一線教育工作者,她認為自己非常有必要把這些時代精神通過講故事的方式傳承給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們。

談到對于“講故事”的重視,楊艷喆提起了最近發生在她工作時的一幕。平時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講解英雄事跡時,面前的很多觀眾都會流下熱淚,一般女孩或者老人更容易感動。而那天,來了一位高個男孩,戴著眼鏡,當楊艷喆講到左權將軍犧牲以及與妻子之間傳遞烽火家書的故事時,“他推開了眼鏡,默默地用紙巾擦下了自己的眼淚。”這讓楊艷喆更加確信,在歷史與傳統文化的傳播和教育上,需要更多的故事帶來直接的觸動和感動。

相比場館展品陳列和文字說明,楊艷喆相信,“有聲語言的傳播,可以更生動地講出展品背后的故事和歷史,把這些圖片文物文字等有機地串聯起來,增加展覽的邏輯聯系。”用這樣的方式給觀眾介紹,更方便受眾理解。而針對小朋友、老年人、外賓、少數民族地區、臺港澳同胞等不同受眾,講解內容會有不同偏重。

■ 亮點

特殊展品看改革開放

【鄧小平題詞】

中國大陸已設立7個經濟特區

在“關鍵抉擇”展區,1984年鄧小平同志給深圳、珠海、廈門經濟特區的題詞,被擺放在一起,展示了“改革開放總設計師”對經濟特區的重視。

其中,鄧小平同志1984年為廈門題寫“把經濟特區辦得更快些更好些”。11月13日展覽開幕當天,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時曾強調“其他經濟特區都跑起來了,廈門要趕緊追上去。”

中國經濟特區誕生于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成長于90年代。1979年4月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后于1980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并在深圳加以實施。經濟特區的設置標志中國改革開放進一步發展。截至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共有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上海浦東、霍爾果斯、喀什7個經濟特區。

【許海峰領獎服】

我國創造體育世界紀錄1200次

“歷史巨變”展區第三單元的奧運展品櫥窗,展示了許海峰在1984年奪得我國第一個奧運冠軍時的領獎服等、北京奧運會的金銀銅牌,以及中國隊獲得的2015年女排世界杯冠軍獎杯等物品。

展覽內容顯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全民健身及體育事業蓬勃發展,中國體育健兒捷報頻傳。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運動員許海峰斬獲中國奧運史上的首枚金牌,實現了中國奧運金牌零的突破。截至2017年,中國運動員共獲得奧運冠軍240個,世界冠軍3340個,創造世界紀錄1300次。

【經典電影劇照】

我國故事片年產700余部 位居世界第三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文化產業也實現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

在此次展覽中的文創產品展臺,來自國家博物館等單位出品的文化創意產品,包括鋼筆、水杯、手提包、茶杯等,是我國當前文創產業的一瞥。

據展覽內容顯示,2017年,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達到37422億元,占GDP比重4.2%。隨著電影產業化改革的推進,電影產量大幅度躍升,每年故事片產量穩定在700余部的規模,位居世界第三,國產故事片數量從1978年的46部,增長到2017年的798部。展廳里,我國40年來優秀舞臺劇劇照和經典電影劇照,打開了觀眾電影記憶的閘門。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倪偉 見習記者 馬瑾倩

本版攝影/新京報記者 浦峰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超150萬人次 改革開放40年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