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商業養老 老有所養新趨勢
不久前,筆者拜訪了美國一家養老院。阿靈頓麗景療養院地處弗吉尼亞州阿靈頓縣,不遠處是高地公園和圖書館,距離首都華盛頓特區市中心只有15分鐘車程。療養院里布置得溫馨自然,墻上掛著老人們的繪畫作品和照片,扶手、坡道、能容納病床的電梯,一切都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筆者還有幸遇到了一只名叫“莫普”的治療犬,養老院主管貝亞特里斯介紹:“我們經常為老人提供寵物治療,小貓小狗們帶來的安慰感會超過只能偶爾前來探望的親屬和醫護人員?!?/p>
像麗景療養院這樣的養老機構在美國并不少見。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公布的數據,2015年,全球有6.17億人口年齡在65歲以上,到2050年將達到16億。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在養老院度過自己人生的最后階段。這給養老機構帶來了發展機遇。隨著養老這個“剛需”的升級以及迎合更多中產階級的養老需求,更多商業化、綜合性的養老模式也不斷出現,成為了一種新趨勢。
以美國為例。美國的養老機構根據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護理需求分為不同種類,提供相對應的服務。同時,營利性養老機構和非營利性養老機構的運作模式也有所不同。非營利性養老地產主要由政府、宗教機構或慈善團體投資建設,顧客每月只需象征性地繳納一些費用。營利性養老機構收費則較為高昂,主要面向小企業主、律師、公司高管等高收入人群,大部分采用“一次性會費+月服務費”的收費模式,會費大約在40萬—60萬美元之間,每月還要收取數千美元的服務費。細分后的養老機構不僅可以更有針對性地為不同需求的老人提供服務,也可讓不同經濟能力的家庭作出選擇。
目前,在多數發達國家較為流行一種“養老+地產”的商業模式,即將保險、地產、養老產業融合在一起。保險行業進軍地產領域,買斷其居住權,采取酒店式管理,以收取會員管理費用的收益模式進行投資資金回籠,同時還為公司吸收高端養老保險客戶。將老年地產與休閑、娛樂、健康、教育等產業整合,有針對性地提升了地產的價值和吸引力,同時促進了產業鏈的延伸和整合。
商業化養老院目前還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在日本,各類商業化養老院已超過2000家,養老院的投資回報率約為8%,高于一般中小企業3%的平均水平,但仍有較大的市場缺口。正在步入老齡化社會的中國更是有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據中國社科院測算,到2030年,中國養老市場的商機有望達到13萬億元人民幣。
美國有一句頗耐人尋味的俗語:“善待你的孩子,他們將決定送你去哪家養老院?!痹诶淆g化問題日趨嚴重的背景下,養老機構的發展成為了一個迫切的需求。隨著市場力量被逐步引入養老產業,養老已不再是政府“包辦”的福利性事業。宏觀而言,推動商業化養老,不僅可以激活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可以大大增加醫療、服務業等就業崗位,是資源配置的一次良性調整。對于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來說,如何在人口老齡化高峰尚未來臨之際提前布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養老 養老院 商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