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
把脈2017經濟運行:宏觀調控基調不變 多項改革齊頭并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即將召開,如何為2017年經濟工作定調是本次會議重點。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預計,2017年政策總基調可能仍是“穩中求進”,政策以穩為主,宏觀調控料繼續采取“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組合。為穩定經濟增長、加快經濟轉型,2017年財稅體制改革、投融資體制改革、供給側改革及國企改革等多領域改革將有新舉措和新突破。
經濟:中高速+略回落
今年是“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業內人士表示,“十三五”開局良好,經濟總體形勢好于預期,全年經濟實現6.7%左右的增長幾無懸念。明年經濟有望繼續維持在6.5%至7%區間運行,但經濟增速較今年可能略有回落。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今年經濟好于預期的主要原因在于今年基建投資增速較高,為穩增長作出較大貢獻。展望明年,受財政政策和去杠桿任務制約影響,明年基建投資將有所回落,房地產銷售也將受這兩大因素影響出現下降,從而導致房地產投資增速下滑。基建投資和房地產投資雙雙回落,將導致明年固定資產投資下降。從消費和出口看,明年消費料與今年持平,出口形勢依舊嚴峻,難有實質性好轉。總體分析,明年經濟增速有所回落的概率較大。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元春同樣認為,明年經濟將延續穩中趨緩態勢,增速略微下滑仍是常態,預計明年經濟增速不會超過今年,將在6.5%至6.6%之間浮動。
有分析人士認為,受中長期戰略導向變化影響,有關方面對明年經濟增速的態度可能不同于今年。今年年初,經濟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各方對經濟減速有心理上和政策方面的準備,對經濟減速也有一定容忍度。明年希望經濟止降轉穩甚至略有回升的心態會更強。這樣,才能實現經濟平穩轉向新增長平臺的戰略目標。
劉元春則認為,明年經濟將從單純的經濟目標向細項目標轉變。從目前經濟形勢看,中國經濟穩增長取得階段性勝利,穩中求進的階段性目標達成,穩增長壓力雖有所緩解,但降中趨穩的基礎仍不牢靠。明年一是要從增速趨穩入手,控制風險,為結構性改革向基礎性改革轉變提供重要前提;二是要關注居民收入增速問題,并通過積極的財政政策轉移支付加大民生工程力度。
政策:寬財政+穩貨幣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次年經濟工作的基石,因此,明確經濟工作主要任務,確定政策基調甚為關鍵。業內人士認為,明年宏觀政策將在以穩為主的同時繼續采取“積極財政+穩健貨幣”組合。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表示,2017年宏觀政策出現明顯調整的可能性較小,財政政策仍將維持較為積極的水平,并適度加大力度。主要政策措施需從刺激中長期投資轉向降費減稅。貨幣政策轉向總量寬松的可能性較低,仍將保持整體穩健中性、松緊適度的特征。這方面需考慮到維穩匯率、美聯儲加息進程的掣肘,以及抑制資產泡沫和防范經濟金融風險等因素。
他表示,明年積極財政政策可關注刺激居民消費方面,貨幣政策將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申萬宏源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李慧勇表示,結合國內外經濟形勢看,明年經濟的主要任務是保增長、防風險、促改革。在此背景下,宏觀調控政策的總基調可能不會改變。他表示,明年財政政策將繼續保持積極,赤字率有望進一步提高,為基建投資籌措資金。同時,中央和地方轉移支付將進一步完善,資金使用效率也將提高。貨幣政策將關注兩大方面:一是保持松緊適度的流動性,為經濟增長提供所需資金的同時避免資金“脫實入虛”導致資產泡沫;二是人民幣匯率總基調不會改變,明年人民幣匯率將在總體保持穩定的同時,適度擴大波動區間。
李迅雷認為,穩定經濟增長、順利推進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因此,明年貨幣政策有望繼續保持穩健,財政政策繼續保持積極。
改革:新舉措+新突破
鑒于經濟進入結構轉換期是“十三五”期間的最大特征,因此,通過改革推進經濟轉型、加快結構轉換是明年經濟發展的一大看點。業內人士預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對明年結構性改革作出新的部署,多領域改革將迎來新突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十三五”主線,其相關政策將在明年作出適當調整和完善。李迅雷表示,供給側改革主要任務是“三去一降一補”,今年主要是在去產能、去庫存方面推進,預計明年將加大去杠桿力度。
值得關注的是,去杠桿方面,最近已發布政策文件,國務院同意建立由發改委牽頭的積極穩妥降低企業杠桿率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李慧勇稱,年底出臺的這些政策將指引明年工作。明年在債轉股、去杠桿方面可能會有較大突破,也會有更多市場化辦法出臺。預計會有更多資產管理公司參與到債務重整進程中。
降成本方面,預計會繼續降稅減費,制造業增值稅稅率可考慮下調。繼續減輕企業用工成本,“五險一金”仍有下調空間。物流成本方面,8月交通運輸部印發《關于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物流業“降本增效”的若干意見》,并同步制定落實《意見》的3年行動方案,明確2016年至2018年具體工作舉措。接下來,要抓好《意見》的落實情況。
補短板方面,預計將全面加大對減貧脫貧的支持力度,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快改善中西部基礎設施,加快科技創新,發展高新技術。
除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推出一系列新舉措外,國企改革、金融體制改革也將有新動作。劉元春表示,供給側改革依賴于基礎性改革的全面推出,預計明年在收入分配改革、金融體制改革及國有企業經營改革方面會出臺新的相關政策,一系列基礎性改革將迎來新突破。
“財稅改革也是明年期待的亮點。”李迅雷說,尤其是個稅改革,由于個稅改革涉及到再分配的公平性,可能會加快推進。
分析人士表示,面對財稅體制改革領域中的一些“硬骨頭”,新任財政部部長肖捷將接棒操刀。個稅方面,肖捷曾表達的觀點是,今后將逐步推行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制。房地產稅上,他曾表示,目前中國在房地產轉讓交易環節問題嚴重,有必要研究實施物業稅改革。
去產能及國企改革多點發力
劉麗靚
“2017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仍是主線,打造經濟新動能將成為重點,而國企改革將為供給側改革和整個‘十三五’規劃提供動力和改革紅利。”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下一步,應“兩能合流、兩改互動”,即培育新動能,改造傳統動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產權改革互動。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表示,去產能、去僵尸將提速,相關配套政策將進一步完善;國企十項改革試點將全面推開;國企改革有望在壟斷領域混改及員工持股、石油天然氣領域、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國企并購重組四方面加速推進。
去產能任務艱巨
今年下半年以來,去產能速度明顯加快。
在央企層面,國資委副主任孟建民日前在電煤中長期協議簽訂儀式上表示,截至今年11月,中央企業已全部完成今年煤炭去產能任務。國務院國資委企業改組局局長李冰10月在2016年鋼鐵行業多元產業發展會議上稱,10月底之前,中央企業已提前完成全年鋼鐵去產能任務,壓減粗鋼產能719萬噸。據了解,國資委已全面梳理出中央企業需專項處置和治理的“僵尸企業”及特困企業2041戶,涉及資產3萬億元。
從全國來看,發改委新聞發言人李樸民11月11日在新聞發布會中表示,截至10月底,鋼鐵已提前完成4500萬噸全年去產能目標任務,煤炭去產能2.5億噸的全年目標任務有望提前完成。目前,各地方、國務院國資委正在按照驗收辦法開展驗收工作,國家層面的抽查工作已陸續展開。
“由于今年是去產能啟動年,所以進入2017年后,去產能任務會比較艱巨。”金銀島市場分析師潘層層表示,雖今年去產能任務已完成,但去掉的產能中無效產能占比較大,也就是停產超一年的產能。今年以來,鋼鐵價格持續上漲,鋼鐵企業扭虧為盈,部分前期停產高爐或軋線重新生產,增加了去產能難度。明年鋼鐵去產能目標任務也將很快下發,難度料將高于今年,2017年也將成為鋼鐵去產能攻堅年。
“去產能仍是明年經濟工作重要抓手。”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圍繞去產能和去僵尸方面還會有一系列配套政策出臺,如國家層面和央企層面處置僵尸企業方案及行業兼并重組相關政策。2017年高質地的推進去產能工作應注意以下兩方面:其一,去產能的執行需更加注重市場內生性機制建立與完善;其二,產品價格回升易引起投機和套利,需防治虛假去產能。預計明年煤炭去產能規模目標可能會有所調整,鋼鐵去產能規模目標不低于今年,兩行業推進去產能更多會考慮市場化方式。
國企改革試點有望全面推開
作為供給側改革重要一環,國企改革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也相繼破題。
11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2016年底前出臺深化東北地區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工作方案,推動駐東北地區的中央企業開展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選擇部分中央企業開展綜合改革試點,支持部分中央企業開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在東北三省各選擇10家至20家地方國有企業開展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組建若干省級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研究推動若干重大企業聯合重組。這意味著,一向被喻為“難啃的硬骨頭”的東北國企改革有望大尺度破題。
此外,壟斷領域混改也已箭在弦上。李樸民近日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選擇7家企業或項目,開展第一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近期,對試點工作進行多次專題研究,目前正在組織審議批復試點方案。此前,發改委已明確東航集團、聯通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中國船舶等中央企業列入第一批混改試點。10月10日,中國聯通確認聯通集團正研究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
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組建上,繼誠通、國新兩家企業納入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后,國資委7月新增7家開展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企業。目前第二批列入試點的中國五礦、中交集團等央企,正緊鑼密鼓地編制國資投資試點內部方案,有望年底前上報國資委審批。與此同時,地方國資也在加快布局改組與組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目前,36家省級國資委改組組建了142家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
“2017年是國企改革開展之年,相關試點將全面推開。”李錦認為,年底前,央企重組減少至100家內有望實現,央企和地方混改及員工持股試點名單有望明確。隨著供給側改革和國企改革雙輪推進,將為資本市場提供動力和保障。
并購重組沿兩路推進
圍繞“三個一批”的國企市場化兼并重組全面加速。近日,隨著中國恒天集團與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重組拉開帷幕,央企數量年內降至百家已近在咫尺。
李錦認為,當前央企重組遵循兩大思路:其一,以“一帶一路”戰略為推手,力促優勢企業之間的重組,目的是做大做強,增強全球競爭力,比如南北車合并;其二,以過剩產能行業為主的重組,其主要推手是供給側改革,這種重組是以結構調整為主,重點圍繞去產能、去庫存。在“大企業時代”發展背景下,央企在2020年組合成80家左右有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公司將極有可能出現。
平安證券認為,國企改革與供給側改革的重疊面正在逐步加大。在去產能、去杠桿與降成本“三劍出擊”背景下,產能過剩領域央企兼并重組在未來尚有很大空間。在綜合考慮行業集中度、政府規劃、產業動態、現有央企等因素后,未來五大產能過剩領域央企兼并前景的排序為:鋼鐵>煤炭>電解鋁>水泥>船舶制造。建議關注三條主線:其一,符合產業發展方向,尤其是城市群建設的地方國企和制造升級規劃的龍頭央企;其二,做強央企,中糧、國投和軍工類優質央企殼資源;其三,做大地方國企,改革進度快、資產體量大且國資質量優的上海及重慶地區國企改革概念股。
機構:結構性改革加快增長動能切換
劉國鋒
“應抓住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帶來的投資機會。”有機構人士在展望四季度宏觀政策熱點時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穩定經濟增長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預計“三去一降一補”仍將會成為此次會議的主要內容。未來,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有望加快經濟增長動能切換。
看好穩增長和供給側改革
多家機構認為,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明確多方面導向,包括進一步推進結構性改革,加快新舊動能切換,化解經濟金融風險,保持宏觀政策基本穩定等。而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持續推進,增長新動能有望加快培育和崛起。
愛建證券分析師吳正武指出,2017年中國經濟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穩定經濟增長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外需不旺,中國經濟下行壓力大,需政府采取財政、貨幣等政策適度擴大內需,將中國經濟增速穩定在6.5%附近。在穩定經濟增長的同時,要繼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去產能、去庫存和去杠桿是必經之坎。執行穩定經濟增長政策要充分考慮到不能妨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進程。同時,降成本和補短板是中國轉向新的、可持續經濟發展方式的必由之路。降成本的出路在于提高勞動生產力,而不是轉移成本,補短板主要是彌補科技創新、先進制造、現代服務、基礎設施、扶貧脫貧、農產品供給等。預計這些有望繼續成為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主要內容。
另有機構表示,從宏觀經濟角度,建議抓住會議召開帶來的市場熱點,主要包括穩定經濟增長和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行業和領域機會,以及結合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關注有關農業生產資料、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流通等行業投資機會。
新舊動能切換料加快
“新的產業在大幅加快形成,舊的產業不太順暢,這是當前面對的一個較大問題。”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黃益平17日指出,現在的增長出現減速根本性問題是新舊產業更替,過去舊的產業很好,現在卻沒有競爭力,新的產業還在培養,歸根到底要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來幫助新的產業增長,支持舊的產業退出。
對于下一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宏觀調控和經濟改革的側重點從需求側轉到供給側,意味著從側重于政府調控轉向側重于市場調控。在進行供給側結構性調整時,要靠市場機制,要靠企業。
國家發改委發展規劃司司長徐林17日表示,“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進。通過創新推動實現產業轉型升級,才可能實現“十三五”規劃提出的增長目標。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一方面要靠創新驅動,另一方面需供給側來推動。據介紹,從需求結構變動角度來看,更加需要市場化制度環境,政府應通過改革減少準入壁壘、行政壟斷等,使企業家能更便利地組合配置各種要素。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宏觀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