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為民營美術館出路“支招”
據新華社報道,日前在上海舉行的第四屆中國民營美術館發展論壇上,眾多民營美術館掌門人與知名策展人“大吐苦水”:雖然目前民營美術館已占中國美術館數量的三分之一,然而大多數民營美術館處境尷尬,展廳里當代藝術作品雷同,展廳外門可羅雀。
民營美術館處境尷尬,其實是近年來藝術品市場“大躍進”發展的表現,虛假繁榮過后,現在正在調整,逐步回歸正常。
前些年民營美術館的涌現熱潮是基于如下背景的:一、西方經濟繁榮,一些國際藝術品收藏機構和個人看好中國書畫市場;二、我國民營美術館多為大型企業贊助而誕生。然而民營美術館的運營卻也過度依賴企業“母體”的興衰。企業運營的不確定性,讓許多民營美術館的前途吉兇未卜。然而,隨著這兩年西方經濟衰退,我國經濟調整,藝術品收藏和拍賣市場虛火退去,“大干快上”的民營美術館終于停下了腳步。
怎么辦?民營美術館出路何在?關掉,不是上策,已經投入的巨額資金和無形品牌資產都要化為烏有。繼續這樣不死不活地耗下去,又難以為繼。
我認為,民營美術館的未來發展,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考慮。第一、調整心態,回歸平常。提升專業水平,讓藝術的歸藝術,對投機現象敬而遠之。中國是藝術品大國,只要真正走專業之路,不相信無用武之地。第二、獨辟蹊徑,走特色之路。不追求“高大上”、“高精尖”,而是追求“小而美”,有特色,就有觀眾,有觀眾,就有活路。例如,上海半島美術館將看似冷門的“版畫”做出了大文章。版畫大師盧治平的版畫工作室就落戶在這座位于北外灘的民營美術館中。近年來,這座民營美術館發揮出了“文化外交”的功能,連續舉辦多個影響頗大的日本版畫邀請展,名揚海外。第三、堅持走公益事業發展之路。在西方歷史上,美術館的出現彰顯本民族文化的底蘊和文化自豪感。民營美術館可以通過引人入勝的展覽形式,以最通俗、最有趣的方式吸引公眾來欣賞,在普及提升公眾的美術欣賞水平上做出自己的貢獻,相信政府也會支持、扶助這樣的美術館發展。
美國當代藝術的繁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涌現出很多像現代藝術博物館這樣好的美術館,并培養出不少大師巨匠,特別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及以后,世界好多藝術大師出現在美國,也因此,世界藝術的中心,從巴黎移到了紐約。希望中國的民營美術館,也發揮出自身應有的價值。
編輯:陳佳
關鍵詞:為民營美術館出路 “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