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營養膳食營養膳食
早晨一定要吃“皇帝餐”才健康嗎?
“皇帝餐”隱患重重
人經過一夜安靜的睡眠,陽氣入于陰,到了早晨起床,我們身體里的陽氣才慢慢升起來,人處于半蘇醒狀態。這時候的陽氣就像剛從地平線上升起的太陽,它還不夠強大,人體內只有一點點能量,人是不能用這點兒陽氣去做大運動的,特別是中老年人。
在新聞中我們有時會看到,有的老人早晨出門掃雪心肌梗死急性發作導致猝死。原因就是早晨在氣血還未運行起來的情況下去做運動,剛剛蘇醒的身體里陽氣也剛剛開始運轉,還不足以護衛自身,推動氣血的運行,再加上突然來到寒冷的環境中,身體毫無招架之力,在這種內因外因的共同作用下就有可能發生猝死。
《黃帝內經》云:“因天之序,盛衰之時也。”也可理解為,根據天“氣”的變化時序,可對應人“氣”的盛衰變化。所以,在陽氣還未完全上升的早晨,氣血還沒有完全運轉起來,這時來一頓豐盛的“皇帝餐”,不但要消耗大量的氣血,同時會妨礙氣血運轉,自然是隱患重重。
剛剛蘇醒的人,身體里的氣血運行相對緩慢,五臟六腑的功能也處在逐漸蘇醒、激活的過程中。這時,一頓豐盛的“皇帝餐”,對我們心腦血管的壓力,對全身臟器的負擔,對胃腸系統的沖擊實在太大了。這么多的食物,需要把全身的氣血調動過來消化吸收,這樣一來,人的大腦能不缺血嗎?人的心臟能不缺血嗎?人身體該蘇醒的地方,該工作的臟器哪里還有足夠的氣血用啊?氣血去哪兒了?它們都去消化“皇帝餐”了。
我們常說,一日之計在于晨。晨起飲食的正確與否常常會決定我們一天的身體狀態、精神狀態、工作生活狀態和效率等。一頓“皇帝餐”破壞了這么一個重要美好的時間,還讓我們一天剩下的時間無法正常進行工作,身體也不能好好地進行新陳代謝。所以,這頓“皇帝餐”我們還是應該謹慎對待的。
吃得越多越難受
脾胃病患者在當今社會日益增多,他們要么腹脹、腹痛,要么反酸、打嗝,要么口苦、口臭,要么腹瀉、便秘,更嚴重的甚至出現息肉、結石、腫瘤??
早餐吃太多后,很多人一天中腦袋昏昏沉沉,記憶力不好,肚子也發脹。這一切的不適,都是因為陽氣被堵住了。中醫理論認為,人體的陽氣是和自然界的日出日落一致的,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人體的陽氣也一點點升起;到了日上中天,人的陽氣也最旺盛;傍晚太陽落下,人的陽氣也隨之慢慢減少。一頓太多、太好的早餐,會讓人的氣血受阻,使身體的陽氣無法升起來,更無法和大自然的日出日落一同運行。
從生理學上講,吃得過飽會使腹壓升高,而使體內氣機運行受到限制,加上吃進過多難以消化的食物,以致胸腹壓力遲遲得不到放松,如果是冠心病人,其血液循環會進一步受限。中醫認為:氣行則血行,氣滯則血瘀;反過來,血瘀的人氣機也不暢,形成惡性循環。冠心病人氣血機能本來就差,機體的陽氣都是處在一個堵塞狀態,勢必會讓冠心病發作。很多心臟病患者雖然在治療,但病情還是加重,有的人會在早飯后發生心肌梗死、腦梗死癥狀,問起他們的飲食情況,其中不少人都是由于吃得過多、過好,使心血管系統負擔過重導致。
《黃帝內經》說:“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意思是五谷、肉類、果類、蔬菜,這些食物可以調養身體,但不可過用,否則會損傷正氣。
現代營養學權威—美國的坎貝爾教授在《中國健康調查報告》中也反對吃高營養食物,他認為高營養的食物是所有癌癥、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致病元兇。過多的高營養食物吃下去,不光得不到多少營養,還給身體埋下種種隱患。
早餐吃肉因人而異
網上有一個觀點,認為早上很適合吃肉包子,因為它包含肉和碳水化合物,人體先消化碳水化合物再消化肉,肉包子全部被消化后剛好到了午餐時間,這樣可以有效地抗餓。很多人覺得上午工作很辛苦,早餐更應該吃好點兒,最好來點肉食,因為肉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據一些生活在國外的朋友講,外國人對于中國人早餐吃得很油膩也是感到疑惑的。其實早餐要不要吃肉,應該因人而異。
肉是很難消化的東西,它不像糧食能直接變成單糖,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利用。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肉類在體內消化吸收的時間也長短不一,有的要經過好幾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被消化吸收利用。早晨人的陽氣本來就不夠,還處在少陽狀態,我們消化肉類需要很多的陽氣,吃肉耗費了體內的陽氣不說,還因為難以消化從而容易殘留毒素。輕則產生積食,重則會誘發脂肪肝、膽結石等多種疾病。
如果是體力勞動者或者運動員,那自然早餐可以吃些肉,因為他們氣血旺盛,脾胃強壯,且日常消耗大,需要并且也能夠消化肉食。
清粥饅頭最健康
那么,我們應該選擇什么樣的早餐呢?我給出的答案很簡單—清、凈、平、和。
清晨是一個非常清凈和諧、悠然自得的環境,我們吃的也應該是非常清凈平和的食物。這種食物比較容易被“逐漸蘇醒”的脾胃消化吸收,再加上細嚼慢咽,營養能夠吸收得非常好。
稠稠的大米粥、香香的小米粥、軟軟的白面饅頭,都是很好的早餐。可是很多人覺得吃這些清凈平和的食物沒滋味兒,因為他們的味覺被自己長期不良的飲食習慣給弄麻木了。同時豐盛的“皇帝餐”會破壞很多人的胃腸,讓胃腸進入一個麻木的狀態。這樣的胃腸沒有本能的知覺,沒有饑餓的感覺,吃飯自然沒有香甜的感覺了。很多人說:我當然吃飯香甜,我一吃肉就香,吃別的就不想吃。要我說這叫吃肉香,不叫吃飯香。這已經不再是正常狀態了,“基本飲食”吃起來都沒滋沒味,只是對深加工、高刺激、放了很多作料的食物才能產生感覺,這是胃腸功能的扭曲,說明它已經喪失了最基本的感知能力。
清淡的早餐是否就可以多吃呢?也應該有個度。中醫一般不會將飲食分量精確到每餐多少克,按照我國古人的觀點,吃七分飽比較合適。尤其現在人們從事體力活動較少,所以一般不能吃得太飽。吃太少會餓,工作的時候容易分散精力,但是吃太飽會使我們的大腦供血不足,容易犯困、心煩氣躁、發脾氣等,無法集中精力投入工作。
每個人都可以拿七分飽的標準去衡量一下自身狀態。早餐只吃七分飽時,特別是中年以上人群,一上午的工作狀態、情緒狀態和處理問題的狀態是什么樣的,你的身體會告訴你最佳答案。
不偏不盛進五味
有人會提出疑問,早餐應該吃甜的好,還是吃咸的好?
其實無論甜咸,都應該以清淡為主。現代人們物質條件豐富,競爭激烈,人也容易產生虛火,選擇清淡的飲食能對我們的身心平和起到作用,那些長壽老人之所以長壽,與他們選擇清淡飲食不無關系。
《黃帝內經》說:“五味入口,藏于胃,以養五臟氣。”五味指的是飲食中的甘、苦、酸、辛、咸五種味道,一般用來泛指我們的飲食,它們是化生氣血的物質基礎,又是生命活動的力量源泉。甘味及辛味與身體陽氣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系;酸味、苦味及咸味與身體陰精的產生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可以說,飲食五味與我們養生保健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同時我們都知道“過猶不及”的道理,五味的偏盛偏衰同樣也會對臟腑造成不良影響。唐代醫學家孫思邈說:“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咸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味克五臟五行,自然之理也。”五味與五臟五行的生克制化,是大自然的道理。能夠正確進食五味,不偏不倚,才符合養生要求。
人的氣血“以平為期”,所以選擇的食物也應該趨于平和。我們的早餐可以有一點兒甜味兒,也可以有一點兒咸味兒,但都應該是淡淡的味道。如果人一大早就吃刺激性食物,等于將人體平和、協調的狀態打破了,長此以往,人的身體就會受到影響。孫思邈說:“咸則傷筋,酸則傷骨。故每學淡食,食當熟嚼,使米脂入腹。”這里提醒愛吃酸菜咸菜的人,尤其在早晨,更宜慎用,以免損傷筋骨。故經常進清淡飲食最好,并在進食時要多加咀嚼,使大米營養易入胃腸消化吸收。如果早餐吃對了,一天都會受益匪淺。
編輯:趙彥
關鍵詞:早餐 皇帝餐 早餐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