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科學家在贛州地區發現新竊蛋龍類化石
由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牽頭的中外科學研究小組,在江西贛州地區晚白堊世地層中(距今6600萬年到7200萬年間)發現保存獨特的新竊蛋龍類化石——泥潭通天龍,相關論文在線發表在10日出版的《科學報告》上。這一發現對于研究竊蛋龍類的系統演化、古地理分布及生活習性具有重要意義。
科學家在贛州地區發現的新竊蛋龍類化石。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供圖
“發現時,該恐龍頭部上揚,前肢向左右兩側伸展,說明它在泥潭中掙扎求生,直到死亡并最終保存為化石。這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這種姿態保存的竊蛋龍類化石。”據呂君昌介紹,除了尾部、部分前肢和后肢遠端缺失外,化石基本架構完整,尤其是頭部、頸部及前肢的近端保存精美。
區別于其他竊蛋龍類,泥潭通天龍的生活習性類似鴕鳥,進步的類群沒有牙齒,頭短而高,有的頭上有冠,用以吸引異性;圓頂狀頭骨最高處位于眼眶后背角上方,前上頜骨的前邊緣高度凸起。系統發育分析顯示,泥潭通天龍與同樣發現于該地區的斑脊龍關系密切。“命名為泥潭通天龍,是因為化石發現地點位于贛州地區的江南第一石窟——通天巖風景區,而種名‘泥潭’則喻指恐龍在泥潭中掙扎的情景。”呂君昌解釋道。
竊蛋龍是一群生活在亞洲和北美白堊紀時期的長羽毛恐龍。目前,科研人員在贛州地區共發現5種竊蛋龍,此次發現證明贛州地區的竊蛋龍類化石資源豐富且具有高度多樣性。(記者張蕾)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科學家 贛州地區 竊蛋龍類化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