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對付抑郁要先邁過三道坎
隨著天氣變涼,不少人逐漸出現渾身乏力、情感低落、反應遲鈍、生活懶散、脾氣變大等癥狀。你知道嗎?這可能是因為天氣變化而產生的一種抑郁癥效應,又稱季節性情緒失調癥。目前,全球有超過3.5億人受到抑郁癥困擾。在10月10日第25個世界精神衛生日當天,北京安定醫院、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發起“守護心靈,你我同行”活動,北京安定醫院院長馬辛等專家提醒:心理、精神問題總是讓人不知所措,要想改善這些問題,先要邁過這幾道坎。
第一道 意識到自己有問題
目前,全球約有4.5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精神行為障礙,我國超過1億人有精神疾病,抑郁癥患者約9000萬人。抑郁癥終身發病率高達16.2%,三分之二的患者為女性,北上廣的白領是抑郁癥高發人群。
北京安定醫院院長馬辛說,精神疾病在我國疾病負擔中的排名已超過心腦血管病居于首位。精神疾病不可怕也不罕見,我們每個人一生當中都有可能出現精神和心理方面的問題,關鍵是要具備心理健康常識,意識到自己可能出現了心理問題,而不僅僅是普通的心情不好?,F在,大眾對精神疾病的認識還比較淺,在現有的抑郁癥患者中,只有不到3%的人接受了相關藥物治療,全國地市級以上醫院對抑郁癥的識別率不到20%。疾病的知曉率低、就診率低,已成為影響解決大眾心理健康問題的關鍵所在,適當了解心理、精神疾病尤其是抑郁障礙,有助于早識別、早干預。
抑郁障礙是一種常見的心境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癥狀,且心境低落與其處境不相稱,情緒的消沉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自卑抑郁甚至悲觀厭世,可有自殺企圖或行為,主要包括抑郁癥、惡劣心境、心因性抑郁癥、精神病后抑郁等類型。40%-70%的患者有遺傳傾向,生化因素、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心理社會影響、人格特點、兒童期經歷、軀體疾病、藥物作用等,都是抑郁障礙的危險因素,常見的類型有:
反應性抑郁:由各種刺激如突遇天災人禍、失戀婚變、重病、事業挫折等所導致的抑郁。
冬季抑郁:大冷的天,你不想起床、不想上班,不想做家務,見什么都煩,這不是懶,可能是患上冬季抑郁了,也叫季節性情緒失調癥。冬季光照時間短,影響人體生物鐘,導致生理節律紊亂和內分泌失調,出現情緒與精神狀態的紊亂。20歲-30歲的年輕人是主要發病人群,女性的發病率為男性的四倍。
產后抑郁:這是女性精神障礙中最常見的類型,通常在產后6周內發生,可在3-6個月自行恢復,但嚴重的也可能持續1-2年甚至到孩子上學?;颊咦钔怀龅陌Y狀是持久的情緒低落,表情陰郁、無精打采、困倦、易哭泣,對嬰兒產生強烈的內疚、自卑、痛恨、厭惡等反常心理,約80%的病例以失眠、頭痛、身痛、頭昏、眼花、耳鳴等不適癥狀向醫生求助。
學習困難抑郁:學生注意力渙散、記憶力下降,出現厭學、恐學、逃學或拒學現象。
疑病型抑郁:多因身體的輕微不適、治療無效誘發,逐漸出現疑病與抑郁的情緒,嚴重時會懷疑自己的所有器官都有問題,抑郁癥狀不斷加重。
更年期抑郁:主要表現有食欲減退、上腹不適、便秘腹瀉、心悸胸悶、四肢麻木、睡眠障礙、眩暈乏力等。
老年期抑郁:指首次發病于老年期(65歲以上),以抑郁心境為基礎,以焦慮癥狀為突出臨床表現,有較多的軀體不適,病程長,預后差。
第二道 主動尋求專業幫助
北京安定醫院抑郁癥治療中心主任醫師路亞洲說,抑郁癥患者的自殺率較一般人群高,有10%-15%的患者最后死于自殺。在發達國家比如瑞士,抑郁癥治療率近40%,而我國僅有4.3%的患者接受治療。即使在北京、上海這樣高度發達的城市,抑郁癥的治療率也只有5.1%。
與之形成反差的是,壓力山大的職場人常把“我抑郁了”放在嘴邊。網絡上,各種心理問題測試也十分吸引人。網絡上的心理測試很多都帶有娛樂性質,不夠專業,但往往會給測試者貼上“抑郁癥”、“人格分裂指數百分之幾”、“缺乏安全感”等標簽,容易讓人產生心理暗示。一份網絡調查顯示,只有7.54%的網友表示在出現抑郁情況時會及時就醫,33.29%的網友表示“想去看,但還是要想想”,大部分網友則認為可以自愈。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碰上難題,比如突發地震、遭遇車禍、親人病故、婚姻問題等,心情極度低落時,很多人會感覺自己抑郁了。路亞洲提醒說,不要把面對災難的悲痛、短時間心情的低落和抑郁畫等號,抑郁情緒是否構成疾病不能自我判斷,更不要尋找靈方妙藥偷偷自己治療,應積極去進行專業咨詢和檢查。在疾病早期給予恰當治療,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抑郁癥患者不會再犯。尋求專業幫助,一般有三個部分:
尋求心理咨詢師幫助:心理咨詢師更多的是面對心理健康的人群,協助當事人解決的是心理問題,比如青春期煩惱、婚姻焦慮,和心理疾病沒有關系。這是最正常的心理問題,有些人能應付自如,有些人暫時出現困難需要專業人員幫助。
尋求心理醫生幫助:任何一名咨詢師都會評估咨詢者所面臨的問題是否處于心理咨詢范圍,如果咨詢師建議看心理門診,說明你的心理問題比較嚴重或者可能是心理疾病。一般的心理咨詢師無法進行醫學診斷,心理醫生則可以將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結合起來。服用抗抑郁藥物后,60%-80%患者的癥狀能徹底得到改善。
尋求精神科醫生幫助:被心理醫生評估診斷為疑似精神疾病,就需要精神科醫生進一步的專業確診。精神科涉及到的疾病是一組以表現在行為、心理活動上的紊亂為主的神經系統疾病,主要有腦器質性精神障礙如阿爾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精神分裂癥、人格障礙與性心理障礙、恐懼癥、進食障礙、睡眠障礙等。
第三道 趕快丟掉病恥感
抑郁癥是“最需要被了解的疾病”,因為其復發率非常高,大概25%-40%的患者在發病后兩年內復發,60%的患者在五年內復發。復發的原因,和患者不能堅持治療有很大關系。
由于歷史文化和對疾病本質認識的原因,公眾對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持排斥態度?;颊吆ε轮車娜酥啦∏楹笃缫曌约?,有些患者吃藥偷偷摸摸甚至擅自中斷治療,而周圍人則怕患者危及自己。實際上,精神障礙,包括失眠、抑郁和焦慮障礙等,像高血壓等身體疾病一樣普通,這類疾病的病因60%-70%來自于大腦神經遞質的功能失調,30%才是外界(主要是心理壓力)的影響。很多人卻顛倒過來,認為精神障礙主要是壓力造成的,忽略了大腦出毛病這個事實。抑郁癥患者的大腦中,某些神經系統的活性會發生改變。5-羥色胺、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可以幫助大腦保證認知能力和穩定情緒,而在抑郁癥患者體內,它們的含量往往低于常人。服用抗抑郁藥物,可以幫助人體增加這些物質的濃度或活性。
病恥感是精神疾病患者所表現的一種負性情緒體驗,現在病人得到有效治療很少,家人朋友的不理解是一個阻力。北京安定醫院住院醫師任小丹說,臨床醫生的工作不光局限在病房和門診,更多的責任和擔當應該是將醫學知識普及給大眾,幫助患者走出陰霾。
北京安定醫院臨床心理科副主任醫師西英俊說,現在不少企業引入了EAP計劃(員工幫助計劃),對職場人員心理健康的維護很有效。若有員工在工作中出現亞健康表現,如工作效率低下、人際關系頻繁出現不和諧、常請假、早退,可以向EAP提出幫助,由專門人員為員工做保密心理健康狀況評估。評估過程非常私密,評估結果最后會提交給心理專業人員。
在談及如何幫助患者丟掉病恥感、共同對付心理疾患時,路亞洲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一個有極高音樂天賦的大學生和抑郁癥抗爭多年,終于痊愈,學校請他做專題報告。有同學提問,經歷過這些之后,有什么忠告,他不假思索地說:“第一,我已經好了,你們就別動不動把我的憂傷、我的不開心和抑郁癥聯系起來,這完全是兩回事。第二,如果你有親朋好友抑郁了,別只顧著失望和惋惜,陪他去看醫生!”
編輯:趙彥
關鍵詞:抑郁癥 季節性情緒失調癥