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爽夜夜高潮高清视频,久99久女女精品免费观看69堂,日韩精品不卡在线高清,91精品啪国产在线观看

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盤點老北京那些以工匠命名的胡同

2016年11月11日 09:12 | 作者:戶力平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首屆“北京大工匠”評選活動日前已拉開帷幕。“工匠”即有工藝專長的匠人,古有“百工”之稱。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工”已成為手工業者的通稱,《論語·子張》云:“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古都北京作為能工巧匠的薈萃之地,有不少街巷名稱都是以工匠命名的……

鐵匠營鐵匠胡同曾是打造冷兵器的作坊

北京有多處稱鐵匠胡同或鐵匠營的地方,均為明清時設有制作鐵器的作坊或鐵匠聚居地得名。鐵匠俗稱“打鐵的”,是一門古老的職業,匠人們以鐵為原料,靠一把小小的鐵錘打造出各式各樣兵器或生產、生活工具。打鐵是個技術活兒,多由師徒二人以上組成“小作坊”,其工具有爐臺、風箱、砧子、鍛錘、鉗子等,勞動強度很大。

西城區廠橋附近有前鐵匠胡同和后鐵匠胡同,清代稱鐵匠營。當時此地為“八旗”之正黃旗地界,駐有旗兵,所設鐵匠營以打造兵器為主,1911年后析為前、后兩條胡同,分別稱前、后鐵匠營,1965年定名為前、后鐵匠胡同。

豐臺區以鐵匠營命名的地名有六個,分稱鐵匠營、東鐵匠營、西鐵匠營、南鐵匠營、北鐵匠營和小鐵匠營,均為明初在此設打造兵器的營地而得名。明代軍隊所使用的兵器多為鐵制,為了滿足軍隊訓練和作戰的需要,朝廷組織鐵匠成立了打造兵刃和鐵器的工匠營(兵工廠),俗稱鐵匠營,屬官營的手工業“大作坊”,按照兵部要求打造各種兵器。現在南三環方莊橋和劉家窯橋之間的東鐵營橋即是源自鐵匠營之名。

弓箭大院弓匠胡同曾為清代騎射制造弓箭

弓箭是古代軍隊使用的一種以弓發射、具有鋒刃的遠射兵器。弓由彈性的弓臂和有韌性的弓弦構成;箭包括箭桿、羽箭、箭頭。弓箭結構看似簡單,但制作工藝很高,歷代從事弓匠制作的匠人不計其數。

因清代乾隆年間為制作弓箭之所而得名的弓匠胡同很多,如位于西城福綏境地區的東弓匠胡同、西弓匠胡同、小弓匠胡同,位于東城區朝陽門北小街東邊的南弓匠營胡同和北弓匠營胡同。此外,東四十字路口西南角還曾有個弓箭大院,胡同呈南北走向,北起東四西大街,南不通行,道路兩側是整齊的營房,成形于明代,當時有四十多家制作、經營弓箭的作坊。隨著火藥的發明、槍炮的使用,到了清朝規模縮小,只剩下十七家,隸屬朝廷造幣處管理,所制作的弓箭均上繳兵部、禮部、戶部等,不得外賣。“聚元號”是這里最著名的一家作坊,創辦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其匾額據傳為乾隆皇帝御筆所題。“聚元號”制弓十分繁雜,有200多道工序。到了清末,已傳至第七代店主王氏。隨著清王朝的滅亡,弓箭大院內的店鋪日漸衰敗,“聚元號”老板將弓箭鋪變賣于“全順齋”掌柜堂弟楊瑞林。其后店內弓箭經楊瑞林悉心制作、靈活改進,曾參展民國初年(1912年)的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并獲獎。如今“聚元號”已為第十代傳承人,其弓箭制作技藝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鞍匠胡同的老工匠曾被乾隆封為“九品鞍匠”

鞍匠胡同位于西城區福綏境地區,呈東西走向。東起小太平胡同,西至阜成門北順城街,清代稱鞍匠營,曾為制造馬鞍之所。

滿族是一個矯健而善于騎射的“馬上民族”,各旗都設有制造弓箭的工匠營。雍正八年(1730年)曾有諭旨:“五匠俱系出征、行圍所需,命定期考驗,其技藝不精者勒限學習。”當時五匠的編制為1118人,鞍匠作為五匠之一,人數為447人。馬鞍是一種用包著皮革的木框做成的座位,內塞軟物,前后均凸起,其制作工藝頗有講究。據傳,鞍匠營有一位技藝高超的老鞍匠,曾為乾隆皇帝制作過御馬鞍,并受過皇封。

清代皇帝每年要舉行“塞外行圍”、“木蘭秋狝”,所用御馬鞍由總管內務府造辦處承作。有一年,造辦處為乾隆皇帝制作了三個御馬鞍,但乾隆皇帝都不滿意。造辦處打聽到鞍匠營有位王師傅技術高超,制作馬鞍已有30多年,于是將他請到造辦處專為乾隆皇帝制作御馬鞍。王師傅的手藝果真不一般,一個月之后便制作出一副鐵鋄金鏤雕雙龍馬鞍。其前后鞍橋通體飾銀葉,鏨龍、云、火珠,鑲嵌青金石、珊瑚等,面部以鐵鋄金鏤二龍戲珠及如意云紋,樣式獨具匠心。乾隆皇帝看后甚是喜歡,于是封其為“九品鞍匠”,并賜黃馬褂一件。

棚匠皮匠繩匠針匠胡同的著名工匠各有絕活

棚匠胡同在新街口北大街迤西,最初叫棚匠劉胡同,東西走向,東起東校場胡同,西至中校場胡同。據傳早年間因胡同內有棚匠開設的棚鋪得名。老北京有三種精絕手藝,搭棚匠是其中之一。棚匠搭棚,只有杉篙、竹竿、蘆席、繩子,平地而起,高至十丈,寬亦十丈,中間不見一柱。多為夏季庭院中搭的天棚以及平時住戶殯喪嫁娶等紅白喜事搭的靈堂、壽堂、喜堂。據傳明永樂年間,在棚匠胡同住著一位叫劉富貴的棚匠,能搭各式各樣的棚,與真的建筑無異,所以京城大戶人家辦紅白事多請劉師傅搭棚。由此其所在的胡同被稱為棚匠劉胡同、棚匠胡同,后諧音稱為朋獎胡同。如今胡同已拆除,不見其蹤。

皮匠胡同今稱王皮胡同,呈東西走向,東起前門大街,西至煤市街。《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載:“王皮胡同在明即已存在,屬正西坊。其名稱來歷,據說是因一姓王的皮匠居此而得名。”皮匠是早年間京城最常見的匠人,俗稱補鞋匠,以皮革制作或修理皮鞋、皮貨、皮件謀生,盡管使用的工具只有錘子、釘子、剪刀等,但同樣屬于技術性較強的行當。王皮胡同最初稱王皮匠胡同,萬歷年間胡同東口住著一位縫制靴鞋的王皮匠,為人和善,手藝嫻熟,因而遠近聞名,這條胡同遂被稱為王皮匠胡同,后稱皮匠胡同。清末民初,這里曾是“八大胡同”之一,1949年11月北京市徹底取締妓院后,被改稱王皮胡同。

繩匠胡同即菜市口胡同,據《北京市宣武區地名志》載:該胡同“建成于明時,屬宣南坊。當時稱繩匠胡同,因有制繩為業的工匠居此,故名……”清乾隆時期的地圖上稱神仙胡同,清朝晚期逐漸訛稱為丞相胡同。1965年整頓街巷名稱時因距菜市口甚近,改稱菜市口胡同。繩子是人們生活中最常使用的物品,而從事繩子制作(北京人多俗稱打繩)的匠人被稱為打繩匠或繩匠。打繩就是將麻繩、草繩等作為股繩,然后將三股股繩放置在自制的工具上,慢慢擰成一條繩。繩匠的勞動強度較大,一天勞作下來,常常是腰酸腿痛,清末一首《竹枝詞》曾有這樣的描寫:“嚦嚦碌碌搖繩索,搖得手酸臂膊曲。小繩尚易大繩難,千搖萬搖難收束。古言系日須長繩,此繩如何搖得成。乃知有意將人警,系日天繩日易沉。”繩匠胡同長達一里許,曾有數十家制繩作坊,最多時有繩匠五六百人。

針匠胡同位于東直門大街北側,據《北京市東城區地名志》載:“針線胡同,明朝屬北居賢坊,稱針匠胡同。清朝屬鑲黃旗,稱針線胡同。民國后沿稱。”過去人們穿的衣衫均為手工縫制,所謂針匠并非制作針的師傅,而是“裁縫”的別稱,即做針線活的匠人。早年間京城的大街小巷里有不少裁縫鋪,也稱針匠鋪或針線鋪。據傳針匠胡同里的針匠鋪是嘉靖年間一位來自揚州的宋姓裁縫開的,其裁剪技術極為精湛,甚至連王府里的人也來他的鋪子里做活兒。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老北京 工匠 胡同 鐵匠營鐵匠胡同 弓箭大院弓匠胡同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