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你還能聽見99%的人的呼聲嗎?”——美國“草根”選民的焦慮與憤懣
新華社華盛頓11月5日電(記者徐劍梅 劉帥)每逢大選,美國各種社會問題、社會矛盾的蓋子就會被揭開,流淌出“草根”階層淤積已久的傷痛、焦慮和憤懣。
記得,4月華盛頓國會山前,一個高中女生專門向學校請假來參加抗議“金錢政治”示威集會。她手里舉著這樣一個自制標語牌:“你還能聽見99%的人的呼聲嗎?”
記得,7月俄亥俄州克利夫蘭,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外的抗議人群里,有一個小伙子開車9小時從威斯康星州來到這里。他是威斯康星州立大學歷史系畢業生,因為要償還沉重的學生貸款,畢業后當了一名集裝箱卡車司機。
記得,9月賓夕法尼亞州農貿集市,賣快餐的年輕女孩皮膚淺黑,笑容明亮。23歲的她剛大學畢業,同時打兩份工。她渴望將來能當心理醫生,但“學費太貴了,付不起”,“金錢阻止了我的醫生夢”。
美國最新官方統計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實際家庭收入中位數增長了5.2%,相當于2800美元;且因油價下跌,去年物價增幅只有0.1%,但中低階層的實際收入仍低于金融危機前水平。
孩子讀大學費用,堪稱美國中產和中低收入家庭最普遍的心理包袱。相關數據顯示,如今美國學生要拿到本科學士學位,債務負擔中位數是19162美元。采訪中,美國“草根”普遍為大學學費深感煩惱。此外,隨著人均壽命的延長,他們對如何保障可能長達幾十年的退休生活缺乏安全感。這些焦慮,對美國民眾手中選票取向產生很大影響。美國大選預選階段,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之所以能夠喚起年輕選民特別是在校大學生的巨大熱情,主張公立大學免除學費是重要原因。
更深層焦慮,則來自機會不平等和收入不平等的不斷加劇。美國貧富差距在過去幾十年持續擴大。這不僅意味著生活舒適度的差異,還會加劇起點——教育和工作機會的不平等,并直接關系到壽命長短。美國教育專家哈羅德·利維指出,在美國常春藤大學,來自全美收入最低的四分之一家庭的學生僅占全體學生的3%,來自收入最高的四分之一家庭的學生比例竟達72%。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顯示,美國最富的1%男性平均比最窮的1%男性多活14.6年;女性平均多活10.1年。
這就構成一個“贏者通吃的惡性螺旋”,加劇社會不平等,也加重“草根”階層對上升通道變窄、自身地位不保的擔憂。《富豪階層:全球超級富豪新貴的崛起和其他所有人的衰落》一書作者克里斯蒂亞·弗里蘭寫道,當今時代,中產階層出現空心化,富人生活在遠離草根民眾的另一個世界,上不同的學校,吃不同的食物,擁有不同的預期壽命,同時還在試圖維護對他們有利的游戲規則。
許多分析人士認為,今年大選中,不論號召“民主社會主義革命”的桑德斯,還是以反非法移民、反自貿協定主張迎合白人藍領的特朗普,他們的異軍突起,都體現了美國“草根”階層因受到擠壓而感到不安全、并對精英和建制派對其處境漠然無為感到忿恨的情緒。
這次大選,見證了美國“草根”民眾呼吁“金錢出去、人民進來”的示威集會,見證了令世界感到意外的反建制、反精英大潮,以及近年來罕見的民粹主義、排外主義、反全球化情緒高漲。這不禁令人想起美國前總統林肯的警告:“忽視普遍情感是不安全的,不管其基礎是好還是壞。”
大選塵埃落定后,美國兩黨政治仍需面對這個嚴肅的問題:“你還能聽見99%的人的呼聲嗎?”
這呼聲,在上世紀大蕭條時代的美國就曾響起,也曾響徹2008年金融危機后的“占領華爾街”運動。但如今,答案仍在風中飄。(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99%的人 呼聲 美國“草根”選民 焦慮與憤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